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诺贝尔奖可以但你至少要等30年(励志好文!)

2018-12-07 03:59:24  阅读 98 次 评论 0 条

  近期,关于我国药学家屠呦呦成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消息受到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众所周知,诺贝尔医学奖是为世界上在生理或医学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所颁发的奖项,是无数学者们一生努力的方向。

  北京时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此时,她已年逾85岁高龄。从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以来到今年获得诺贝尔奖,中间足足等待了39年。

  诺贝尔奖虽然堪称科学界最高殊荣,但等待的时间之长也让人咋舌,由于验证突破性科学理论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后数十甚至几十年,才获诺奖认可,部分人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便已去世。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自1901年首次颁奖到2015年以来,已有874人次和26个组织获奖,其中在不分类别的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平均年龄是59岁,峰值在60至64岁之间,从45岁到75岁为较集中分布区间,年龄跨度达到30年。

  芬兰物理学家Santo Fortunato曾撰写了一篇名为《越来越多的时间滞后威胁诺贝尔奖(Prizes: Growing time lag threatens Nobels)》的文章,指出等待获奖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文章称,数据显示,在1940年以前,只有11%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5%的诺贝尔化学奖、24%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研究发现需要等上超过20年才颁发给发现者。但到了1985年,以上三个数字分别变成60%、52%和45%,若按此推算,到本世纪末,科学类诺贝尔奖的平均等待时间将很可能超出人均寿命。

  约翰纳什,《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1950年提出纳什均衡论,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历经44年。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1966年提出光纤通信理论,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奖,历经43年。

  里奥尼德·赫维克兹,俄罗斯裔美国经济学家,1947年开创经济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历经40年。

  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意大利著名神经生物学家,1952年证实了促使神经纤维增长的因素,1986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历经34年。

  罗纳德·哈里·科斯,产权理论创始人,从1960年发表论文到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历经31年。

  对于这种情况,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理丁(Sven Lidin)是这样说的,“诺贝尔奖应该要颁发给开启新科学领域第一道门的学者,而验证的时间通常需要20年。每年都有许多惊人的科学发现出炉,但事后通常证明并不是那么令人惊艳。”一般来说,科学发现的证实都需要很长时间,一项新发现或理论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经历着‘艰难’的过程。有的科学家可能年轻时就提出一项新发现,但可能几十年后才能获奖。

  面对这些两鬓斑白、满脸皱纹的老人,你还能说自己一直在坚持吗!回望他们所走过的成功之路,你难道不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充满感慨!欲速则不达,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成功需要等待,像中乐透一样得到你所期望的一切总是不可能的,成功,必须有你之前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取得,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你有颗持之以恒的等待的心。

  等待到底有多大价值?在职场上有这么一种说法:工作一小时想马上有回报的人适合做小时工;如果能耐心按月得回报,适合做蓝领;耐心按年领取回报的是白领;能耐心等待3-5年的是投资家,可以耐心等待10-20年的是企业家;能等待50-100年的是教育家;能等候300年的回报就是伟人;能耐心等待3000年才见到效果的才能当上孔圣人。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46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