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榆中大山里的感人故事 中连川小学足球少年将“踢”上大银幕

2018-12-16 12:04:37  阅读 96 次 评论 0 条

  中连川小学,一个地处我市榆中县偏远山区海拔2300多米的农村小学,这所大山深处学校的一群“山里娃”却因为足球走出了山区,走出了甘肃,走出了国门。近日,兰州本土青少年足球励志电影研讨会在该校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将把这一非常具有青少年励志精神的故事搬上大银幕,旨在以这个发生在贫困地区的真实感人故事,为更多的人带去追求幸福、坚持梦想、改变人生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连川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84名,其中寄宿学生68名。2011年9月建校以来,学校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并将学校40分钟大课间兴趣小组活动落到实处。为打造山区寄宿制学校特色,丰富课外活动,让山区孩子“身体素质好、吃苦精神好、意志品质好”的“三好”精神得到发扬和传承,学校提出“增强体质,以球育人,特色发展”的理念。时任学校副校长的马安武积极整合学校足球资源,开始了对全校学生进行足球基本技术指导和足球兴趣的培养。

  在没有专业教练、没有标准足球场的情况下,穿着布鞋踢球的孩子们经过一年的“训练”,男女生都能踢几脚足球,全校5个年级140人共有13支球队,学校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足球小学。在此基础上,学校选拔成立了中连川小学足球队,经过3年时间的磨练和积累,于2015年8月正式命名为“榆中县中连川小学春苗足球队”,球队人数达到了50人,其中女队员有20名。

  如今,中连川小学在2011年制定的“一年平稳过渡,两年快速发展,三年初见成效,四年彰显特色,五年打造品牌”五年发展规划,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该校已先后有6人进入广州恒大足球学校,1人进入成都足协梯队,20人进入兰州体育传统名校,8人先后赴英国深造。学校足球队还多次参加省内外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年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中连川小学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也感动了我自己。”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汪小平表示:“甘肃的足球运动以及体育事业发展,在基层并不缺闪亮的个体‘珍珠’,却很难组合成一串璀璨的‘项链’。而且,足球就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小理念的灌输才能为足球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如今涌现出中连川小学发展足球的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通过实践证明,电影创作已经成为本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极佳途径。”他说:“此次,我们选择合作的是先后拍摄了《丢羊》《丢心》《雪葬》的制作公司。这是一个极具敬业精神的企业,他们将电影视作自己的生命一般,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做出极具生命力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拍摄,一定要让人们看到就在大山深处,这些孩子和老师因为足球而磨练了意志,同时也开阔了胸襟和眼界,这对所有人都有一种教育和激励的作用。”

  说起“春苗足球队”,不得不说“专业”教练员、中连川小学校长马安武。足球队成立以来,马校长带领孩子们每天早晨1小时“有球体能”训练,每天大课间40分钟分组比赛,每天放学后1个半小时“专项”训练,在训练时间上保证了队员们的快速进步和成长。球队的竞技水平也在快速地提升,各种足球奖杯、证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特别激动,2015年有人说过,我们中连川小学的事情拍一部电影非常棒,但根据当时的情况这基本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今天终于实现了。”马安武在座谈会上激动地说:“我是学语文的,但一开始更多的时候带音乐课,当然这也是促进教育的重要手段。后来,我就转向了足球,开始从事校园足球工作。”

  他说:“现在校园学生的现状值得人们注意,一是头抬不起来,而是脚抬不起来,三是眼睛睁不开。所以,之前我一直在考虑如何让孩子们能摆脱这一状况,然后我得到了答案,一个就是音乐,一个就是运动。我在学校‘足’文化里创建了‘家乡之足’,并首先从女孩子入手。因为,村里以前还有着‘三寸金莲足不出户’的旧观念,很多女孩子不让上学,虽然随着社会进步女孩子逐渐拥有了上学的权力,但在学业与人生发展中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但是,在这里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女孩子不仅能上学还能踢球。”马安武的语气虽然平和但却十分坚定,传递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通过踢球,她们还能从大山里走出去,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于是,我定了这样一个主题,‘家乡之足’从‘三寸金莲’到‘走向世界’。”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58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