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碑 用优美“散文”记录荣县崇仁桥故事(图)

2018-11-16 00:35:49  阅读 94 次 评论 0 条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有人称他为“晚清第一词人”。在荣县民间,一直流传有“赵熙曾为东兴崇仁桥题写碑记”一说。多年来,荣县文化部门及一批文史爱好者反复寻找未果。从哪里着手,向何人打听,一系列具体问题困扰着大家。

  不久前,荣县申报千年古县办公室相关人员无意中听闻荣县中学张华老师说“见过此碑,拍了照,还录了文字”。凭借着这一线索,荣县文联及作协组织部分会员到东兴镇寻找崇仁桥石碑及遗址,揭开了一段尘封近百年的故事。

  不久前,荣县申报千年古县办公室相关人员听闻荣县中学张华老师说“见过此碑,拍了照,还录了文字”。于是,荣县文联及作协于近日组织部分会员到东兴镇寻找崇仁桥石碑及遗址,为荣县申报千年古县取证。

  作为荣县申报千年古县办公室专家组成员的余仕清,荣县作协理事王林等人,曾向东兴镇不少人打听,但大家都说“不晓得”。他们甚至还去学校方园百米找过,就是不见石碑踪迹。

  今年4月的一天,包括余仕清、王林、钟学惠、李锦梅、曹宏等人在内的县文联及作协一行人,循着张华老师说的方位而去。大家综合分析后推测,石碑应在东兴镇的老街。到了老街,一行人中有人正巧认识在茶馆喝茶的童克成老人。一声久未谋面的熟人招呼后,童克成惊呼,“你们找对了人!石碑就在我屋旁。”在童克成位于枣子坝村七组的老屋旁有两块铺路石,正是《崇仁桥记》石碑。

  这石碑,是由清代翰林、被誉为“晚清第一词人”的荣县人赵熙题写。“据说是赵熙踏桥后,请他写的。”童克成说。两块碑现用于过桥的垫石,分别高178厘米,宽80厘米,厚10厘米,有21行字,每行22个字,如今部分字迹已经残缺。

  《崇仁桥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赵熙存世作品中少见的文体。全文432个字,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文章首先记述了东川沟的地理位置:“北发大皇山,盖东川沟主山也。寔明胡节愍公故里,万山之所丛蔽。”文章特别提到东川沟流经胡子昭故里。胡子昭,初名胡志高,字仲常,明代兵部左侍郎,元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出生在这里,明初“靖难之变”被杀于南京,五十余年后的天顺年间,其女金奴始得乞骸骨回乡,葬在胡家坝后面山坡上(俗称“阁老坟”)。

  东川沟,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令人望而生畏,唯有胡家坝地势平坦。每逢夏天,“洪流咆勃,雷轰箭激,汩若阳谷之扬涛,执卷千山而排之大海。”洪水泛滥,老百姓涉水过河,稍不留神,便会被洪水卷走,于是大家便商议修桥。众人推选黄九文牵头,捐募修桥,共收到捐款四万五千多枚钱。“自丙寅(1926年)中冬肈功,丁卯(1927年)季春奏勣。”前后不到半年时间。桥修好后,举行仪式庆祝,众人请赵熙给桥命名。赵熙认为,桥在胡子昭故里,且胡子昭的忠节载入了明史,荣县城内有纪念胡子昭的“崇仁祠”,桥就命名为“崇仁桥”。

  据传,崇仁桥修成后,匠人只拿到一半的工钱,老板许诺,如果经过三个六月,桥不被冲毁,则付清全部余款。崇仁桥经受住了三个洪水天的考验,匠人拿走了尾款。然而这年的农历十月二十四,暴雨如注,突发山洪,咆哮而来的洪水,将拱桥、崇仁桥等三座石拱桥全部冲毁。不过,崇仁桥虽然不复存在,崇仁桥碑却留存近百年。碑的材质乃豆巴石,异常坚硬,非本地所产,唯高山镇大岩洞一带独有。由此,王林等人推断,赵熙撰写碑记、刘翌道书写,雕刻好后运至崇仁桥安放。

  据童克成老人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石碑被当地民间加工坊用作粉条生产的垫板,粉条厂停产后,两块石碑用作小沟人行石桥垫脚铺路。童克成说,他期待政府收藏,予以妥善保护。

  据了解,此行之后,荣县文联将寻碑情况向相关部门汇报。荣县文管所已着手相关修护保护工作,崇仁桥记石碑将移至荣县大佛内保存。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22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