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变中国·系列访谈】俞敏洪:高考是奋斗的灯塔

2018-12-01 07:43:38  阅读 145 次 评论 0 条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同在1978年,春天,1977级学生入学;秋季,1978级学生入学。恢复高考,深刻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40年来,我国已有2.28亿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目前,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5.7%,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考已然成为青春的共同怀想、民族的共同记忆、国家的共同印记。

  本报开辟“高考改变中国”专栏,本报记者将走近40年来参加高考、改革高考、服务高考的代表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访谈他们的感受,报道高考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在中国,有一所没有挂牌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领头人,被许许多多中国海外留学生称为“校长”。这个人为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交流搭起了一座宽阔的桥梁。他,就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2018年11月16日是新东方成立25周年的日子。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25年不算长,却和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高度重合。而俞敏洪个人的发展,就始于改革开放的第一年——1978年。那是他第一年参加高考,他的命运因三次高考而改变,他也从乡村田野走向世界舞台。

  俞老师,您好!11月16日是新东方成立25周年的特殊日子,首先表示祝贺。新东方25年的发展,也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40年来您的人生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折,对此您一定感触颇深。

  是的,新东方25年的发展,和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高度重合。我个人的发展,也始于改革开放的第一年——1978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三年后,我考上了北京大学。从此,在北大当了5年学生,6年老师。在北大的11年,刚好国家鼓励思想解放,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我对思想解放深有感触,因为每一次解放都伴随大量的书籍出版。那时候的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也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思想意识。但我在北大,离社会现实很远,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事情,只是远观和评点。

  1991年,无奈之下,我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2年南巡讲话,给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带来光明和信心。于是,我下决心成立自己的培训学校。1993年11月16日,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从此掀开了我从来没有预先设计过的人生篇章。

  人生和事业,原则上都应该预先设计和认真规划,但生命发展的拐点,往往不在我们的预料和设计之中。新东方的出现和成长,以及后来的发展走向,从来就没有在我的设计之中。人就像在洪流中的一滴水,你只能选择跟着洪流一起流动。大部分时候,你都不可能选择加入哪股洪流。

  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有了千年没有的自由和繁荣,让更多的人得到了展现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机会,获得了事业和成就,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个时代。当然,人也不完全是被动的。我们小时候就听说过一句话,人挪活树动死。我们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所以我非常庆幸没有一直在北大的象牙塔里待下去,走出校门闯荡世界,终于和朋友们一起,努力让新东方成为了远不止我一个人的事业。

  高考改变了您的命运,40年来您也是高考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参与者、服务者,您认为高考意味着什么?

  像我这样考了三年的人,也许该对高考非常仇恨,但实际上我非常热爱高考,因为我知道当年的高考是我走出农村、走向世界的唯一路径。这条路径很窄,像过独木桥一样,因为每年几百万人考试只有十几万人能够被大学录取。但我知道,一旦我被大学录取,我就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从此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我1978年开始参加高考,现在40年过去了。可以说高考为中国人走进知识殿堂,走向新世界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这里面包括了城市孩子的机会和农村孩子的机会。如果没有高考的话,到目前为止,几百万从农村走出来走向城市的孩子,包括像我这样的人完全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对高考持肯定的态度。

  三次高考的经历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烙印?三次高考中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三次高考的经历是我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也是鼓励我继续向前的动力。从参加高考到创办新东方,直至今日,我觉得自己做的最好一点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我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走下去。因为我知道,放弃之后也未必会一帆风顺。

  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在1978年,高考的失利并没有给我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毕竟考上的人很少,家里人也没有给什么压力。第二次高考,一边当老师,一边自己复习,我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1979年高考我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分,比上一年的分数提高了很多。但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分,我再度落榜。

  我参加第三次高考的机会来自当时县里举办的一个辅导班,这是江阴县教育局举办的专门针对外语的辅导班。在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想法,但我妈却很坚持,一定让我去报名参加这个辅导班。

  在辅导班,每天早上,我带头起来晨读,和大家一起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晚上10点半熄灯以后,大家全部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这个班是1979年10月中旬开课的,到1980年春节的时候,我的成绩还在倒数第10位。当年的寒假就放了一个礼拜,我一天没落,整天背课文。结果,四五十篇课文被我背得滚瓜烂熟。不知不觉我超过了很多同学,在1980年3月份第二学期的时候,我的成绩就变成了全班第一。我的目标也从最初的常熟师专变成了北京大学。

  我的高考总复习,现在想想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每天晚上点着煤油灯学习,连电灯都没有;早上五点起来背课文,没有累的感觉,也不管别人学得怎么样,就是自己拼命学。别人付出30分钟,我就付出1小时,别人背诵几个句子,我背诵300个句子,不气馁不放弃。

  1980年第三次高考,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我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我们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我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把自己给毁了。他认为我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做好。但是,我是一个典型的直觉型思维的人,如果做完题一检查,可能就改错了。最终我英语考了93分。后来在地里干活时,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您之前说过,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在为自己争取资源而拼搏,“拼搏”和“资源”分别指什么?

  我想表达的“拼搏”并不是为高考分数的拼搏,也不是为高考每一门课程的拼搏。而是为高考分数累加起来而能进入什么样大学的拼搏。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就意味着这所大学背后所有的资源,都在未来能供你所用。

  试想一下,如果你进入北大,和进入一个地方大学或是地方师范类大学的人相比,那后者只能利用当地的资源。我曾经去过某个城市,发现当地的干部们大部分是当地某个大学毕业,但是在这个城市之外,我想要找到这个大学有影响力的人物,就几乎是寥寥无几。但当进入到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就意味着学校后面的资源是可以供你所用的。所以实际上高考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分数作出努力,为自己进入名牌大学作出努力,更重要的是为这个大学背后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为你在未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提供更多的帮助。

  这绝对不是世俗,因为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纯粹个人成功的事情,成功一定是个人、社会、资源累加而成的成功。因此,高考不仅仅是为了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更是为了当你觉得有能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多资源的时候,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人说高考是一项考试、一项制度,是一种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内涵。您怎么看高考的精神内涵?

  从恢复高考至今,高考依然是面对所有孩子们最公平也最透明的一项考试。尽管高考存在很多弊病,但我觉得高考也蕴含了一种精神存在,而这种精神存在和精神力量,恰恰是我们参加高考的人,或者是理解高考的人所应该拥有,并能从中间汲取营养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高考是进入中国优秀大学的唯一途径,毫无疑问是现在初高中生心中的一座灯塔。因为有了这样一座灯塔,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前行。即使没有办法到达灯塔的顶部,我们也必须要离灯塔更近一步。所以,心中有灯塔的人,内心是有方向的、明亮的、透明的。每一个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高考中应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要朝什么方向而奋斗。能不能最终到达灯塔的顶部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所关注的是内心有这么一盏灯,只有奔向这盏灯才有生命下一段的旅程。

  通过高考,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是一个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人;我是一个全力以赴去努力、去争取自己最优秀状态的人;我是一个通过不愿意放弃和争取优秀,让自己达到下一个台阶、下一个境界的人。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本身,更多是表明了奋斗背后的不屈不挠、不离不弃,表明了奋斗背后要证明自己的未来、开拓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这条广阔的道路通向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40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