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输球的这些天,很多人都说,我的岁数已经老了,可以退休了,其实听了,也是有一点不开心。”
李宗伟何许人也?羽坛传奇,林丹的老对手,超级冠军赛收割机,种种光环笼罩下的他,还不肯停止自己的脚步,因为,他没有世界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决赛,林丹最终逆转比赛,兴奋的林丹绕场奔跑呼啸,而他跪在地上,扶着球拍默默流泪。
赛后记者问他会打到什么时候,他说大概2014吧,他也老了,快打不动了,然后他又打到2016。
他和林丹风风雨雨一路打过来,也有了13年。40场对决,28次输给了林丹。
九月七日,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上映,这个名字有着浓厚的悲壮色彩 ,努力和汗水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太深刻了,却没能给予他应有的荣耀。
这部影片能教人怎么正确看待失败。所以,在影片上映之际,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块去观看。在电影中,让孩子学着收获,跟孩子一同成长。
失败受众太多了,而失败过的人才知道,继续坚持下去是多么的困难,所以他的故事才感动了那么多人。
曾经执教过李宗伟的中国教练李矛说:“他练得相当刻苦,不是一般的苦。1600米跑,他可以来回跑十几趟”
如果如此努力都失败了,那懊丧会裹挟着努力的苦痛把人吞没,但李宗伟有着“礁石”地特性,他一次次地站了回来,站的更稳。
摸不到梦想的边儿,这个人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就是课桌前上那个看起来颓废、眼神里却倔强不服的小孩子。
全世界都为了他摇旗呐喊,穿插进人生历程的闪回。这些技巧原本在动漫和电视剧熏陶下早已无动于衷,但这一刻依然把我感动的像条老狗。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对成功人的渲染,失败者们保持默契的缄默。但这部李宗伟的传记电影,观众在观影中产生的共情,在影片的最后一刻,亦达到了高潮。看惯了高高在上的观众,会发现从“败者视角”来看胜利,胜利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我向来讨厌成功人士的传记,总觉得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傲慢和炫耀之情,往往把成功夸耀的就像伸手摘了个葡萄轻易,亦或是归结于一种上天的赐予,命运的巧合。
正如村上村树小说中说:“不过机缘巧合,又得到幸运眷顾,再加上几分顽固,就这么作为一介职业小说家,一写便是三十五年有余。这个事实至今仍然令我震惊。我想在这本书里表达的,就是这种震惊”
李宗伟变得更强,也就意味着林丹也要脱下一层皮,成为更强的林丹,这样的胜利,才有够沉重。
整部电影笼罩在湿热的天气,极其真实而生活化的场景,充实动人的细节,和流畅自然的感情线,如果换成日本人和美国人来拍,一定会是激情四射的热血和梦想,而马来西亚这个东南亚小国,却把它拍成了一个“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现在回过头再看影片标题中的“败者为王”四个字,不矫揉造作,不虚伪,带着一丝坦然。
是一部非常适合一家三口看的电影,家长们可以抽出时间,带着孩子去影院看一下。
这部影片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成功,但它能教我们习惯坚持,去迎接成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