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中断十一年的高考考场,开始了一场命运的博弈,其中陕西20万考生。时光荏苒,一晃40年。2017年,全国参加高考近940万人,陕西考生32.8万人。
40年来,高考成为个人命运的支点,中国有超过2亿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高考也是中国的支点,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中国的命运从此改变。
我们致敬40年间无数拼搏于高考考场的人们。我们祝福2017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
恍然已是40年。从1977到2017,无论中国的经济还是教育,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新模样。在高考恢复40周年之际,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推出年度策划“支点中国·高考40年纪”。我们将从每一年的高考生视角出发,希冀用40位考生的故事,讲述40年高考历史的波澜壮阔。2017年5月16日起,西安新闻网、西安发布APP、魅西安APP、西安XIAN微信公号、西安晚报微信公号、@西安晚报 官方微博等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联袂推出,敬请关注。
人物档案:郭宗易,2006年参加高考,现于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已提前选留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工作。
人物语录:在那样一段单纯的岁月里,只要去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自我期许的目标。但是走向社会,这个过程就会变得相对复杂。虽然十年前的我并没有赋予高考过多意义,但今天回头去看,我还是很感激高考的,那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节点,甚至说影响了我整个人生也不为过。
初夏五月,西北工业大学老校区内的梧桐又一年碧色绵延,清阴匝地。无数学子来往于此,留下苍翠挺拔的青春,正如年年桐华经眼。而回首来处,有关高考,那些来到大学之前的故事,于他们而言,是秋冬时节桐叶未绿的岁月,等待着季候的风,等待着一场蜕变。
“关于高考,最深刻的记忆还是高三那一段非常轻松、快乐的时光……”似乎鲜有人用“轻松”、“快乐”这样的词概括高三的经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倾听郭宗易畅谈自己的高考岁月。
初中毕业后,郭宗易进入了市里较好的重点高中就读,与之前的读书生涯不同,从小学开始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茅的他在这所重点高中的成绩只能保证排在班级的前列。也许,是心态落差带来的不适与压力,郭宗易的第一年高考并没有发挥好。
高考第二年,郭宗易回到了所在县里的高中。与许多人因孤注一掷而倍感压力的“二战”不同,在这里,他的复读时光轻松、愉悦,尤其是在复读的下半年里,他常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习题,一起玩耍,始终保持着淡然的心态。郭宗易回忆说,直到考试前一天的晚上,他也只是觉得明天的考试分量上重于平常的模拟而已,尽管那夜两三点才入眠,却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躺在床上在夏夜沉落的风和窸窣的虫鸣里不由自主地追忆起了高中的时光。这一年的高考,郭宗易凭着较好的发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旨在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教改试点班。“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心态的调整,找到自己最自然平稳的状态……”再追溯起那些日子,郭宗易对此尤为感慨。
高中阶段,凭借着对数学、物理的浓厚兴趣,郭宗易成为了一名理科生。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甚至跟父母提出要选报数学系、物理系这样纯理论、不易直接运用于实践的专业,由此可见高中时代他对数理的极度热爱。然而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却渐渐发现,这是一个既可以严谨谈论自动化、精确制导这样高深理论,又可以海阔天空地聊起博尔赫斯、菲茨杰拉德等文学家及其作品的“理科生”。
“我觉得阅读是一种特别好的放松心情的方式,阅读虽然是在读别人的故事,但却可以投射到自己的心理世界,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高三的复习虽然紧张,但阅读仍是郭宗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时他所读的书目主要是诸如《简·爱》、《堂吉诃德》、《茶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大众名著,尽管在今天看来,当时对书籍的涉猎还没有过多自己的偏好,对于作家的选择也比较狭隘,但是这些书或者是有趣,或是深刻,无形中让他的内心视野更加开阔,而这些微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移转,会给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带来巨变。在郭宗易看来,“一个人的头脑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分区非常明晰,很多时候它是混合各种类别不同的意识、感受去分析问题的。阅读会让你从倦怠的刷题中抽离出来,进入另一个世界,从而让你在解决当下一些具体的问题时灵光一闪。”
如今,郭宗易有了更个人化的阅读习惯,视野也渐渐转向很多主流之外,但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郭宗易特别跟我们分享读博尔赫斯时的感受,“初读他的作品,你会觉得,完全不知所云,但是读到后面,你会发现他的作品非常精巧,是有宏大的内涵的,而这些,又惊人地与数学、音乐,甚至是平常我们理工科做的工程是相通的。”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建构的一套学习方法,那郭宗易谈起的这种,无疑是生发于思维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中的宗。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时间如连绵大雨,剥去了从前种种具象的细节,也淘洗出逝去年月里那些最真切的体验与感受。在当年18岁的郭宗易看来,高考只是一场比较重要的考试,没有去想过它对于人生会有什么影响,没有赋予它过多的意义。
十年之后,郭宗易对于高考的理解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在那样一段单纯的岁月里,只要去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自我期许的目标。但是走向社会,这个过程就会变得很复杂。所以我还是很感激高考的,那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节点,甚至说影响了我整个人生也不为过。也许今天的孩子会觉得这是一段他们被剥夺了自由、很残酷的日子,但当你走出那段时间,再重新审视的时候,会发现你的青春其实并没有被剥夺,那是一种别样的、不同定义下的青春。”
2017年高考刚结束不久,当问到有什么想对今年高考完的学子们说时,郭宗易坦率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上了大学就可以停止学习,学习不止是高考前对各种科目的探索,它其实是需要终身进行的命题。上了大学,你可能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在人生的一些重要时刻怎样做出选择等等。”郭宗易说,大学时代,青春才真正开始燃烧。“因此,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莘莘学子来说,千万不要抑制自己的多种可能性。在高中阶段,因为课业的负担,考试的压力,很多你想去做的事并不能付诸实践。但是上大学以后,你可以实现自己的各种想法。如果你喜欢阅读,可以选择参加文学社,沉下心来读几本唐诗宋词;如果你喜欢美术,可以经常去看画展,学习临摹;如果你喜欢数学,可以去尝试推演一些经典的命题……当做了这些种种尝试,你的青春才不会后悔。”
将近一个小时的采访结束。风吹动校园里成排高大的梧桐,枝叶摩挲,天光被星点筛落,恍若吹起那些已如天远的往事。郭宗易说,很感谢这次的采访,让他时隔多年有机会回味自己的高考经历。岁月飘忽,似乎总有匆忙间的遗失、看似永无告解之机的惘然,然而也总有一些契机,可以重新打量泛黄日记本上那些沉闷平凡的日子,让它们成为真正属于我们生命的时刻。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关于高考的独家记忆,在这里我们真诚的向所有市民朋友们发出征集:
征集内容:无论是关于高考的一张老照片,还是当年高考的准考证,无论是当年的笔记,还是同学们为你填写的同学录,无论是一张小合影,还是一段高考往事,都是难能可贵的回忆,均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发给我们,我们将收集起大家共同的回忆,带你走进那段熟悉的高考岁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