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止息的诗意乡愁——读席慕蓉新书《写给幸福

2018-12-21 13:47:38  阅读 132 次 评论 0 条

  在席慕蓉新出的散文集《写给幸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中,她用心灵的感悟再现沧桑人生,让人读到她永不止息的诗意乡愁。

  这本书为席慕蓉亲自编选的散文精选。此次撷选的范围纵横整个创作生涯,亟欲综合早期、中期、现今的散文创作,刻划个人的散文观和生命风貌,记录了席慕蓉对爱情、乡愁、人生、艺术等的感悟和思考。全书共分七篇,从早期的《初为人师》《写给幸福》,到初履蒙古大地的感动,到追忆父亲生平的《异乡的河流》,再到写给蒙古族的《聆听大地》《乡关何处》;诗人虽自谦“细碎波光”,但其庄严感性的姿态,其实蕴涵颠沛淋漓的史诗,波澜壮阔,感人至深。

  席慕蓉生长在两岸流离的时代: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成长于台湾。而她的文字,不在只限于香港、欧美的求学生涯,不在困于台湾那温暖的生活。她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蒙古草原,所有的悲喜触动都是从前所难以想象的。而心境的变化内心不再漂泊,有了真正可以靠岸的小岛;眼界不再狭促,有了远眺四方的天地,这才使得她有了一份真,使得她的散文更加温顺平和。她用真诚的文字记录下种种心情,是诘问,也是反省;是记录,也是整理。读来有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诗意。

  席慕蓉的文字镌刻的是生命的悲欢记忆,是深沉而宁静的故土回望。她用蒙古话和她的同胞打招呼,那最简单、纯正的母语,让她同胞的脸上放出光来;看她写返乡路上的兴奋;看她写垂老的父亲在灯下急急翻看一本关于蒙古的书;看她写夏天在上海博物馆,一只手画那些展出的蒙古文物,另一只手不停地擦着涌出的眼泪;看她的孩子在美国听到蒙古歌曲,台湾生、台湾长的孩子,突然就听懂了那歌曲里的孤单和寂寞。在成长的过程里,席慕蓉一个人且行且惦记,以文字作为依附,自问自答,令人动容。

  席慕蓉的一大特色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她对“安定”、“幸福”、“美”的坚持或固执,令人敬佩。她写“母亲”被人嘲笑,因为逃难的时候,还带着“有花边的长窗帘”。“谁说没用呢?”席慕蓉反问。“在流浪的日子结束以后,母亲把窗帘拿出来,洗好,又挂在离家万里的窗户上。在月夜里,随风吹过时,母亲就常常一个人坐在窗前,看那被微风轻轻拂起的花边。”此刻,因为一次战争中几乎离散的恐惧,还存在于潜意识中,使席慕容不断强调着生活里看来平凡,却意义深长的温暖与安定,特别是家庭与亲人之间的安定感。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她不遗余力地歌咏青春、爱情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那漂浮在塞外风沙中的乡愁,更是时刻萦绕于她的心头。她的作品完成了从单纯思乡情感的抒发,到对原乡文化探索的蜕变。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在一个岛上已经生活得极为踏实了”,但是那份想回到原乡的思绪“已如高涨的河川,排山倒海奔涌而来,就再也无法抵抗了”。席慕蓉开始用眼睛、用心灵、用文字慢慢往回看,貌似平庸,其实却藏着很深的见识,历练成的涵养。席慕蓉以绘画开启艺术生涯,以情诗闻名于世,但其散文温柔款曲地义寓民族家国,立意要以散文发声,让全世界听到诗人对美、对自然的礼赞,弘扬蒙古族的身世。

  这本书中的散文是她一路走来的生活笔记。在隔山隔海的台湾,席慕蓉用真情抒写了她的生活历程,虽然词句并不华丽,但每一个字都是心灵的真切体验,让人倍感神清气爽!(荆墨)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65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