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常以语录、寓言等形式出现,因其简洁、易懂、充满正能量,一直受到大众的欢迎。特别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压力无处不在,对处于压力漩涡之中的人,心灵鸡汤确实是一味“心灵补药”。《小故事大道理》《羊皮卷》《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些心灵鸡汤类励志书籍长期占据畅销书榜前几位。“一句话语录”“心灵故事”“禅师体”等也都是网络上被频繁转发的帖子。心灵鸡汤的火热可见一斑。
然而,这些心灵鸡汤并没有得到90后的普遍认同。倒是一些“反心灵鸡汤”段子异军突起,引发90后网民的追捧和点赞。“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并非因为它有多努力,而是因为它本来就是白天鹅的孩子。”“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石头到哪儿都不会发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反鸡汤”段子成为年轻人讽刺无味“鸡汤”的一种方式。
年轻网友lulu认为现在很多网上转发的“心灵鸡汤”低质、空洞,离他们太远。比如,什么话都往名人身上放。比如:柏拉图说分手后不能做朋友;马云说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莫言说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白岩松、孟非等名人不止一次声明:网上的那些话没有一句是自己说的!此外,很多“心灵鸡汤”一味强调“励志”“努力”的作用,不讲逻辑,偷换概念,经不起推敲,营销痕迹严重。特别是一些“标题党”,只求博人眼球、转发扩散。这种鸡汤无异于“刷锅水”,没有丝毫营养。
心灵鸡汤的主战场,已经从畅销书,转移到了社交网络。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成为网民,喝“鸡汤”成了很多90后、00后父母的必修课。父母们对转发“鸡汤”乐此不疲,也引发了两代人如何看待心灵鸡汤的争议。
晓菲拿出手机,给笔者翻看她和母亲的聊天记录:“你看看,每天十几条,全是我妈发给我的各种鸡汤。什么做‘女人该懂得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必看的人生箴言’‘美国孩子如何生活’……一开始我还看看,后来干脆直接无视。”
晓菲说:“现在微信是我和领导、同事联系业务的工具。微信一响,我总以为是什么要紧事,赶紧打开看,可没想到全是这些无关紧要的‘鸡汤’。更无语的是,我妈还总问我看没看,还要跟我研讨里面的观点!我工作挺忙的,哪有空儿看这些东西啊,这些心灵鸡汤就是她变相的絮叨!”
晓菲妈妈有自己的想法。这些内容对她来说很有同感,且包含着人生哲理,她希望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人生经验。“现在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少,通过社交网络可以很方便地和孩子交流,不像过去,想要劝劝孩子,还得把人抓到眼前。给孩子转发些有意义的‘鸡汤’难道不对吗?”
“很多东西在读初中、上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了。现在网上转发的热门鸡汤,无异于残羹剩饭。而且很多心灵鸡汤本身缺乏营养,无法引起90后的共鸣。”晓菲说,“身边很多小伙伴都挺纳闷,为何家长会对心灵鸡汤这么感兴趣。”而晓菲妈妈觉得委屈,怎么转发鸡汤就成了信息“骚扰”,让孩子不领情?
现代社会,人们经受着来自职场、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适时地寻求心灵抚慰成为必需。然而,“心灵鸡汤”不是神药。尤其是网上流传的心灵鸡汤背负了营销、盈利、控制、说教的符号后,就更食之无味了。
90后以前就关注过很多心灵鸡汤文章,再好的东西也会“喝腻”。心灵鸡汤的作用,很大程度在于心理暗示。不可否认,迷茫、颓唐时,“鸡汤”能给你继续努力的动力。但90后的大部分焦虑来自现实问题,如加薪升职等。这方面,心灵鸡汤起不到实际作用。曾经信任,如今无用,让90后对心灵鸡汤的认可度降低。此外,90后自我理性思维能力很强。他们不认可心灵鸡汤这种单向的、说教式的内容,反感他人用鸡汤对自己“洗脑”。所以“反鸡汤”作为一种自嘲、黑色幽默,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
90后的父辈,长期以来在物质层面拼搏,孩子上了大学、找到工作,压力下降,终于有空关注自己的精神和心灵。恰逢社交媒体普及,让他们看到了大量的“鸡汤”,于是惊呼: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心灵鸡汤虽不解决现实问题,但父辈事业已经成熟,正好取长补短。
赵励君认为,两代人成长轨迹和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了这种矛盾。“如今,很多人存在一种‘拯救意识’——我发现一个好的东西,一定要分享给亲友。可是父母忽视了孩子已经成年,不再需要父母的耳提面命,许多人生哲理需要子女亲身感悟才更有益。”对于子女而言,不要把什么都理解成是父辈的控制。不妨告诉父母,真实的世界有很多尴尬、无奈和挣扎,是需要自己去实际面对的。靠心灵鸡汤,喂养不大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