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发生不幸时,我们常常会关上心门;世界不仅没能慰藉我们,反倒使我们更加消沉。我们假装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以此试图忘却伤痛,可就算隐藏得再好,最终也还是骗不了自己。既然如此,何不尝试打开心门,拥抱生活中的各种可能,让世界感化我们呢?
当恐惧与焦虑来袭时,我们应该退后一步,重新反思自己的言行。下面六个方法有助于你更完满透彻地敞开心扉。
当生活中出现痛苦的事情时,别再逃跑或隐藏痛苦,试着拥抱它吧;当悲伤来袭时,试着深呼吸,然后直面它。如果我们一味逃避生活中的悲伤,悲伤只会变得更强烈更真实——悲伤原本只是稍纵即逝的情绪,我们却固执地耿耿于怀。
深呼吸能减缓我们的感受。屏住呼吸,生活停滞;呼出呼吸,更多新奇与经历又将拉开序幕。
我们都经历过焦灼的煎熬感,也都感受过恐惧造成的生理反应:脖子僵硬、胃酸翻腾。其实,我们有能力面对这些痛苦的感受,从中领悟到出路。
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逃避——以为否认不安情绪的存在就能万事大吉,可这也恰好妨碍了我们经历最需要的生活体验。下次感到不安时,不管有多害怕,也请试着勇敢面对吧。
我们常对未来犹疑不定,反复考虑利弊直到身心俱疲。与其一味顾虑重重,不如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决策之事。
其实很多决定或行动都是我们一念之间的结果:要是追问原因的话,恐怕我们自己也道不清说不明,只是感到直觉如此罢了。而这种直觉恰好是我们探索结果的潜在自我。
开始前先做几次深呼吸,问自己:“内心认为该做什么样的决定呢?觉得采取哪个方案最恰当?”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养成期望的性格,比如快乐、同情、爱心以及激情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会陷入消极压抑的品性。这时,你就要问问自己:
别害怕最终得出的结果,也别逃避,相反,你应该面对并尽量接受现实。如果你能确切了解自己的阴暗面,也就更容易去改正。
大部分人身边总不缺陪伴:朋友、同事、同伴、亲人、爱侣,还有陌生人。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独处呢?
独处使人免受他人干扰,能让我们真正敞开心怀去探究所喜所恶,让自己跟着思绪游走——一定要保持专心,用心体会独处的曼妙。
一开始可能会感到痛苦甚至惶恐,可一旦敞开心胸面对这些感受,你便能达到更高一层境界,收获别样的经验,也更理解自己的生活。
这和前一个建议貌似有点矛盾,但其实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独处之后,你对自己获得了全新了解。
然后,你应该把它分享出来——当然,这不是要你直接把它告知与人,而是要求你通过与人交往进行分享。
当你与人交往时,请试着用心去了解他们,就好比你用心了解自己一样。感同身受地欣赏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的优点,看看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
请记住:以上建议并不要求你一气呵成,你可以每天尝试一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建议,看看自己能从中收获什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