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作家安意如:人生本是废墟 成名没有改变我

2018-11-18 13:31:22  阅读 113 次 评论 0 条

  继《日月》之后,作家安意如时隔六年,再次出版了有关西藏的文化随笔《千山之外》。日前,在做客王江月主持的深度访谈节目《星月对话》时,安意如称前者的创作是一种激情和冲动,而后者的创作更加成熟,下笔也更有自信。她把西藏称为她的故乡,每一次离开都会产生浓浓的乡愁。

  因为身体原因,安意如从小腿脚不便,却坦言从未因此产生过自卑心理,也很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更自曝打从出家门就遇见了要相伴一生的人。节目中,安意如还称成名作《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创作是一个巧合,成名并未带给她任何心态上的改变。

  安意如喜欢逛书店,阅读量非常丰富,这期节目中,她还和王江月去逛了一家书店,推荐了不少有意思的书。

  新书的名字“千山之外”,是偶然出现在安意如脑海里的。安意如写书有一个习惯,先从中间写起,有感觉了再回头写,写完后再写序。正是在写《千山之外》序的过程中,这四个字像一只跑得很快的兔子从她脑海里“嗖”地一下闪过,“就是它了!”她抓住了兔子,任谁反对都不愿意松手,自认这是一个既朗朗上口又简洁大气的名字。

  节目中,安意如表示她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异乡人来写这本书,她称西藏为她的故乡,去西藏为回西藏。“千山之外,是雪域高原,是人生辽远;千山之外,是我的故乡西藏,也是所有人的西藏。”而这种感觉竟是她初到西藏便有的,“每次从西藏离开会有一种浓浓的乡愁,就不想走;每次看到有关西藏的文章,就特别想马上回去。”

  安意如坦言,《千山之外》里面99%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旅行见闻,而《日月》因为本身的定位是小说,所以更多是创作,但包含的对生活和文化的理解是不变的。大昭寺门口有一家茶馆,安意如喜欢坐在窗边,观察每一个经过的人,想象他们背后的故事,“不用离生活特别近,但是也没有那么远。”从最初喜欢在风光最好的时候去西藏,到现在喜欢冬天去,安意如现在每年至少要去两次西藏。“因为平常时节有很多游客和做生意的人,只有冬天才感觉把整个藏区还给了藏族人。”

  因为身体原因,安意如从小腿脚不便,节目中她说,人可能越缺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对她来说,她希望能去到更多的地方,去看看书里作者写的,跟她自己理解的是不是一样。而且旅行带给了她太多的灵感,《日月》里就描绘了很多她在旅行时看到的东西,比如凌晨的大昭寺里很多人诵经、转经的画面。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安意如告诉王江月,她的旅行和写作是相互滋养的,她要保持自己每一次旅行的觉知性,不带任何目的地去汲取各种美好的景色,或者是动心的瞬间。

  大多数人认识安意如都是通过那本《人生若只如初见》,书中她以独特的视角赏析解读古诗词,非常受欢迎。同年她又推出了这个系列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等,由此成为畅销书作家。

  节目中谈及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安意如说非常巧合。“我是个吐槽体质,那天正好在家听《西厢记》,就觉得张生真是猥琐,泡个姑娘还要人帮忙,就对中国古代戏曲里的男的生出了一种浓浓的不屑之情,我刚好又知道张生的原型是唐代诗人元稹,后来晚上看书,偶然翻到了元稹的《离思》,这哥们儿前面看到你泡妹子,后面又看到你情深款款的,真是由不得人不吐槽,然后就写了一篇文章。”她把文章给到了出版商,请他评价一下,“他很有见地,说这个可以,问我还能写吗,我说我五岁开始读唐诗,不是白读的好吧,这么多年的底子,要是写不出一本书,那真的是开玩笑,所以就用了四个多月写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大火,安意如很明显的感受是采访变多了。奇怪的是,那时才22岁的她并没有慌张,也没有因成名而带来心态上的任何改变。“我当时就觉得老天给我机会,帮我打开了另外一扇门,我一下就自由了,那种心性以及对生活的底气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我非常感谢写作。但其实如果不给我机会,我就平平淡淡过,按照爸妈的希望,在江南小城里当会计度过一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引起了很多女性读者的共鸣,也是20岁的安意如对情感对生活的理解。时至今日,三十多岁的安意如自认为这些对生活的态度、对名气的态度,包括对择偶的态度,她都没有变过。“我自己的择偶标准历来都是首先志趣相投,其次是才智相当。我希望这个人能够引领我,和我并肩作战,像伙伴又像战友。”

  事实上,这样的人,安意如早在刚出家门时就遇到了,并且这么多年俩人一直相伴左右,“我觉得我们的感情是一种共生,我们都很幸福,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都是很长情但又不是那么浓烈的人。他很隽永。”对于婚姻,安意如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我人生的执念不多,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设一些障碍,我就按照现在的状态去生活,挺好的。”

  安意如曾说过,目前为止,她人生最开心的十年是22岁到32岁这十年,而最焦虑的十年则是从10岁到20岁这个年龄段。节目中,安意如表示焦虑的原因并非来自于身体压力,而是心理压力,“我能够接受我跟别人的不同,但也不得不承认我将来要面对的生活困难比别人大很多,我可以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得很好,但父母不可能庇护我一辈子,怎么办?”安意如是个早熟的人,在还没有以写作为生之前,她不知道未来怎么养活自己。

  因为身体不便,安意如的童年更多时候是在书店看书度过的。从书里,她丰富了自己的眼界,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的波折,寻找到了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大约是在13岁时,她突然明白了一点,“我的人生没有变化,不应该想太多,然后就开始尝试用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待我当时的焦虑。”

  中考时,由于数学成绩太差,安意如直接放弃了这个科目,她并没有觉得沮丧或遗憾,妈妈告诉她,中专不会是她学历的顶点。安意如后来报了自考,读完三年中专后,又读了三年大专,还成功考上了大学本科,“我现在有两个本科学位,我觉得我对得起自己的努力,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我没有一天是浪费的。”毕业之后,安意如成为一名会计,偶然一次腰扭了,在家休养期间慢慢接触了写作。

  虽然被标签为美女作家,但安意如自认内心很女汉子,所以又被大家称为“安公子”。她是个非常乐观自信的人,从不觉得身体不便困住了自己,面对镜头更没有意欲隐藏。“其实很多人都是被自己限制住了脚步,我真的是很开心,没有因为身体的不便,感受到社会的冷酷。我是独生女,家里所有人都很宠着我,医生护士也对我态度特别好,不管是在哪个机场、火车站,工作人员都会让我走特别通道,他们会主动问我是不是需要轮椅,然后把我推到候机室或者候车室,我的身份证上也没有写着安意如的名字。”

  安意如很感谢妈妈对她的教育,从小妈妈就告诉她,“正因为你腿脚不方便,所以一定不能摆出一副阴郁的样子,不然别人看到了更会绕着你走,因为生怕戳伤你,所以你自己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努力消解别人的不安。”安意如告诉王江月,妈妈的话让她非常受用,也让她养成了一个主动沟通型人格,到现在,她的人生信条一直都是得到的都属侥幸,失去的理所当然。“我的人生本应该是一片废墟,现在废墟里起了个别墅,我已经很开心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25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