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有人说,当代中国从来都不缺企业家、政治家,但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商业思想家。而任正非正是被外界看作是少有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任正非43岁才开始创业,31年来, 他一手把华为变成了名震天下的科技王国, 却始终没有上市,开创了中国企业先河的企业治理。很多人通过华为树立的企业文化认为,任正非是一个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
“我的不自私也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 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一书中写道。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 ,家中兄妹共7人,任正非是老大。他的父母都是乡村中学老师,全家只靠父母微薄的工资生活,毫无其他来源。直到高中毕业,任正非还没有穿过一件衬衣,“有同学看到很热的天,我穿着厚厚的外衣,说让我向妈妈要一件衬衣,我不敢,因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学时,妈妈有一次送我两件衬衣,我真想哭,因为,我有了,弟妹们就会更难了。”那时候,粮食是用瓦缸装着,虽然经常闹饥荒,但任正非的父母和兄妹都不会偷吃粮食,而是实行每餐严格分饭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父母的不自私,让任正非从小耳濡目染,他说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其不自私有一点关系。
虽然每到交学费时,家里都会发愁,但任正非的父母对教育足够重视,让他在这种条件下坚持读完了大学。1963年,任正非考上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期间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以及三门外语专业。
自己求学时的艰难让任正非对寒门子弟有着特殊的感情,199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开始向学生收费,而配套的助学贷款又没跟上,华为集团向教育部捐献了2500万元寒门学子基金。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上了建筑兵。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复员转业到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 。
1987年,任正非43岁的时候,因工作不顺利,他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第一桶金。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在企业内部有绝对的权威,据华为一位原副总裁的回忆:“任正非的脾气很坏,是我见过的最为暴躁的人。我常看到一些干部被他骂得狗血喷头。” 骂到性起,还能在办公室把鞋脱下来,光着脚,边走边骂。
如今外界对任正非当初的选择有太多赞叹,他却称当时选择通信行业完全是偶然。“我们当时认为,通信产业很大,只要小小做一点,就能活下来。而我们却不知道通信产业这么规范,技术标准这么高。但是,我们已经走上这条路了。”
当时如果退回去,一分钱都没有了,还要面临着还债,所以只有硬着头皮走下来。
那时,正好碰上20世纪90年代世界电子工业在转型,从模拟电路转到数字电路。数字电路比模拟电路简单很多,全世界整个通信包括电子工业都处于落后状态。而落后也意味着有发展空间,在跟随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华为逐渐开始赚钱,慢慢成长起来。
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掷投入C&COS机的研发。第二年年末,C&COS交换机终于研发成功,其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 ,为华为占领了市场 。
1996年3月,华为开始和国外企业合作项目。这一年,华为已经是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
没有名气的华为在此时的电信行业却已经露出锋利的钢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中国的电信市场复苏。随着程控技术的推广,全国电信网络面临一次全面的更新改造,这对拥有自主程控交换技术的华为而言,是个千载难逄的机会。
在起步初期,诺基亚、爱立信等跨国公司在电信业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华为则从一些偏远的城镇电信局突破,迅速抢走了一块这些大企业还没有来得及顾及的“蛋糕”。这被外界称为“从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但任正非最近解释说,“从农村到城市只是媒体的包装宣传。最初,我们的产品达不到高标准,卖不进去发达地区。其实我们一开始就想攻进‘东京’,但是进不去,不等于我们把农村作为战略目标。如果把农村作为战略目标,即使我们把农村做好了,照样进不去‘东京’。”
而在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华为遭遇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很多中心城市的电信部门不认可华为的产品。任正非由此想到了一个跨国公司想不到的办法:他游说各地电信局,由华为与电信职工集资成立合资企业。任正非在华为一份内部文件中如此解释,“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达到巩固市场、拓展市场和占领市场之目的。利益关系代替买卖关系;以企业经营方式代替办事处直销方式;利用排他性,阻击竞争对手进入;以长远市场目标代替近期目标……”
为了组建合资公司,任正非日夜奔波于全国。他个性内向,脾气暴烈,不喜与人交流,但是与电信部门的谈判却无往不利,因为他开出的合作条件实在让人难以拒绝。“我只见给我市场的人,因为他们是我的衣食父母 。”他也很直接地说,“ 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客户选择我们的产品而不是别人的。”
华为的合资模式成功了。1997年,四川电信管理局工会出资,与华为公司组建四川华为公司。年底,华为在该省的业务合同标的从上一年的4000万元猛增到5亿元,而四川电信也分到了25%的丰厚利润。
看到四川模式的成功,一年之间,华为将此模式复制到了天津、上海、山东等9省市。1997年,华为的销售额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60%。
如果仅仅依靠商业模式,华为可能不会走得太远。跟同时代的企业家相比,任正非的超人之处在于,在从事不无争议的原始积累的同时,他也在进行一场坚决的自我改革。
1997年3月27日,华为聘用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春波等人参照当时的《香港基本法》,为华为起草了一个企业战略规划,被称为《 华为基本法》。任正非要求起草人弄清楚三个问题:华为是谁?华为从哪里来?华为要到哪里去?日后,它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制定的第一部企业管理大纲。
在《华为基本法》的第一条中,任正非明确提出:“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最近任正非又解释了一遍,“我们要走向世界前列,但不是世界第一,‘第一’是社会上给我们编造的 。”
为了实现目标,任正非制定了专业化发展战略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 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此外,《华为基本法》还设定了一条惊世骇俗的原则,实行“员工持股制度”,让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中坚层。任正非最大稀释自己的股份,持股比例只有1%左右,而华为70%的管理层和员工都拥有华为的股份 。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华为把“股票”分给员工,员工认为“长城”每一块砖都有他的份,所以就会留下来。华为员工年底分红的金额,在2001年之前有 “1 + l” 之说,即“股票”分红所得与工资、奖金大致相当。
“当时是一个权宜性措施,没想到后来成为一个机制。”任正非也坦言,公司早期,华为有一些员工并不能干,但也得到了很多股票,“因为我没钱给他发工资,就给他发‘股票’。”
这家最初注册资金才2万元的公司,在创业的两年后推行了内部股权机制 。经过20多年的完善,如今“内部股份制”已经变成很有战斗力的机制。
可以说,在技术研发上,华为在近乎偏执地持续投入。而这也是《华为基本法》中的另一条原则。任正非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用于科研开发,这在中国企业中无人可及 。
“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亿元,几年不冒泡的准备。”就像任正非自己所说,为了公司,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了,后来还得了抑郁症。
“在2000年前,我是抑郁症患者,多次想自杀,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任正非说,“ 直到2006年,我在西贝莜面村吃饭,我们坐在大厅,有很多来自内蒙古的农民姑娘在唱歌,我请她们来唱歌,一首歌3块钱。我看到她们那么兴奋、乐观,这么热爱生活,贫困的农民都想活下来,为什么我不想活下来? 那一天,我流了很多眼泪,从此我再也没有想过要自杀。”
也就是在那时,任正非萌生了要为全人类服务的念头,每年投入研发经费150亿~200亿美元 。投入研发一两年不可怕,可怕的是几十年不变。华为2017年的财报显示,当年华为研发费用达897亿元,同比增长17.4%, 近10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940亿元。截至2017年底,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64091件,累计申请外国专利48758件。
欧盟委员会官网近日发布“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 ”显示,华为以104亿欧元超过苹果 (95亿欧元), 排名全球第六 、中国第一。
华为的国际化始于1996年,为了让华为与全球客户有国际化的对话体系,任正非不惜对华为采取了“削足适履”式的管理变革。
1997年西方圣诞节到来的前一周, 任正非近距离地考察了休斯 、朗讯和惠普3家世界级企业之后,将考察重点放在IBM这家最具美国特色的企业身上 。
整整一天时间,从产品预研到项目管理、从生产流程到项目寿命终结的投资评审,IBM高层做了极为详尽的介绍 。任正非也对IBM这样的大型公司的管理有了新的了解,对华为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有了新的启发和思路 。
尤其让任正非敬佩的是,CEO郭士纳作为IBM的灵魂人物, 为人处世极其低调,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正是这种务实精神,他才得以集中全部精力将IBM从死亡之谷带到了一个辉煌的巅峰。
这一切,让任正非怦然心动:华为要像IBM一样强大,不仅自己要以郭士纳为榜样,而且须将其管理精髓移植到华为身上,这是华为成为“世界一流” 企业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认真向这些大公司学习,才会使自己少走弯路,少交学费。IBM是付出数十亿美元直接代价总结出来的,他们经历的痛苦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华为是IBM在中国的第一个管理咨询项目,根据IBM方面的推算,要完成这次管理变革,华为要投入20亿元人民币。
1998年8月29日,随着第一期50多位IBM顾问进驻华为,任正非亲自指示,从非常拥挤的华为总部中腾出很多临海的房间,按照IBM风格进行布置并购买了新的办公家具,让顾问来到华为后感觉仍然在IBM, 可谓宾至如归。一场旷日持久的全面学习IBM的管理变革运动徐徐拉开大幕。
华为再次体会到当年中海油的郁闷和苦痛:尽管华为的出价高于竞争对手,华为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的努力却以微弱差距失利,2Wire被英国的Pace以4.75亿美元购得。价高者得,在这里失效了。
苦闷总是成双结对地赶到。也是在7月,华为对摩托罗拉移动网络基础设施部门的收购也未成功,这块业务被诺基亚西门子以12亿美元购得。
难为华为的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这家成立于1988年的机构,专事审议外资收购,而其依托的,则是国家安全这样一个无懈可击的出发点。并且,自从中海油并购案之后,该组织对中国企业的对美并购警惕性成倍增加。
由于责任重大,CFIUS一般是不管闲事的,只是对涉及军事安全的事务十分在意,而高科技及电信资产也被视为特别敏感的目标。没办法的是,华为恰恰正是占足了高科技和电信资产两大关键词,被紧盯不是意外的事儿。
对于一月两否,CFIUS并没有直截了当地给出原因,因为其进行的审议属于“高度机密”,有理由不对外公开。而对于华为在美国的未来,美国政府也拒绝透露自己的思路,但从其他方面流出的信息表明,美国安全官员对华为持有着深深的疑虑。
相关媒体12月25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华为消费者BG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腾鸿飞已被带走调查。华为公司相关人士12月26日上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消费者业务中国区销售原主管腾鸿飞日前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已经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至于腾鸿飞涉嫌犯罪的细节,华为方面表示,“警方正在侦查中,一切请以警方披露信息为准。”
记者获悉,腾鸿飞曾获得2017年华为内部管理奖项“蓝血十杰”,在华为消费者BG颇受内部高管重视。但自12月19日开始,腾鸿飞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已停止更新。
最近几年,华为内部反腐一直保持高压,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2014年的反腐案。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9月,华为企业BG经销商反腐大会通报称,华为已经查实企业内部116名员工涉嫌腐败,并追回了3.7亿元资金。2014年8月,已经查实的116名涉嫌腐败的员工当中,4名员工被移交司法处理,涉及69家经销商。
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企业都有内部反腐,但是由于很多是窝案,注定了这种内部反腐是运动式的、一时的,像华为这样多年来一直在内部反腐上保持高压的国内企业并不多见,这需要在企业内部打造廉洁的环境,才不至于“拔出萝卜带出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