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工地夫妻”携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者“鼓与呼”

2018-12-10 10:09:05  阅读 110 次 评论 0 条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建筑工地里应该多是“理工男”当家。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的办公区内,偏偏有一对儿用电脑、相机、纸笔来办公的80后“文科生”夫妇,他们用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张张报纸、一本本宣传册来记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点点滴滴,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副中心建设者的风采和感人故事。

  他们就是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的张志兴和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的张利歌。“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恰巧的是,张志兴的“中建蓝”工服和张利歌的“城建绿”工服与之“不谋合而”。

  图为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的张志兴和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的张利歌。受访者供图。

  今年37岁的张志兴现为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部的宣传部长。还记得2016年10月2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办组织了首次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张志兴以媒体人的身份前来施工建设现场采访报道,亲眼目睹了在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广泛应用的世界先进技术,诸如BIM技术、“互联网+”技术、二维码技术

  在施工现场采访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施工现场的火热场景,车来车往,机器轰鸣,数万名建设者们正在紧张而忙碌地施工作业。经过一天时间的紧张采访拍摄,张志兴当天晚上便用写就了一篇新闻大稿《[深读新北京]一大波世界先进技术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稿件刊发后,得到了工程办协调联络部领导和中建一局副中心项目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次采访,算是张志兴首次邂逅副中心,也正是因为这次采访,张志兴与副中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深知,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工程,副中心不是几栋楼,而是一座城,一座未来之城,一座发展之城,一座和谐之城,一座千年之城,能来采访报道,记录下建设的工程,十分荣幸!”

  通过采访副中心,进而被副中心所深深吸引。一个月后,张志兴便投身到副中心建设的大军中,来到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项目部担任宣传部长的那一刻起,他便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个学新闻干记者出身的人,一个文科生来到建筑工地,整天与理工男,与钢筋水泥打交道,难免有些“水土不服”,工程、技术、商务、质量、物资、BIM、安全、资料等专业术语和知识对于他来说,可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个不懂建筑工程的人来干品牌宣传工作,着实困难重重!”张志兴说,但是,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唐僧取经还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呢!张志兴来到项目部后,首先就是组建宣传队伍,搭建宣传体系。

  经过与项目部领导的沟通后,决定成立项目部宣传部,每个业务部门出人担任兼职宣传员,由张志兴统一领导,此举是为了便于了解各部门的动态。其次便配备了相机设备,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宣传团队和硬件设备后,宣传体系正式建立。但是,问题又来了。干工程的各业务部门的兼职宣传员普遍不懂新闻,不懂宣传。张志兴便结合自己从业十年的经历,在日常工作中,给各部门宣传员开展培训,因为一个选题,一篇稿子,一次活动,手把手地传授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技能。

  张志兴在党支部各位领导的引领下,带领B1B2、C1、C7三个项目部的宣传员协同作战,副中心的精彩故事在施工现场,在机器的飞转中,在大脑的创意中,在广大建设者的生动实践中。张志兴携宣传团队经常走到施工现场去体验调查、挖掘素材,与人物、实景面对面,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真实记录,用真实具体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用鲜活的语言来讲好副中心建设者的故事。

  大家齐心协力,精心策划每一个新闻事件,通过微信、报纸、网站等多媒体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强有力地传播了中建一局品牌形象,向行业内外乃至国内外展示城市副中心建设者风采,为项目部发展大客户、开拓大市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据张志兴介绍,项目部作为中建系统最基层的组织,自身便搭建了线上与线下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两翼齐飞融媒体矩阵。

  截至目前,项目部自办报纸(月刊)出版发行19期,每期报纸的编辑出版过程,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要把一个月的事情,分门别类,按照事件大小,分别设置到不同的版面和版位,每个版面都要精心策划和排版,目的就是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每期报纸都追求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逐步形成“大格局”+“大视野”+“大创意”的态势。

  报纸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品位象征,赢得了中建系统各级领导、副中心工程办领导及各界读者的高度评价。 前几天,张志兴一连忙碌7天,精心制作了一本宣传册《红色基因 蓝色力量 绿色发展 金色梦想》,全方位展示项目部的形象和建设者的风采!

  项目部共承办诸如北京榜样落地活动在内的北京市级大型活动几十次,迎接各类观摩二百多次。全方位多角度强有力地传播了中建一局品牌形象,向行业内外乃至国内外展示城市副中心建设者风采,为集团公司发展大客户、开拓大市场提供了展示平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3月25日,从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传来喜讯,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项目荣获全国建筑业文化建设示范项目部称号,是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推荐并获评的唯一一个项目部。

  张志兴的妻子张利歌今年35岁,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之前,张利歌一直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因为爱人是副中心的建设者,我从他身上切实感受到副中心建设者的责任和担当,对副中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利歌笑着说。

  “如果我也能参与其中该有多好啊!”。2017年年初,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她真的成为了一名副中心建设者,成为了北京城建集团城市副中心A1项目的一员,为副中心建设贡献一己之力。

  自从2017年年初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之后,便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宣传职责,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顺利、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着一名副中心记录者的光荣使命。

  褪去记者的光环,穿上城建绿工服,带上红色的安全帽,走在副中心的建设工地,她的内心涌起一股异样的激情,如熊熊燃烧的大火让人澎湃激昂。

  副中心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这不仅仅体现在施工生产上,也深深的体现在了文字材料上。数不尽的汇报材料、演讲稿、消息稿、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报告和总结等,如雪花一样,一片、一片、又一片,纷至沓来。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报告书。”由于有写不完的材料,张利歌几乎天天都是高负荷运转。经常是早上在电脑前面一坐就是一整天,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就一直是在不断的码字中。每当下午的时候,她的肩膀就开始疼痛,颈椎病无情的折磨着她,但是她还要强忍疼痛继续工作。

  记得有一天,张利歌完成了三篇稿件的采写和一个ppt的制作。上午写了一份纪检工作汇报,中午利用午休时间采访了一个财务人员,下午三点人物稿件出炉后就又继续赶紧写一个党建工作汇报材料,晚上根据党建材料又制作了一个ppt。

  当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这一天,她至今记忆犹新。工作虽然很忙,很累,但是她还是坚守工作岗位,因为她真的非常热爱身上这抹城建绿,更加热爱副中心这片神奇的土地。

  数千名建设者在施工前线昼夜奋战时,张利歌默默无闻的做着幕后英雄,把他们的奋勇拼搏转化为一篇篇详实的文字、一帧帧鲜活的视频、一幅幅生动的照片。

  记录下副中心建设者们的美好时刻,将点滴的瞬间凝结成永恒,是张利歌工作的最大快乐,也带给她最大的满足。

  一年来,张利歌共撰写稿件400余篇,其中多篇稿件被《副中心建设报》、《首都建设报》等媒体采用。《副中心牵手新机场演绎唯美爱情故事》这篇稿件还荣获北京市国资委“2017年度优秀稿件”、北京城建集团2017年度“优秀稿件”和“优秀新闻标题”奖。由于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本人荣获北京城建集团建筑部“2017年度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50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