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吴军辉 摄影 任永华)电话绳为何总爱纠结?植物卷须为何正反方向的螺旋总是相抵?DNA的双螺旋结构如何打开?看似不规则的太阳喷发又遵循着何种力学规律?在数学家姜伯驹眼里这些自然科学问题都与一个简单的几何公式紧密联系。4月19日,应我校数学科学学院邀请,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先生做客南开名人讲座讲述“一个几何公式的故事”。
采访前,记者对于讲座的精深程度做了充分的估计,并做好了“听不懂”的思想准备。但事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姜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高中生也能听得懂。”数学科学学院学生范飞飞说。
不同于一般学术讲座的开场白,姜伯驹用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出了讲座的主题。他拿出一根跳绳并邀请侯自新教授拉住绳子的一端,然后对绳子的另一端加以扭转,大家看到在绳子紧绷的情况下保持直线,而在放松一端的情况下,绳子开始打结、弯曲。这个简单的生活现象竟蕴含着一个拓扑学原理Lk=Tw+Wr
“这个公式数学系课程里讲不到,却出现在生物化学的教科书里。因为,它导致了拓扑异构酶的发现,破解了DNA双螺旋模型引发的一个几何学难题。”姜伯驹解释道。
随后,姜伯驹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这个拓扑学公式的发现历程,并引导学生用拓扑守恒定律思考达尔文关于攀援植物卷须正反螺旋数相互抵消现象的疑问。同时,他还将太阳喷发现象引入讲座,并用这个简单的公式巧妙地进行了阐释。一个个横跨生物学、化学、地学等多领域的有趣实例,展示着数学在其他学科中发挥的作用,吸引着在场师生认真聆听,仔细思考。
讲座中姜伯驹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南开师生分享了对数学之美、学科交叉之妙的深刻体会。“数学系不应只培养数学家”是他一直坚持的观点。
作为数学研究者,姜伯驹更强调数学在其他学科及技术领域的应用。他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存在脱节,一方面是数学系培养的目标比较窄,另一方面是科技界对数学的了解不够。而国外的工程界、科学界人士对数学了解的非常多,数学也能够真正帮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建设。
“数学是科学的通用语言,不同的科学领域借助数学而相互沟通。数学的威力不但体现在各门科学之内,而且体现在各门科学之间。”姜伯驹说:“数学会不断给人类带来惊喜!”
讲座最后,姜伯驹勉励南开学子:“天地广阔,有眼光的年轻人要勇于开拓。数学懂得比较多的年轻人,要发挥你们在数学修养方面的优势,投身到各行各业去建功立业。”
姜伯驹,浙江平阳县人,生于天津,我国著名数学家,主要从事拓扑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的研究,其父是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姜立夫先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留校任教。历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中国教育部理科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姜伯驹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上世纪60年代,他在不动点理论中Nielsen数的计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所创的方法在国外被称为“姜子群”、“姜空间”。1983年出版专著《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