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难。难在既没有书读,也没有地方读,还没有钱读。在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之前,得用手抄写在竹简或者木椟上,一片竹简、木椟写不了多少字,几部书就装满了好几辆车。“学富五车”,用今天的眼光看,其实读的书并不多。后来人们把书抄写在帛上,卷成一卷卷,帛很昂贵,只有极少数有钱人才抄得起。到了纸发明了,但还得手抄,抄一部书很费事,一般人也抄不起。有了书,还得有人教,古代学校少,穷人没钱,只有贵族官僚子弟才能上学。对于平民子弟读书的困难,明初著名学者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古人读书不易可见一斑。
古人读书苦。“寒窗苦读”“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讲的是读书艰苦,就像南宋诗人陆游作诗自许的“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挟策就枕”“寒夜读书忘却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讲的是读书刻苦,如北宋名臣范仲淹少时起即“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是读书辛苦,譬若大学问家顾炎武每外出“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更苦的要算苦思冥想,“书从疑处翻成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以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由此,古人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佳句。
古人读书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名副其实,不但要朗读,而且要抄、背、默,“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不横流倒背不放手。“韦编三绝”,讲的就是孔夫子用皮绳把竹简、木椟拴起来读,读的次数多了,连皮绳都翻断了三次。可见,孔夫子读书下的功夫有多深。明代大文豪张溥则以抄读著称,据《明史》记载,他“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曾国藩也是有名的“书痴”。在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文,朗读了多遍,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行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入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不过,曾国藩的“慢”,非其人有天资禀赋上的弱处,而是读书讲求精嚼、精思,他在家书中多次谈到读书,说“用功譬若掘井”,贵在“掘井及泉”;“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慢”看似“笨功夫”,实际上是古人把书读得熟、记得牢、钻得深。
常言“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读书不畏难”?哪个不是下“苦功夫”“笨功夫”读书而成大器的?同志经常讲:“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可不能少读啊。”他的一生可谓嗜书成癖、手不释卷,“活到老,学到老”。长征路上,他即便是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也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1952年买的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伴随了他24年,直至去世,在通读的同时,重点篇章还研读过二遍、三遍、四遍,作了5000余万字的批注。大抵聪明人在读书上总是要下“苦功夫”“笨功夫”的,很多人也借此奠定了深厚的学养基础。
同古人比起来,而今读书倒是不缺书本、不缺条件了,然似乎又少了些古人那种“不畏难”的读书兴趣、毅力,缺了那种深研慢读的静气、定力,以至少了些许“书卷气”。随着电脑、手机、网络的普及,知识的碎片化和人们对碎片知识的迷恋,使得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上班对着电脑,下班握着手机,对于一些人来说已成常态,已然与书长别久矣。即便一时兴起买点书,往往也是装点门面,难以静下心来,读几页进去。根据新出炉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低于美国7本、日本8本、韩国11本;成年人每天读书18.76分钟,上网54.87分钟,手机阅读33.82分钟,微信浏览14.11分钟。不可否认,每日浏览网站、微信公号帖子,对于掌握信息不无裨益,但难免流于零碎、肤浅,只能算是一种浅阅读。要想获得从信息到知识、到思想、到智慧、到气质的跃升,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恐怕还得进入书籍尤其是经典进行深呼吸。
不难体会,古人读书中蕴含了细嚼慢咽、学不厌精、触类旁通的大智慧。诚如有句诗说的,“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由此,想到当下的产品,总感觉少了抹“求精”“出新”的亮色。作为制造业大国,生产的产品林林总总、目不暇接。但只要看一下路上跑的汽车、手里拿的手机、家里用的电器、商场里摆的奢侈品,甚至身上穿的衣服,有多少是民族品牌?相反,奶粉查出三聚氰胺、大米检测出重金属超标、药品查出假冒伪劣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至于以次充好更是司空见惯。一些百年老店和“老字号”产品,也由于盲目扩张,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问题出在哪里?正如当下读书一样,浅尝辄止、速食不化,没人下“苦功夫”“笨功夫”。
宋儒陆九渊讲,“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从古人读书中,也不难琢磨到其中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的道理。由此,又想到发展观、政绩观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理人人都懂。但好比读书“一口吃不成胖子”,发展得有一个自博而约、积久功深的过程,也只能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离开客观规律和现实基础,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往往欲速则不达,至于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更是后患无穷。发展进入新常态,脚步是放慢些了,但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终归还是为了行稳致远。从这个角度再来看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理所当然。但我们追求的政绩应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检验和人民检验的政绩,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图虚名得实祸的豆腐渣工程,一代人收获名利、几代人来还债的政绩债。事快三分假,慢工出细活。建立过硬的政绩,就要像古人读书一样,“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远沽名钓誉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进浮躁之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致力于谋长远、打基础的工作。“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搞形式、做虚功、走捷径、耍滑头,难免落个欺人自欺、贻误事业的结局。
当然,古人的读书难也好、苦也好、慢也好,其实在古人自身却是乐在其中的,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难得的生活状态。明代大诗人于谦就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也有古人讲“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这种书香弥漫的人生岁月,怡然自得,悠闲自在,对行色匆匆的现代社会来讲,几成奢望了。时下,越是大城市,“快”就越是一种不容分说的形势,一种躲避不开的激流。在紧张的工作背景下,不少人饮食“快餐化”了,娱乐“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甚至连感情也在“8分钟聚会”“闪婚”等概念下被“快餐化”了。因之,人们越来越关注“慢生活”,并由此发展出诸如“慢运动、慢设计、慢食、慢写、慢爱、慢旅游……”等生活方式。应该说,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下,倡导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慵懒,而是回归自然、放逐身心,享受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品尝绿树繁花、云蒸霞蔚、飞瀑流泉的意趣,收受艺术、旅行、读书等精神上的补给。古人慢读书启示我们,慢是快的基础,一味求快,阅读就是囫囵吞枣,生活就会让人错失许多美好事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