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一定赢】家有考生必看! 高考进入最后冲刺如何安排饮食调节情绪?)
云南网讯(记者 高艺萌)2017年高考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如何为孩子合理搭配饮食?有哪些饮食宜忌?如何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调整好情绪?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云南网记者特别邀请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中医学院秦竹教授为广大考生家长一一解答。
“家里孩子备考太辛苦,营养必须得跟上!”高考临近,为了让孩子以最佳状态考出好成绩,不少家长可谓费尽心思,备好大鱼大肉保证营养,殊不知“舌尖上的高考”有讲究!
每天变着花样儿的烹调大餐进补,容易让考生肠胃疲劳。秦竹教授建议,家长一定要注意别让孩子吃坏肠胃,以免影响发挥,在平常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饮食的清洁卫生是第一位。家长要选择新鲜的食材烹饪,考生尽量不吃隔夜食物,少吃街头小吃摊。
二、考生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清淡饮食就是避免过分油腻,忌辣、忌辛、忌咸、忌凉,应注意营养均衡搭配。中医认为无湿不作泄,特别是夏天湿气重更容易腹泻,所以麻辣、生呛、凉拌菜以及冷饮、冰西瓜等要少吃。
三、考生饮食不能吃得太饱、吃得太好。中医里吃撑了叫做食积,食物积滞在肠胃中不好消化,也影响人的记忆与思维能力,因此考生吃到七分饱就好。此外,考试期间天天吃大餐营养过盛会伤害孩子的肠胃,影响记忆力和睡眠。《黄帝内经》中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即胃肠不适会影响睡眠,甚至让人做噩梦,所以晚上家长尽量不要再为孩子加餐。
四、考试期间忌大补、吃保健品。高考期间,一日三餐合理安排便可,家长不必再准备补品、保健品,特别是药用作用的补品要慎用。
高考前和高考期间,每个考生都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这是正常的。可一旦孩子出现过度紧张,家长就需要注意,适当引导帮助孩子减轻考试焦虑,提高心理应对水平。秦竹教授介绍,心理学将在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称为“考试焦虑症”,通常发生于考前1-2个月。
考试焦虑会出现紧张担心、恐惧忧虑、脾气暴躁或情绪抑郁,坐立不安、怕光怕声、手抖出汗,以及失眠多梦、头晕头痛、食欲减退、肠胃不适等心理、行为和躯体等异常,如果长期反复发作考试焦虑,且症状严重者需要进行治疗。那么,考试紧张症如何“自疗”呢?秦竹教授给出了以下建议:
考生和家长应改变对考试的认知水平。一次乃至多次失败我们都可以“从头再来”,不要因一两次的考试失败而耿耿于怀。
可反复在家想象考试情景:教师宣布考试——我被第一道题难住了——时间几乎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如果此时出现心慌头晕、手抖出汗,请立即做深呼吸20~30次,一般很快就能平息不安的情绪。如此反复多次(每2天进行1次,每次3~5分钟),考试紧张就会有所缓解。
进入考场后,考生可以暗示自已:“我能行”,“我紧张,别人也一样”,“我最棒”等等,放下包袱,减轻紧张感,增强自信。此外,可采用深呼吸法,一呼一吸,将呼吸放得很慢很慢。以此调整身心,保持头脑冷静,避免胡思乱想,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如果感到压力过大,内心的焦虑无法排解时,不要闷在心里,找个值得信任的人诉说苦恼。在宣泄自己的负情绪的同时,考生还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考试紧张的不只自己一个人,很多人都有,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可从头到脚,循一定顺序,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部位,同时默念“松”字,并体会放松的感觉,每次约反复放松2~3次,逐渐可以达到平静心情、松弛身心的目的。
当紧张焦虑情绪出现时,放下手中的书,立即到户外去(可以是球场、花园、街道、马路)大步快走,心无杂念,两眼看前,全身放松,一般30~40分钟即可。
巧克力、小麦、土豆、大枣、番茄、薄荷、胡萝卜、香蕉、百合、小麦、菠菜、黄瓜、芹菜、玫瑰花、牛奶、苹果、莲子、豆浆、花生、小米、鸡蛋、麦芽糖、玉米、牛奶。
(原标题:【青春一定赢】家有考生必看! 高考进入最后冲刺如何安排饮食调节情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