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肖像到底要不要画上“海燕”

2018-11-20 18:27:40  阅读 125 次 评论 0 条

  1936年6月18日,苏联文学巨匠玛克西姆高尔基病逝,享年68岁。高尔基去世前后,不少苏联画家都以其代表作《海燕》为素材,创作过高尔基的画像,其中以布罗茨基和萨卡洛夫的两幅作品最为有名。有意思的是,一幅画里有海燕,一幅画里没海燕。

  1922年,“革命俄罗斯画家联合会”宣告成立。联合会倡导一种叫“英雄现实主义”的新风格。出生于1884年的布罗茨基是其中的核心会员之一。该联合会很有影响力,次年就吸收了巡回画派与之合并。

  列宁时期的苏联,艺术无条件服务于革命。在创作《高尔基像》之前,布罗茨基已经绘制出《1917年列宁在普梯洛夫工厂演讲》《列宁在斯莫尔尼宫》等杰作。

  这幅《高尔基像》创作于1935年。那一年,高尔基67岁,布罗茨基51岁。画中的高尔基是一位表情严峻的老者,头戴黑色礼帽,身着卡其色风衣,白衬衫、黑领带,装束庄严。画面的背景是乌云密布的天空和波涛汹涌的海面。高尔基紧锁双眉,仰着脖子,双目炯炯地望向左前方。除了脸上的光,整个画面没有一抹亮色。布罗茨基准确地捕捉到了高尔基的心思。列宁时期,高尔基积极参与了革命。1921年,他因病出国疗养。后来在斯大林的安排下,回国定居莫斯科,并于1934年当选为作协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为苏联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著有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但他始终与斯大林及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布罗茨基眼中的高尔基依旧有他年轻时参加革命的神情。

  布罗茨基这幅画的背景,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高尔基的名作《海燕》。“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虽然画面中并未出现海燕,但我们仿佛听见了海燕的声音:“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有意思的是,高尔基去世后,有个叫萨卡洛夫的画家真的画了一幅叫《海燕》的版画。

  萨卡洛夫出生于1903年,比布罗茨基还要年轻19岁。也就是说,画这幅画的时候,他才36岁。高尔基对他而言,是父辈的英雄。不过高尔基创作散文诗《海燕》的时候也才33岁,也许萨卡洛夫更能体会到那种血气方刚的壮怀激烈。

  萨卡洛夫毕业于莫斯科高等美术学校,长期在报社和杂志社工作。他与库普里昂诺夫、克雷洛夫组成了一个创作小组,共同使用一个笔名“库克雷尼克赛”,在插图创作领域表现最佳,不但获得过最高的国家级大奖,还在国际大展中屡屡夺魁。除了集体创作,三人也各自进行独立的风景画和肖像画创作。

  版画《海燕》中的高尔基依旧是半身像,背景依旧是乌云盖天的海面。除了一个是油画一个是版画之外,萨卡洛夫的这幅画与布罗茨基的那幅画还有哪些区别呢?第一个区别是装束上,《海燕》中的高尔基没有戴礼帽(插播一条,萨卡洛夫的画像却戴着帽子,难道他担心暴风雨吹落高尔基的礼帽,所以更加务实贴心地摘下了布罗茨基在画里给高尔基戴上的礼帽?),风衣则换成了西服;第二个区别是面容上,萨卡洛夫画笔下的高尔基双眼注视着读者,容颜比布罗茨基的更为沧桑;第三个是萨卡洛夫的背景上可以看到清晰的海燕、闪电和暴风雨,也就是说,更加写实而贴近高尔基的文学作品。

  再来欣赏一段原文:“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确实很相像啊!

  散文诗《海燕》创作于1901年。高尔基参加了反对沙皇残暴统治的彼得堡示威游行,之后写下了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海燕之歌》(后更名为《海燕》),鼓励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该文发表后,受到了列宁的热情称赞。后来,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的诞生,使高尔基奠定了文学巨匠的地位,并与列宁建立起深厚友谊。

  高尔基生命中的最后五年是在莫斯科度过的。这栋位于市中心的豪宅原本是一个富翁的私宅。高尔基虽然不习惯这样的富丽堂皇,但还是接受了斯大林的好意,在那里住了下来。1965年,莫斯科的高尔基故居被正式定为纪念馆,接待参观者。会有海燕飞去那里吗?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28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