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江村,位于高明荷城中心城区以西3公里,北距西安圩6公里。村原名苏家寨,以苏姓首居而得名。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何姓从三水三江迁良江再迁此。元时陆姓从广西武鸣县陆村迁此。明永乐年间(1403~1425年),苏姓迁出,又有何、陆两姓从附近的大茶墩迁入,各成一村,不久,黄姓迁入,又自成一寨,后合并取三姓祖籍卢江郡、河南郡和江夏郡,即“江、河、江”,组成村名,而江字重复,遂名“河江”。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黄姓从三水金利迁此。
河江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三人最值得一提,分别为孙中山的老师、辛亥革命先行者陆敬科,被联合国选为世界名人的著名数学家何衍璇,川汉铁路设计师陆耀庭。
陆敬科(1863~1945年)又名礼初,高明河江村人。据河江陆氏族谱记载,陆敬科年少时,在河江念书三年,但由于家境贫困,无法继续攻读。1875年,陆敬科随叔父去香港《循环日报》当学徒。陆敬科为人廉朴聪颖,勤奋好学,1876年考入皇仁书院专修英语,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留用执教19年。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香港皇仁书院求学时,陆敬科曾任孙中山老师。两人志趣相投,情谊深厚。
另有记载,按香港殖民政府规定,凡在书院任教满20年的,可享受终身老师待遇,成为英国正式公民。陆敬科热爱祖国,不甘为英国属民,于是在执教19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的教席,主动辞职,转业经营棉纱买卖,另图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主张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巨大影响,陆敬科弃商从政。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陆敬科被派任翻译官,在广州负责接待洋人,协助办理外交事务。期间,目睹满清的政治腐败、丧权辱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蚕食,国势危殆的现实,深切体会到政治改良不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毅然投身到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民主革命行列。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陆敬科任临时政府外交处长、代理外交部长、财政部第二局局长等。1925年,陆敬科任粤海总监督,成为孙中山外交事务的得力助手。1927年,陆敬科辞去官职,在广州开设商号,专营化妆品,同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陆敬科回到家乡居住,1945年逝世,遗留《东洋游记》《英文文法》等著作。
何衍璇(1901~1971年),高明河江村人。我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子’。1921年,考取官费留学生,到法国里昂大学攻读数学,获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大厦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
1946年,与熊庆来(云南大学校长)、严济慈(中国物理研究所所长)、梅贻琦(西南联大校长)4人以我国著名学者身份,被联合国选为世界名人(事迹载《美国百科丛书》)。
何衍璇终生从事高教事业,潜心学术研究,前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曾书赠:“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联幅,表示景仰。在教学中,重视扶植专才学生,我国现代不少著名科学工作者出其门下。主要著作有:《解释几何》《近代几何》《微积概要》《关于矢的理论和运动学》等。翻译的数学书籍有《富利叶变换》《重刚体绕不动点运动方程的积分法》等。
陆耀庭在河江出生,幼年时,父亲在香港做小贩生意,庶母亦在香港当小学教师。后来,陆耀庭在父亲带领下,到香港上学,并考入皇仁英文书院读书。
几年后,天津北洋大学在香港招生,他和几位知心同学王宠惠、温宗尧、马君武等均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适遇清朝政府招考留学生,最终,只有二人成功获得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科的公费资格,其中之一就是陆耀庭。
陆耀庭品质纯良,勤工俭学,在留学期间,利用学余时间替人洗衣做工,赚得钱款除了自己购买课外书籍及需要零用外,还经常寄款给父亲作家庭需用,堪称一位纯朴的苦学生。
清光绪年间,清政府为开建川汉铁路,奉旨宣召日本系留学生回国兴建。但由于日系学生计划不全,技术经验不足,最终失败。随后,慈禧太后令召美国系留学生返国,给以优厚待遇并委任陆耀庭,作为兴建川汉铁路的工程师。
兴建川汉铁路期间,陆耀庭负责勘测选线,预定川汉铁路路线公里。在陆耀庭勘测基础上,詹天佑对原线年正式开工建设。
其后,陆耀庭又负责设计并建设吉长铁路,为此得到清光绪皇帝钦赐“工科翰林”的称号。及后,陆耀庭任粤汉铁路局视察员、交通部科长、吉长铁路提调兼车务总管。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后,陆耀庭隐居澳门,民国时期由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王宠惠引荐返南京粤汉铁路局工作。后来,陆耀廷引退返回河江居住,在村中度过他生命最后的岁月。
三水工业园区举行企业家座谈会!三水区长胡学骏: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