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我终究是没有熟读但却读到了人生

2018-12-17 20:15:22  阅读 138 次 评论 0 条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雨。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相思的红豆, 吴山的雪。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很喜欢给孩子放这首儿歌,感觉这歌将唐诗中优美意境的画面唱了出来,犹如潺潺流水一点点的沁入人心。

  小时候就听父亲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儿时的我,所能背诵的也只有“床前明月光”这样简单的诗了,若是问我诗的意思,“低头思故乡”我还是知道是想念家乡的,只是天天都待在家里的我,对于李白为什么看着月亮就想家想得想哭,还大晚上不睡觉,无聊到看地上的霜表示很不理解。

  但是即便如此,《唐诗三百首》还是走进了我的人生,像是《登鹳雀楼》、《游子吟》、《赋得古原草送别》、《回乡偶书》这些简单的诗,即便是小孩子,多读多背几遍,我也都能记下的,对于诗的意思,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大概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很浅显的意思上。以为诗的意思是告诉我们,站得高就看得远,小孩子出门,妈妈是会担心的,草怎么都烧不完,老了回家就没有人认识你了。

  至于诗的背景,诗背后的故事和诗人的心中想要借诗所所抒发,想要借诗来承载的情感,对于小孩子的我来说,都是不用在意的。

  后来少年时,喜欢看历史书,知道了些历史的名人,于是,《唐诗三百首》里面,咏怀古迹,凭吊古迹的诗被我翻了出来,《蜀相》《八阵图》以及各种怀古的诗,我自己就那么背了下来,而且最大的乐趣在于能不看注释,就知道诗中讲述的典故是哪些。

  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去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诗的含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男孩子嘛,和战争有关的诗词,也很容易的引起我的兴趣,去了解,去记住。在读《唐诗三百首》中一首首关于历史咏怀诗的同时,不经意间,其实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树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到了青春懵懂的时候,感兴趣的诗忽然间就发生了变化。“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从前好端端的金戈铁马,不知为何就变成了流水落花。就连不少写景的诗,写愁的诗,也从《唐诗三百首》里面跳了出来。

  而且,从这个时候起,也开始对月亮关注起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现在想想,是因为开始心里有事情了,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含蓄的借着风景来表达了,《唐诗三百首》里,倒是让我找到了不少可以借鉴学习的诗词。

  而后,《唐诗三百首》里面那一幕幕送别的场景中,诗人流泪的心境,在人生旅途中和在乎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别离时,慢慢地越来越有体会。送人的时候,我会“劝君更尽一杯酒”,别人送我的时候,我会“洛阳亲友如相问”。

  而现在,历经社会的洗礼,再读《唐诗三百首》,读懂了《行路难》,明白了《将进酒》,体会《夜雨寄北》,叹息着《遣怀》,在心中勾勒出《枫桥夜泊》的场景。终于成熟了的我,在读诗的时候,也会去了解了诗词背后的故事,诗人当时的情感。现在诵诗,其实已经不再是在读诗背诗那么简单了,感觉自己更像是在读诗的意境,在体会诗的背景,想要去融入当时诗人写诗的场景之中去,借着诗人的故事和感情中,去流着自己的泪,叹息自己的无奈。

  在我看来,每个人人生的境遇,都可以从诗中找到对应的场景,世事变迁,时代发展,但人的情感永恒不变,诗,一本《唐诗三百首》,则是穿越时空的桥梁,勾连其曾经和现在,诗人和我们。人生的境遇,似乎都可以在这三百篇中找到。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60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