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众研讨《北京青年》:体现北京精神传递青年励志正能量

2018-12-03 08:14:47  阅读 116 次 评论 0 条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黄庭满)一部直面年轻人成长中的困惑、渴望、寻找、选择、勇敢话题的励志剧《北京青年》首轮播出以收视口碑双赢落幕:该剧四大卫视播出平台瓜分了全国同时段排行的前四名,网络播出达7亿3千万余次。3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的“有一种精神叫北京精神”《北京青年》研讨会在京召开,专家、媒体、观众代表对该剧思想性和艺术性予以高度评价。、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出席研讨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亚平认为,《北京青年》表现的隐含内容很多,涵盖了人生问题、失业问题、爱情问题、女性问题,还有关于现代女性的困惑,以及金钱观、人性、人的能力等,但最重要的是表现了青春的各种可能,青春能不能重新启动、重新出发,反映了青年青春本来就具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另外,社会发展离不开青年人的参与,青年人又是新的、独一无二的,电视剧《北京青年》让青年的要求、声音被听到、被表现、被呈现,对这个社会的成熟、健康发展来讲尤其重要,意义重大。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对《北京青年》予以高度肯定,认为它是电视剧创作中能够自觉契合时代脉搏,探讨时代精神价值坐标的成功力作。用重走青春,四个堂兄弟,几对爱情关系,几地路线的变化,对当下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利益观、复杂的选择权利面前,如何正确地判断我们应该坚守的人生观、世界观。

  王丹彦认为该剧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度,是从三个方面给予了观众启迪:第一是启迪青年,对青春的选择,青春的理解,如何发现自我,如何理解成长地如何看待社会给予了多方面的形象的解读;第二启迪了已经走过青春的父辈们如何看待我们的下一代,如何理解我们下一代的青春的选择,如何用有意的正能量的信息,引领、理解、帮助青年;第三,启迪我们现在担当教育责任的教师们、媒体工作者,启迪艺术创作者如何用能够打通和青年的思想、心灵形成脑电波共振的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语言形式,形成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我们民族腾飞中需要注入的新的时代精神能量的认同。

  王丹彦特别强调,这部戏用北京青年诠释北京青神,体现了我们首善之区的艺术家,在领导、支持、鼓励和帮助下,如何回应时代的命题,如何使我们北京精神里面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不是用口号式的形式,而是能够滋润心灵,能够形成和青年人脑电波共振的形式来进行解读,进行弘扬。希望《北京青年》的成功能够启迪更多电视艺术家们有这样的探讨勇气和信念。“我觉得,在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北京青年》的主角们一路走过,在一路走过中,爱国都不是一个虚的口号,他们一路在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规划蓝图里体现着一种深深的对祖国的爱,对亲人、对家人的责任,以及对要创新生活、探讨生命价值的勇气,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成熟、成长和厚德载物这种胸怀,我觉得这部剧可以说对北京精神做了生动形象的诠释。”

  《北京青年》导演赵宝刚详细解读了贯穿全剧的“青春”概念。他认为,青春不是一个年龄概念,青春是一种状态,青春不能停止在那儿。“我讲的青春概念是指所有人,包括家长。”赵宝刚坦言,特别想通过这部剧告诉家长们,“当你们青春激情过后,把自己的激情收起来,用人生经验禁锢孩子,使孩子不具有激情,为什么呢?经验固然重要,但是经验往往是害人的,当我明白这些道理以后,首先在我的人生过程当中,我只记住了一句话就是如何改变自己。不要想着改变世界,想着改变自己,如果你把自己改变好了,世界有可能有你一席之地。”

  观众代表吕国庆认为,该剧贴近生活,给当下青年人以启迪,对青年的认知,青春的选择,青春的理解,如何发现自我,如何理解成长,如何看待社会给予了多方面的形象的解读,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更好地理解当下青年提供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与会代表认为,《北京青年》的成功说明,真正的好剧不会被观众埋没,口碑和收视率完全可以双赢,传统的电视观众和年轻的新媒体观众并不矛盾,创作者应该坚定信心,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艺术追求。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42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