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浅析“治未病”

2018-11-29 14:16:03  阅读 114 次 评论 0 条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治未病”一词。《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此“治未病”理念公诸于世。《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收,病安从来。”《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亦说明“治未病”的主要内容是内存正气。《灵枢•逆顺》中“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中“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将“治未病”作为判断医生施医救人技术的标准。

  《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惠。”《周易》中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浩而不忘乱。”“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将肝治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可谓未病先防。《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中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丹溪心法》更明确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可见“治未病”理念已深入其中。

  五味调和,有利于健康。《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阐明“养生之道,莫先于食”的道理,饮食是人身营养的直接来源,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活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言:“一切好东西的开始和根基,都是肚子的舒服”身体需要的满意程度深刻影响着人体的思想活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可天命。”五味重在平和,不可太过亦或不及。“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素问•五脏生成篇》道:“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晋代葛洪提出“养生之旨,食不过饱,饮不过多。”梁代陶弘景解释说:“饮食过则气滞,百脉闭塞,血气不行则伤形。”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的害处,“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后世龙遵叙在《饮食坤言》中指出“多食之人有五苦,一是大便数,二是小便数多,三是扰睡眠,四是身重不堪修业,五者多患食不消化,自滞苦际。”同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也告诫我们“饥时不可临病,饥时不可劳形,饥时不可受寒,饥时不可任性,饥时不可伤精,饥时不可酬应。”

  朱丹溪注重乳母饮食对幼儿的影响,在《慈幼论》中指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起居饮食,犹当慎密。”女子怀胎十月,必须格外注意饮食,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先天基础。

  习主席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引用老子根据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而提出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提醒着国家建设应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更是高瞻远瞩!《丹溪心法》云:“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可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火,则燎原之焰不能止。”事,都应从细微小事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醒着人们应居安思危,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竹篮打水一场空。“治未病”的思想指导国家的治理,相信会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将日益攀升。未雨绸缪的思想指导中国蒸蒸日上,中国这颗东方明珠,璀璨世界。

  作为一名中医院校的学生,我一直将扁鹊的长兄作为榜样,“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故当魏文候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时,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将“治未病”思想根植于每一位医生心中,恐怕可以说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不再为身体担忧,健康幸福地生活着着实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其次“治未病”理念可以在当今愈演愈烈的医患关系中果断地捍卫医生的尊严,减轻医生身上背负的压力。将《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发扬光大,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38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