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克西姆·高尔基:苏联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11岁时当过学徒,俄罗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1892年用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寥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
1.哀愁与欢乐几乎总是不可分离地并存在一个人身上,只不过这两种感情常常以一种不可捉摸而又难以理解的速度互相交替出现罢了。
2.她说话就像用心灵在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般温馨、艳丽和芳香,一下子就牢牢地映进了我的记忆。
3.对任何人,都要拿正直的眼光看他;一条狗向你扑过来,也要这样,这样它就退后了......
阿廖沙的童年可谓是一个悲剧:外祖父和舅舅吝啬、贪婪、残忍、愚昧;亲人之间勾心斗角,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故事,也慢慢地教他做一个正直、坚强、勇敢、善良人。
幼年失怙的阿廖沙,随寡母寄居外公家中。同为孤儿的外公、外婆凭借勤劳的双手,搭建了一个小康之家,但随波逐流的小手工业者的生活绝不是玫瑰色的,其间充斥着恶语相向的亲人、倾盆而下的暴打、艰辛搵食的长工、觊觎财产的舅舅……最终通篇的压抑、羞辱,汇成去人间的讨生活。
在“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成长起来的阿廖沙面对没有诗意的苦难,愤怒像头发一样生长,点燃了高尔基反抗暴力、追求尊严的精神之旅。苦难本身不具有超越性质,但却成为高尔基灵魂觉醒的契机,就此在心中驻扎下渴望自由、尊严的种子,也埋下了和苏联僵化的、藐视个人尊严的官僚体制不兼容的因子,最终成为极权主义隐蔽的敌人。
成年高尔基对童年不幸的阿廖沙投来了神情黯淡的同情,但幸运的是出现了光彩照人的外婆这一抹亮色。特别是第三章中热闹的家庭舞会,当外公和大舅舅去赴宴后,外婆、小舅舅和伙计们一起开怀歌唱、跳舞的段落,相当于《红楼梦》中堆砌美好的大观园,稍纵即逝,令人扼腕。
高尔基谈到《童年》时说,这些在俄国生活时的丑事,如铅般沉重,回忆起时,我常常问自己:讲这些是否值得?答案是肯定的,我知道这值得,每次我对自己都是充满信心的回答,这是真实的,这种丑恶充满了生命力,哪怕在今天它依然存在。要想把它从我们的灵魂、记忆,以及这可耻又沉重的生活中彻底抹掉,那么就必须彻底了解它最真实的面目。虽然这些丑恶的事情让我厌恶,令我们无法呼吸,压扁了数不胜数的美好灵魂,但是俄国人年轻而又健康的灵魂使得我去描写出这些丑事,我相信他们会克服。
《童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苦难是含磷的物质,在其逝去后,仍然会散发出照亮未来的幽暗光芒。高尔基正是通过外祖母的神性存在确定了生命与尊严形而上的意义,从而避免扩大人性的缺陷,于是这个长相酷似斯大林的人,最终没像斯大林一样走向人性的背面,迷失在黑暗人性的无底幽谷中。 “我们生活的土壤富饶而肥沃,即使这土壤充满畜生般的坏事,生活还是让人惊奇,此外还因为这一层土壤生长着有创造力、鲜明、健康的东西,还有人固有的本真善良,这一切让我们坚信着、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充满人道主义与希望。”五色悦读者早,周日自由缤纷日快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