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VS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2018-11-25 11:53:10  阅读 132 次 评论 0 条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影响遍及海内外。为清词三大家之一。

  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十诫》是仓央嘉措对自己的情感的一种思辨,《浣溪沙》是纳兰爱妻卢氏死后的作品,两人在表达上不约而同用简练至极的言语,将情之种种一一道来。同属二人诗歌生涯后期作品,深沉绵连,哀感顽艳。

  注:《十戒》“第一”和“第二”,和最后4句是仓央嘉措的同一首诗,只是译本不同。中间的“第三”到“第十”,据作家桐华称,为读者“白衣悠蓝”续写。

  《那一世》《长相思》是两位诗人的成名作品,可惜的是,两位身负绝世天才的少年,一个止于30岁,一个止于26岁,一个站在了词的巅峰,一个站在了诗的巅峰,如果他们的生命可以再稍微延长一些,那么就有可能产生交集,可惜的是,纳兰容若没能等上仓央嘉措,纳兰死后两年,活佛出世。

  注:这一首其实是1997年朱哲琴的歌曲《信徒》的歌词,词曲作者是何训田。因为《央金玛》专辑中另有一首歌名为《六世情歌》,而这首歌词意境优美,又有转经、磕长头等藏传佛教内容,因而被人缪传成“仓央嘉措情歌”之一。

  两首诗都讨论了“见”的概念,可以看到,一个执着地活在当下,一个则回顾往事,唏嘘不已,这是一个少年诗人和一个经历沉浮的词人之间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文字之美。

  注:《见或不见》,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扎西拉姆多多。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疑似风月》。

  仓央嘉措因为雪山般纯净的爱情成就了自己的诗歌,纳兰容若因为挚爱的亡故,词风骤变,一跃而可比肩古今词人,作品都表达了一种至情至性的爱,不掺杂杂质,纯净的犹如雪莲。

  注:仓央嘉措原作是藏文,我们读到的汉译本中,以1930年于道泉所译白线首,最为人所熟知。这组词作中,尤其以第一首中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最为有名,许多人都是从这两句诗开始认识和走进仓央嘉措的诗歌世界的。

  诗人看明白了生死,词人悟出了人生真谛,生死之外无非是“小事”“平常”可就是这些小事和平常,却让他们念念不忘,一路走来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众生。

  两人都是矛盾的,挣扎的,在矛盾挣扎之中反问、沉吟、彻悟,如果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坐在一起聊诗词,聊爱情,那想必会是文坛上最为不朽的盛事了。

  最后送一首藏歌手的《那一世》,送给这两位心有灵犀的绝世天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33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