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章分析:嬉笑怒骂 深含世事哲理

2018-12-30 18:43:43  阅读 112 次 评论 0 条

  是文章高手,他所写的新闻文章并不只有新闻价值,亦有文学价值。他把丰富的历史知识、敏锐的政治见解与妙笔俏言和谐地结合起来,便产生出一篇篇道理深刻而又令人爱读的新闻文章。这些文章,写战争,栩栩如生;写故事,则间以嬉笑怒骂,但个中都深含世事哲理。例如,1948年11月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便是一篇上乘之作,它把发生在南阳的现实战事与古战事巧妙地揉合于一体。消息一开始告明我军占领南阳后,即一转笔锋介绍起历史上的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刘秀,曾于此地发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63、264页)此段文字似乎随意插入,但却有借古喻今以点明南阳战略位置重要之妙。文章接着展望了我军夺取南阳后的大好军事形势:“以王凌云为司令官的军队企图在南阳以重兵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但王凌云最后兵败而弃走至襄阳。在我野战军一年多来的强大攻势下,使得敌人在困守各个孤立据点之后又不得不弃城逃窜。王凌云逃至的襄阳也是一个孤立据点,如不再逃,等待他的只能是做俘虏的命运。”(《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 1983年版,第 289页)这则内容丰富的新闻,一经发表便博得人们争相传诵,成为名篇。

  1949年4月22日为新华社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消息,可读性也很强。消息开首即展示了一种磅礴气势:“人民解放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接着点出各军的战态,并揭明渡江作战胜利的原因:“我军当面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另一方面是“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 1983年版,第 290页)这则简短的消息,将解放军的神勇,敌军的崩势勾画得活龙活现,极大地鼓舞了军心人心。

  新闻文章的另一特色是笔划细腻,尤其是在揭露敌人时,善将犀利的笔锋藏之于爆笑嘲讽之中。例如,在《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这则消息中,在揭露事实真相之后,继而细细描述了7月7日中宣部部长张道藩在外国记者招待会上的窘态:“合众社记者又问:听说最近陕北形势很紧张,中央派遣大军包围八路军,是否确实?张道藩态度甚窘,只得用中国话小声地说了一句:没有的事。另一美国记者问:每年七七都发宣言,何以今年七月七的《新华日报》没有看见宣言?张答:这是新闻检查所的事,待我去查查看。”(《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页)事情“已经闹得中外皆知”,但宣传机关仍“讳莫如深”。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77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