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梁开喜:名言警句要让你想到生活

2018-12-24 03:46:32  阅读 154 次 评论 0 条

  2018年常德市中考语文写作题脱胎于2017年全国高考Ⅱ卷,但又呈现出了不同于Ⅱ卷的一些特征。

  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材料来源于课本,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二是话题比较集中,六则材料均与学生的人格修养或者说精神成长有关;三是写作难度不大,以其中的二三句为基础辩证说理固然好,以其中的某一句为凭依深入阐发也不错。这样一种设计,充分照顾到了中考的性质和初中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既可以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原题。

  6.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数名句润泽后世。课文中的这几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二句或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600字左右。

  就材料本身来看,上面的六句话都是富于人生教益并广为传诵的警世之语或至理名言,分别取自《论语十则》《四知》《陋室铭》《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和《与妻书》等经典篇目,寄寓了不同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就作者生活的年代来看,则涵盖了春秋战国、南北朝、唐、宋、明、清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引导语中所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数名句润泽后世”这样一种文明的承续关系。

  从引导语来看,这道写作题的命制显然还特别考虑到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加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勾连,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二是加强与社会生活特别是个人经验的有机衔接,让学生尽可能做到切己体察,活学活用。

  毫无疑问,理解并把握每则材料的精神内涵,是写好这道作文题的前提条件。如果要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概括每则材料的大意,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的是“立志”,“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讲的是“慎独”,“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讲的是“安贫乐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讲的是“洁身自好”,“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讲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讲的是“家与国的关系”或者说“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毋庸讳言,少数学生在阅读上述材料时是一知半解的,甚至是有偏差的。比方说,材料2选自《四知》,而《四知》记叙的是杨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故事,有学生就简单地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当作了这则材料的中心意思,从而抽象出了“为人要清廉”的观点。还有学生将“诚信”“公正”作为了自己的立意。如果说,“清廉”与“慎独”还有一丝半缕的联系,那么,“诚信”“公正”等与材料就实在风马牛不相及了。

  很显然,不论是从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原则上讲,还是从读写结合的一般意义上讲,仅仅是把文言文的注释和翻译囫囵吞枣般地背下来是无济于事的,甚至还有可能对自己的写作造成干扰和误导,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理解的是“这一句”,而不是“这一篇”,我们需要形成的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素养和至善之境是融会贯通,是举一反三,是“六经注我”,是让历史与现在相遇。

  当然,更多的情形是未能把握材料中所隐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拘于一隅,失之偏颇。

  比方说,材料3表现的是一种清峻高洁、超然物外的思想情操,“陋”是客观环境,“馨”是主观感受,二者是相反相成的,简单地、孤立地围绕“馨”来做文章,显然未能真正理解这一主旨句的精神要义。

  又比方说,材料5表达的是不为物役、乐以忘忧的道理,一味地强调读书的意义和求仁得仁的快乐,实际上是没有真正领悟和把握到材料所蕴含的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文章的观点势必就会比较老套,思路无疑就会比较逼仄,内容也就难免会比较空洞。虽然说,这种顾此失彼的情况不能视之为离题,但其解读太过浅陋单一,其写作也会因此而缺乏必要的高度、宽度和力度。可见,对材料达成辩证的、圆融的、鸟瞰式的理解,才能保证我们的写作既切合题意,又开合自如。

  如前所述,如果就某一个方面来立意,当然也是符合要求的,但如果能着眼于两三个方面,并深入剖析和深刻论证这两三个方面的内在逻辑,文章的视野会更宏阔,认识会更透彻,情感会更饱满,内容会更丰厚,自然也就能够更加充分合理地激活并调动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比方说,将材料1和材料6联系起来,就不单是立志和立大志的问题,更是立什么样的志和为谁立志的问题。又比方说,将材料2和材料4联系起来,就必须弄明白,所谓品行高洁,决不单是自己如何面对外物的问题,也是自己如何坚守内心的问题。人格的伟大,不仅仅是在他人眼中显得伟大,它更是一种遗世独立、自足自适的傲岸的状态。

  如果说,理解并把握每则材料的精神内涵,是完成这道写作题的前提条件,那么,能否根据材料唤醒自己的生活积淀、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做到知入知出、由此及彼,则是应对这道写作题的关键。名言警句不是为记诵而存在的,更不是为考试而存在的,它是前圣先哲对世道人心的呼唤,也是他们情感的结晶和思想的花朵,是十分珍贵的精神滋养品,我们不仅要借此培育自己的心智,明白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些金玉良言和谆谆教诲来指引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境界,照亮我们的未来。

  从写作的角度讲,我们也不能只有冷静的说理和严密的论证,我们还应该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展示自己的生命姿态,只有这样,我们的写作才会是个性化的,有温度的,才会呈现出动人的风景。

  从本次中考阅卷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同学似乎很难挣脱一种思维的定势,那就是凡属材料作文,一定将议论文作为主要的文体选择。实际上,这一道写作题,如果作为叙事性文章来处理,应该说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立志”也好,“慎独”也罢,我们都是完全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的;“乐而忘忧”也好,“天下为公”也罢,我们也是完全可以演绎自己的生活故事的。所以,我们要让名言警句指向现实人生,指向春耘秋收,指向寻常巷陌,指向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应建立起更亲切、更自然、更生动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观,更多地把“我”放到文章中去,把“我的立场”和“我的记忆”放到文章中去,用“我的眼”和“我的心”去发现并翻新名言警句的当代意义,而不是用程式化和技术主义的那一套来规范我们的写作,以致于不敢越雷池一步,也不是绞尽脑汁地搜寻和堆砌所谓典型例证,专拿名人和古人说事。

  我市今年的中考作文,还有两种极端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是不当的指导对学生正常写作的扭曲与破坏,二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前者的表征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套作和宿构之作,后者的表征是少数学生无奈地把写作当成了翻译和赏析。

  在写作教学中,模仿和借鉴是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的,但这种模仿和借鉴如果变成了拿来和抄袭,就完全改变了性质,突破了底线,我们的教育自然就沦为了“反教育”。一味的死记硬背同样消解了教育的神圣使命和教学的专业价值,除了钝化学生,没有任何好处。这两种现象尽管不是大面积的,但有逐年增加、愈演愈烈之势,这是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的一个侧影,也是我们的写作教学日渐衰微的一个信号。正因为如此,让语文的属于语文,让写作的回归写作,也就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69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