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镇江,一位年轻妈妈李姜华在陪娃写作业的同时,自己居然顺便考出了教师资格证,引来网友一片惊叹“太励志了!”(中国经济网12月3日报道)
关于陪孩子写作业的吐槽,可以说是网上一直很有热度的话题。宁愿辛苦工作加班,也不愿陪娃在家做作业;辅导孩子作业被气出中风,激动拍桌子致骨折……类似的“辛酸史”层出不穷,甚至有人戏称,辅导作业是一道“送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位妈妈不但没有出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状况,反而一边陪孩子写作业,一边自学考证,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确实堪称励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很可能是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独辟蹊径”地想出了这个办法。
这至少折射出两个层面的信息,其一是孩子作业过多,且难度已让这位妈妈“疲于”应对;其二是这位妈妈的时间精力也足够多,方有可能在辅导作业之余还能考证。
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作业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职场竞争激烈,加班熬夜是很多人的“家常便饭”,别说陪写作业的同时考个证,就连正常辅导孩子作业都很难挤出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来说,家长往往时间更少,也更没能力辅导作业。这些孩子该怎么办?
从学校乃至教育的大的层面来说,在目前状况下,基础教育最应重视公平。而将教学任务过多地压到家庭身上,对于部分没有能力的家庭来说,这就是一种不公平。
前段时间,全国很多省份就已发布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作业,“教师不得要求家长纠正孩子作业错误,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作业……”这些文件的发布,说明多地均已意识到,一些学校和老师过多地把辅导作业的重任转移给了家长,把“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因此,从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出台规定有利于摆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理顺家校关系。
然而,从这个妈妈考证的故事,乃至频频报道的辅导作业的新闻来看,这样的规定的施行,普及得还远远不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更贯穿孩子一生。然而,据江苏的一项调查表明,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约八成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借鉴,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服务。
而更多的现实家庭教育的案例反映出的一大问题是,很多家长在看法以及行为上,都将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或者“加强版”,就如这位妈妈,为了辅导孩子作业,就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
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完善和行为养成的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教育,其标准相对模糊,每个家庭的教育模式可能千差万别。而学校教育,则是教授具体知识、学习方式、思维习惯的场所,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相对统一的量化标准。两者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有交集却并不能互相替代。
所以,做一个“好妈妈”并不等于把妈妈变成老师,家长也没必要为了辅导孩子作业都去考个教师资格证。相反的,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亲密关系的培养,这些也是老师不能替代的。
最后,总的来说,这个考证妈妈最大的意义,在于她始终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和为了目标而努力的精神,这种身体力行是对孩子是最好的示范。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也确实励志。但若因为辅导作业而逼得家长考教师资格证,暴露的无疑是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越位。学校和家庭,任何一方都不应越俎代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