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 ,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人生苦短,能享受的时间更短,所以不要庸人自扰, 享受当下唯恐来不及,日头落了,何不手持蜡烛开派对。想不开的人才斤斤计较,结果被后世的人嗤笑。更不要瞎想着成仙,王子乔那样的神仙就是一传说,千万不要去痴迷。所谓王子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在嵩山隐居三十多年,后来据说乘坐白鹤飞去。这种人生态度,并不能用消极来概括,倒是反映了公元前后的中国人重现实的态度,尤其是从唯物的
中国传统的诗词总是让我们惊艳、膜拜,或深深感怀,或久久回味,“黄河之水天上来”,“卷起千堆雪”,可谓豪情万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谓美丽奢华;“杨柳岸,晓风残月”,“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可谓缠绵悱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可谓陈郁苍凉……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殿堂里,还有一类诗,它的语句并不那么惊人,平平淡淡的用字,毫不出奇的修辞,却让千百年来的粉丝每每阅读,都止不住动容,久久不能释怀,而且一直和《诗经》、《离骚》一样,耸立在文学殿堂的最高端。
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注重现实的,孔子云,“不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道家的《道德经》和《庄子》也不涉及神神鬼鬼,现实好,一切皆好,对于死后的归宿,是不怎么关注的。哪怕是关于情怀和远方,也不那么缥缈虚远,而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要的是干货,不是浮云。而《古诗十九首》就体现了这样的传统倾向。
例如《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 ,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人生苦短,能享受的时间更短,所以不要庸人自扰, 享受当下唯恐来不及,日头落了,何不手持蜡烛开派对。想不开的人才斤斤计较,结果被后世的人嗤笑。更不要瞎想着成仙,王子乔那样的神仙就是一传说,千万不要去痴迷。所谓王子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在嵩山隐居三十多年,后来据说乘坐白鹤飞去。这种人生态度,并不能用消极来概括,倒是反映了公元前后的中国人重现实的态度,尤其是从唯物的角度放弃了成仙的幻想,说明当时的人们大部分都是清醒的。当然,这种清醒当中,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再如《驱车上东门》,首先就用死亡反衬了活着的可贵,“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人死万事空,躺在黄泉之下,永远都不会醒来。人能不死吗?别做梦了,生命就如朝露那么短暂,“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有没有办法让生命永驻呢?对于这一点,当时的人们已经放弃幻想,“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幻想通过服用丹药求得长生不死,结果适得其反,被丹药送了性命。冷酷的现实,倒是催生了人们的科学态度。汉武帝曾一度追求神仙不老之术,被忽悠了一年又一年之后,也醒悟了,说:长生不死成仙的事,咱就不想了,吃好一点,学习保健,能让身体健康就知足了。
因此,这首诗里,未尝没有包含汉武帝的惨痛教训在里面。还好,汉武帝醒悟得早,悬崖勒马,注重保健,最终活到了71岁,是汉朝最长寿的皇帝。因此,《驱车东门行》在结尾这样感叹:“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不如且尽杯中酒,多买两件时髦衣服,把自己打扮漂亮一点。
还有《去者日以疏》中说,“去者日已疏,生者日已亲”,已逝世的和现实当中的人越来越远,只有眼前的人才越来越亲近。
中国人是热爱生命的,对生活的要求是活泼而又实实在在的,这两首诗看似飘荡着若有若无的忧伤,其实是对迷信和愚昧的一种反弹和抛弃,是唯恐生命被浪费的一种恐惧,越是鄙夷虚无缥缈的东西,就越是要过好当下,对得起现实。忧伤未必是负能量,反而说明有期待、有追求。
热爱生命,扎根现实,所以才乐观、豁达,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也决定了我们的艺术眼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生并不是残酷的,但也不完美,说准确一点,就是有缺憾。所谓缺憾,就是有所求,却又得不到,理想不能实现、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人生,注定有缺憾,而缺憾升华后,就是艺术。
古典诗歌,莫不如此,《诗经》有情非得已、身不由己的悲伤;《离骚》有大志不能酬、上下求索的悲壮;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作《秋风辞》也充满沉郁的情调:“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在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时节,汉武帝心中也不知想起了哪位佳人,其实所谓佳人,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眼前水上游船的欢乐派对又激起他对年月已逝的感伤。汉武帝纵横捭阖、雄霸一时,然而,他也有多愁善感、悲从中来的一面,感谢文学和文艺,展现了人性的方方面面。
性情是多方面的,志得意满是一面,悲凉感伤是一面,积极进取固然不假,一时颓废也是真的,展现志得意满和积极进取是真实的,展现悲凉感伤和一时颓废也是真实的,只有多元化的人性才是接地气的人性。而《古诗十九首》就是这样的接地气。
诗歌里有着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向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看到美丽的花草,就想摘一束寄给心上人,或者像藤缠在树木上一样和郎君永久厮守,然而在美好向往的后面,是现实的无奈,于是感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有着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惆怅,具体的理想虽没有明言,然而其失落的情怀倒是可以明确感知。可能是一次老同学聚会吧,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距激发了其不平之心,“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欢乐的宴会也会触发心事,后悔自己“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早年没有占据要津抓住机会,导致今日不如意,感慨“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也有一些莫名的惋惜。比如,西北高楼上鸣琴一曲,就触发了路人的惆怅,“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未必是弹者有意悲伤,而是听者被触动了,于是感怀没有知音,“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在某个阶段可能有知音难觅之恨,而音乐正好契合了这种心态,于是发而为诗。
更多的是对人间真情的珍惜,对于感情的执着化为天上的星宿,“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还有对良好声誉的追求,“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人生很短,很快就“物化”,但美好的名声是孜孜以求的。当然,相思令人老,还得注重保养,“努力加餐饭”,多实在啊,要多吃饭多补充营养。
古人对理想、真情乃至健康的追求,追求路上的挫折和感伤,都一一真实呈现在字里行间,《古诗十九首》没有描述高山大川,也没有抒发济苍生的宏大理想,却一词一句都关联着普通人的生死别离,它大气,就是因为它接地气。
李煜是后唐国主,亡国之君,然而他的词却能引起贩夫走卒的感叹,“一江春水向东流”感伤的是江南故国的灭亡,而战争期间颠沛流离的庶民也会为之落泪。
《古诗十九首》也是这样,它或许是东汉某些无名文人对于生活的感喟,却具备普遍性,适用于更广大的人群,清末的陈祚明评论:“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这个“同有之情”,说得好,只要把一己之情真实地抒发出来,就等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