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孩子探听莎士比亚、拜伦等名人著作背后的故事

2018-11-26 19:55:18  阅读 141 次 评论 0 条

  在英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不朽的经典作品,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精华,不仅为更好的学习英语提供养分,还为提高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拓宽视野提供依据。今天的《英语世界》,游学君将带穿越英国的重要历史时期,见证巨匠的诞生,走进文学家剧作家的世界,在一段段优美的篇章中揣度那份对语言对文学的热爱,帮助大家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

  16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後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在诗歌和戏剧上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便是其中之一。他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是用生动的法庭对抗的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等经济问题的《威尼斯商人》;用完整的结构、锋利的语言揭露清教徒虚伪的《第十二夜》;还是歌颂自由恋爱为後来的西欧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至深《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实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部剧本,他博采众长又具有创造力,在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各方面都写出了许多杰出作品。

  1601年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此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于是乎《哈姆雷特》应运而生。

  《哈姆雷特》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

  作为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作品,它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作为时代的缩影,揭露了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势力的罪恶行径。“人的觉悟”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在阅读过《哈姆雷特》之后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就算是对同一本书同一个角色,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句话揭示了阅读的神奇和成果的多元。莎士比亚的黄金创作时代,产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这一切在莎士比亚故居留下了些许的足迹。

  莎士比亚故居在英国的沃里克郡,爱文河上的斯特拉斯特福镇,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这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里。在故居入口处是个小型的展览馆,墙上陈列着介绍莎士比亚及其家人的文字和照片。故居楼下的起居室和厨房都是石块铺地,楼上卧室是木地板。在故居的陈列室里陈列着莎士比亚的手稿、著作、画像以及一些文物和照片。

  在楼内的一间小屋子里,放着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来访者在此留下的签名和赠言,展示了后人对莎士比亚的景仰和热爱。二楼有莎士比亚诞生的主卧室,所铺地板据说也已400年历史。

  展览馆陈列着莎士比亚父亲——手套制造商及羊毛商约翰的文物。在故居隔壁的莎士比亚中心,介绍了莎士比亚生平和他的著作。其中以蜡像形式展现了莎士比亚剧作《第十二夜》、《奥塞罗》、《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皆大欢喜》里的主要人物。“有人说莎士比亚不只属于英国,而是属于全世界的;有人说莎士比亚不只属于文艺复兴时代,而是属于永远。”身处他的故居,我感觉到难以言喻的情景代入感,那种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是千年也洗涤不尽的日久弥新, 在这里我们了解巨匠的故事,感悟文明的真谛。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浪漫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新的文艺流派在欧洲文学中兴起。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是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强调个人独立和自由。因此英国这一时期的诗、小说和风景画都具有无限的浪漫主义情怀,乔治·戈登·拜伦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拜伦作为19世纪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留下了众多光辉的诗作。从地中海到爱琴海的异域风光一览无遗,从葡萄牙绵亘起伏的山峦、西班牙壮观的斗牛场,到希腊、罗马肃穆的古迹废墟和阿尔巴尼亚的崇山峻岭,拜伦将他诗人的无比热情首先倾注于对这些国家的风光的描绘上,目的是激发出这些国家人民的爱国热忱,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战斗。

  《She Walks in Beauty》这首诗是青年拜伦于1814年在一次舞会上邂逅美丽的霍顿夫人写下的。拜伦用简单、清晰、直接的语言极尽赞美之能事,仰慕之情跃然笔端。

  他以每一道影,每一缕光来雕琢这位女子的美丽,由表及里,发丝间,容颜上,直至心灵里,无不充满圣洁的光辉。读者在这种柔和干净的节奏感中体会着交融在光影中和谐的美,外在之美和心灵之美巧妙蕴涵在清夜晴辉中,照出一片祥和与安宁。

  而如此具有浪漫情怀的拜伦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他的创作天赋又是如何培养的呢?2018夏新东方国际游学营员在拜伦年少时所就读的哈罗公学,找到了这样的答案。

  从此,哈罗周边的历史古迹旁,学校的林荫道上,经常留下这位年轻人的足迹。老师说和许多毕业于哈罗的名人相似,拜伦是有点偏才的,他在哈罗的学习被评价为“懒惰而博学”,上课不太用功,却能在关键时刻轻松大笔一挥,写下三四十句美妙的拉丁文六韵诗。在学校期间,他曾在一封信里写到:“一个演说家远远胜过一个诗人。而另外,即使我暂时从事诗的写作,那也是暂时的,因为我还未成年。”

  拜伦在哈罗广泛的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也阅读了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和启蒙学派的著作。充满幻想的拜伦常常独自一人,臂下夹着这些书籍来到哈罗山顶的教堂,坐在大榆树下面的一块墓石上读书、冥想。在和风习习、树叶簌簌中,他的思绪往远方飘扬。在哈罗公学我看到许多伟人的影子,也在幻想未来某一天我也可以书写自己的故事。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 这时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的作品出现了。它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而为这一转折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作家就是著名的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而作为读者的摄政王乔治四世也都沉迷于她的作品,在她笔下的人物都坚强、不卑躬屈膝,崇尚自由和平等,以现代女性的姿态渴望拜托传统思想的束缚,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而著名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便是这样的代表。

  《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千金中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女主人公崇尚男女平等的原则,摒弃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点,并且认为高尚的情感是人们的正常需要。

  几十年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政治、理念和视角研究她的作品,1995年新一轮的全球性“奥斯汀狂热”掀起,她的作品也被拍摄成电视剧、电影, 2013年英国中央银行也将简·奥斯汀的头像将被印制在新版10英镑纸币上,以此向她致敬。而我们的学生也在去往英国的路途上,找到她心中对英国文学最好的解读。

  今年夏天终于参加了新东方的英国游学项目,第一次站在泰晤士的河边感受这份流动的历史 ,感受得以掀起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的英国;走进格林尼治小镇感受欧洲航海时代的进程,感受当时称霸海上的日不落帝国;在田园风光中找到小说中男主骑马奔驰而过的场景;在皇室文化里感悟英伦的经典腔调和礼仪的风俗风范,身临其境的感受大概是我对这份文学著作最好的尊重。

  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散文,英国文学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优质思想、语言文化的传递,更是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得以翱翔,而亲身去往英国感受其中的文明和积淀,会让孩子更加全面饱满立体的了解一个国家,为未来出国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游学中,学生不单可以在课堂里提升语言沟通能力、学习新的思维模式、结交国际伙伴,更能行走在户外研学课堂,认知、了解和领悟文化的精髓,在建筑、景观、古迹中触摸历史,在感受政治、经济、文化中了解文明,在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找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为自己的成长和奋斗注入新的生长力量——2019冬让我们相遇英国,在那里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35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