从封面书名看“唐诗三百首

2017-12-26 22:36:24  阅读 104 次 评论 0 条

  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中国长安出版社的《柏桦·唐诗三百首》(图1)。这书名有些让人迷惑,一翻,原来是当代诗人柏桦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与清代蘅塘退士所编的那本名著并非一物。这是一本很具个性的新编新解,所选诗作不仅来自著名诗人,也有很多唐代边缘诗人的作品,解说中更是融汇了中外诗学名家的不同视角,并介绍了相关唐诗背后诸多的诗人传奇。由此,不得不感激书籍设计者在封面上的细心提醒——将编选者的名字放大到与书名同列。

  那是不是所有的封面设计都如此细心呢?随即找了些不同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其中很多封面在设计上,不仅没有对图书的重要信息给予提醒,反而由于信息的选取和对文字的处理,迷人眼目,令人一时找不到该版本的特点和优点所在。这种现象可区分为几种不同情况。

  第一种情况,类似柏桦编选之书,是《唐诗三百首》的新编版,并非我们所熟知的那本蘅塘退士选本的面貌。其价值本该体现在“新编”二字上,可很多封面上的字体字号却重在突出“唐诗三百首”,对内容的独特性并未提及或表现不到位。这类图书若非是对编选者或新编的意义没有信心,那就只能是书封设计的问题了。如:中国言实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新编》(图2),选诗虽然与蘅塘退士版完全相同,但打破了原有的八卷本体例,将所有诗篇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可让读者对诗作的先后和发展脉络更加清楚。而海天出版社的《新编唐诗三百首全译本》不仅附有全部译文,还在保留蘅塘退士选本所有诗作的基础上,增加了44首流传甚广的名篇,其全面性显然提高了一个等级。北岳文艺出版社的《新选唐诗三百首》,是从《全唐诗》中重新选出的三百首诗作,并加以赏析,有着编选者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岳麓书社的《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是按社会、自然、人生、艺术四大篇章重新编选的唐诗,并加入了编选者身为诗人和学者的独到的赏析内容。上述这些新编本各有鲜明的特色,但封面设计不仅未能体现这些特色,反而将其黯淡化,给人一种想跟在蘅塘退士版《唐诗三百首》大名之后,伪装冒充的感觉。

  第二种情况,是《唐诗三百首》的精选版,即在蘅塘退士版的范围内进一步精选。它们大多经过编选者的精挑细选,或是针对特定的读者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挑选。如大连理工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精选》,书名很醒目,设计方向也是针对低龄学生和儿童的,特点很明显。但仍有很多精选本,藏头缩脚,让人觉得它仿佛是想以偏概全的样子。如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宝贝经典悦读书系”的《唐诗三百首精选》(图3),新世纪出版社“小学语文新课标阅读丛书”的《唐诗三百首精选》等。

  第三种情况,是“借壳”的《唐诗三百首》,借《唐诗三百首》之名,目的却不在诗文内容。如中国书店的《小楷唐诗三百首》,展现的是书法作品;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瓷画唐诗三百首》,展现的是瓷画作品。前者“小楷”二字与“唐诗三百首”等齐,后者甚至突出了“瓷画”字样,这些都是很科学的设计方式,书籍的目的和内容特色也一目了然。而像中国盲文出版社的漫画版《唐诗三百首》(图4),如果强调绘者蔡志忠的名字,或者让“漫画”二字更醒目些,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此外,还可以找到不少名字与《唐诗三百首》相仿的书,如《佛诗三百首》、《童诗三百首》、《酒诗三百首》、《竹诗三百首》等等,都是只有第一个字不同,但因内容完全不相关,这样的书名也无可厚非。也有书名与《唐诗三百首》靠得过近的:一种是音近,如《谭诗三百首》(图5);另一种是形近,如《廉诗三百首》。这样的书无论怎么在名字上套近乎,都不会让人将其与《唐诗三百诗》混为一谈的,至多是博取读者的会心一笑罢了。

  不过,也许有例外。如《冯·唐诗百首》(图6),虽然它没说自己是“三百首”,但第一眼看去,是不是会以为这是个唐诗选本呢?这样的书,似乎能看到设计者在封面背后狡黠的微笑。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2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