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围绕着“在阅读经典中收获知识,感悟文化”的宗旨,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群众性竞赛的方式来推进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振兴,为现代人的生活增添了一抹隽永的亮色。
大赛历时四个多月,吸引全市72000多名传统经典爱好者参赛,参与面广,覆盖各类人群,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儿童,在校学生与市民团队也积极参与。这些市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情超出预期,对于传统经典的熟悉程度令人慨叹。他们的全情投入,也表达了全民的情感与共同的价值认同。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紧紧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传统经典诗文的道德、情感、美感、意蕴、声韵等等,体现了系统的、全面的、可感知的、可吟咏的文化内涵。大赛组委会在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邀请过传忠、何勇等专家学者精心制作各个竞赛环节题库,所选定的经典篇目,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唐诗、宋词等,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通过引导市民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广泛阅读、大量背诵名篇名句,帮助他们体味传统文化、感悟人生哲理,提升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配合大赛开展的“名家论经典”中华传统经典系列普及讲座、“诵读经典·品味书香”名家经典朗诵会以及诵读专场讲座等活动,对于推动市民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社会氛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追求国学是一种信仰,也代表我对中国文化的信心,让我可以从中汲取新的智慧。
小时候刚接触国学时,觉得枯燥、难懂,迫于考试的压力死记硬背,却难以理解其中的涵义。在应试教育中,往往每一句话都有固定的解释,每一道题目都有标准答案;但是在我们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从中学习应变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经过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它们并不是固化、僵硬的。在每个时代,不同的阅读者都可以从中取精用弘、推陈出新。
相比现代泡沫剧中司空见惯的富家少爷与平民女孩的故事,我更喜欢国学中的爱情经典,比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之仪《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等等。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国学是一个宝库,原来中国哲学是那么深奥,让我由此对中国的文化充满信心。我相信我对国学的热爱,对经典的倾情,不会随时光暗淡,终将保持着最初的钟情、感动。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留意,一知半解。在繁华的现代社会中,我原以为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这些老古董似的东西已经可以被时代淘汰了;在日常沟通中,似乎也运用不到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然而,国学自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重的教育价值。如果一个人可以将国学融入到自己的行为谈吐之中,那么这个人的品性和操守都可能因此而有了深厚的积淀,不再是一个低俗、浅薄的人。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任何一个精通国学的人必定不会是个不学无术的庸人,从某种角度而言,他必定是个“美丽”的人。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诗词歌赋,撼地动天。国之瑰宝,世代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光大。
时年四月,得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消息,怦然心动,跃跃欲试。仔细阅读,又犹豫不决,患才疏学浅,力所不及,况年近七旬,力不从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辗转反侧,决定报名,贵在学习,重在参与。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经典,集华夏文明之大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对中华民族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齐家治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之宝贵财富。置身文化宝库,愈发“贪欲”而不能自拔,获取再获取,拥有再拥有。拜读《论语》,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品味《中庸》,懂得“厚德所以载物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读罢《孟子》,自省吾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讽咏国风雅颂,领略“屈平辞赋悬日月”;诵读唐诗宋词,惊叹“诗成笑傲凌沧洲”;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死亦“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从小喜爱文学和艺术,学生时代语文和英语成绩就一直很好,尤其喜爱诵读古诗文和国学经典。由于我的普通话比较标准,声音清脆宏亮,对朗诵、主持等有着特殊的兴趣,还曾经参加过江苏苏州广播电台的一档英文朗诵节目。工作后因机缘巧合,我成为基层宣教工作者,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化活动,有幸参加了几次朗诵比赛,曾凭借自创自演的《信号灯罢工,平安志愿者接棒指挥》一文,获得2010年东明路街道邻里节演讲比赛一等奖;还参加过2013年浦东图书馆“新的里程碑”演讲比赛,也获得了好成绩。这一次,我希望发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和朗诵的特长,演绎自己心中的中华经典。
初接到居委会通知,推荐我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新上海人,更作为一个酷爱文学和文艺的新上海女性,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机会!但同时,心里也有些胆怯。毕竟这些年没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对古诗文的熟知度也因离开大学多年而生疏,怎么参与这样的比赛呢?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文献,我当选择哪个作为参赛的作品呢?偶然看到一篇微信文章《古人的爱情》,文中对古代几对忠贞不渝的有情人的爱情与当今物欲当道动辄离婚的家庭婚恋状况进行了阐述与对比。我被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想要通过诵读来诠释、表达我心中爱情的千古绝唱。通过精心的研读准备,反复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我终于站在台上为大家介绍了故事背景且声情并茂地诵读了《钗头凤》。全场响起了掌声。我庆幸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深入地再一次研究和体会古诗词的美。但愿这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学习,从这里开始,却不会在这里结束。
我与夫人的年龄加起来有130岁,都爱好国学经典诵读。由于年龄大了,总感到记忆力差,原先不敢参加相关的比赛。这次逼着“老”鸟先飞,每天捧着题库反复诵读、强记,甚至挑灯夜战。邻居好奇地打听:“高考已经结束了呀,你们还考什么?”我们两人你问我答,居然把近八百道题背了下来。我的夫人原先丢三落四,不是忘了钥匙,就是落了眼镜。这次不但把题库背了下来,精神头也更足了。我夸她:“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记忆力比以前好多了”,逗得她哈哈大笑。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把《国学基本教材》的24本书几乎通读了一遍,“宋词选读”、“唐诗选读”、“千家诗”的每一篇反复诵读,一边读一边感慨,可惜以前丢失了不少学习的机会。我们把不会读的字都标上汉语拼音,上网搜索有些字的读音。譬如苏轼《赤壁怀古》中“早生华发”的“华”字,网上也有两种读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打电话向人求教,还是没有明确答案。直到决赛那天,专家的解读,才解除我们的疑惑。正如《大学》中所言,“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我从四岁开始就每天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现在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小时候,我总是很厌烦背古文,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渐渐读懂了诗、词、古文的意思,读出了其中的韵味,也学会了体会作者的感受,慢慢地,我背诵古诗文的速度渐渐快了,直到现在,我已经能背诵几百篇了。在几年的学习探索中,有困惑、有痛苦、也有突破的喜悦。我最喜欢唐诗、宋词,因为有的诗词像是一个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写景的诗词能将我带到一个个美丽的世界,陪伴我游览各地名胜。我最喜欢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诗词,有的悲伤、有的凄婉、有的快乐、有的激烈。读着诗词,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好象来了一次时空穿越,和作者来一次时空对话,这是如此美妙!
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一生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古诗词是我生活中唯一的爱好和精神支柱。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我对古诗词和其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古诗词伴随我已有五十年了,它给了我无穷的精神享受。退休后,街道组织社区中喜爱古诗词的老年人成立了古诗词班。古诗词班成立六年来,学员在不断地扩大。我从当初班中互相探讨古诗词的学员始,到现在担任古诗词班的指导老师,古诗词让我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同时,在自己几十年对古诗词的爱好和探索中已获得了意外的喜悦。
我正在看书时,爱人忽然问我,路上见到一位漂亮女人你是怎么想的?我说你读过《陌上桑》吗?有位使君看中了聪明美丽的罗敷,罗敷对来者说: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我看见的漂亮女人,她有她的丈夫,我有我的妻子,我妻子才华好,书画好,特别是孝敬父母更好,我就这么想的呀!听了我的回答,妻子很满意。
古文教我关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年轻时就对老人、残疾人给予尊重关爱,对别人的小孩也会像对自己的小孩一样关怀,而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现在的老人能吃饱、穿暖、有房住、有医保;孩子们都能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熟悉得可倒背如流,而真正的体会还是在生活和工作的相互辉映中,人生有了经历的沉淀后,这句话让我更加感悟。有了圣贤的指引,我的心境更认同求深远和行当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的生活与国学息息相关,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潮流下更显可贵和难得,成为我迷茫时必修的功课。每每想起这句话,我的心总会微笑,虚心地对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走过好多城市,结交了许多朋友,岁月走过,不管他们在天涯海角,还是在我身边陪伴,我的心都紧紧的与他们相连,也追随着他们的欢乐身影。
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在2012年我报名参加了五里桥街道老年大学的《古诗词欣赏》班,从中学习和吸收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
记得有一次上课,徐勤才老师给我们讲宋词,讲的是柳永的《八声甘州》,并点名让我来诵读,我却因为陌生,读得很不流畅,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老师为我们作了全面的赏析和解读,才得知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通过学习,我喜欢上了柳永的词,“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平日在家时常诵读,在优美的音韵中感受中华文化对心灵的浸润。
我如一叶扁舟,浸润在广博而又厚重的国学之海,时而飘渺,时而清晰,坚守着对彼岸的向往。
古往今来,经典众多,纵观中西,各有所长。然而我却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情有独钟。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一种谦卑低调的态度,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有幸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感受圣贤的浩然之气,汲取其精华,无比滋润。
我眼中的经典,讲的是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它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在于唤醒每个人内心最善良、最柔软的本真。品读经典,这些朴素的道理,总能给人以莫大(博客微博)的温暖。诚然,无论是中庸之道、处世之道,还是心灵之道,其实都是使一切处于和谐之中,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位,最终回归于简单与平淡。
转眼间,已行走至人生之而立。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这种自信不是与很多外在的事物形成对立,而是形成一种交融与提升,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量你的生命是否有了一种清晰的内省,从容不迫,开始对你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于我个人而言,更是我最大的爱好,让我深深为之着迷。就拿《三字经》来说,《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馈赠给每个中国人的珍贵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它深深地吸引我,不止是因为它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因为它本身丰富的内涵。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三字经》的确可以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我把我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发挥到了日常生活中,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我与同学花了很多心思准备的朗诵节目受到老师、家长甚至区领导的好评,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不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是与我对国学经典的用心理解分不开的。在今后,希望不但自己学国学,还要向身边人、向广大市民宣传国学,共同学习中华文化,参透经典的思想。
退休以后,为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我选择了学习平时喜欢的朗诵。我在朗诵班里才真真开始了拼音学习,知道了字正腔圆的吐字归音。由于我们这一代人学生期正遇上,很多知识都是缺位的。退休之后,我终于重新开始学习,热情不减当年。记得很清楚的是学到《木兰辞》,非常喜爱,至今还能朗朗上口地背出来;平时诵读“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古诗词名句,感觉生活充满了韵味。
为参加诵读大赛,我重拾了在朗诵班里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于长期说上海话,学讲起普通话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为纠正R、L的发音,我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将《桃花源记》反复念给别人听,请他们听问题在哪里,在此更要感谢我的朗诵班老师晨杨,他不厌其烦,逐字逐句地帮我分析诗词的内容,纠正发音。参加比赛,也是检验汇报我的学习成果的机会,很感谢得到了太多老师及朋友的帮助。通过参加这次活动,相信以后我会更加喜爱中华的传统文化!
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欢中国的文、哲、史,认为这三者是分不开的。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人性的反映,而这种反映中,必然包含着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的探索,因此,文哲史永远都是相融并进的,而这种相融并进的源头就是“儒释道”的融合。“儒”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代表和方向,比如《论语》和《弟子规》,有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论语》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道”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儒家主张的个人行为规范的补充,可以让那些在社会环境下疲于赶路的人停下来,关注自然,做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释”反映了人与生命的关系,与本我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因果,在更大的范围里评价“公平”二字。
我体会到,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思想来源,推动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之后所有的艺术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深受其影响。这些思想的存在支撑起了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基石。当今,社会的变迁、中外文化思想的冲突,催促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需求,中国文化的发展更需要民族传统思想的支撑,因此,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化,不仅是当代的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对我们这代人的要求。
七年前,为照顾女儿高龄生育,我请假从安徽来到上海,然而丈夫却因突发疾病而猝死在单位会议现场。仿佛晴天霹雳,我不相信这个事实,无法接受两人从此阴阳两隔。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几乎天天夜不能寐,想起我们漫步西子湖,徜徉蝴蝶泉,憧憬退休后要做的事,甚至吵吵架,拌拌嘴,也给晚年的生活增添不一样的乐趣。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正当我沉浸悲伤无法释怀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一位小学同学建议我去参加社区朗读班的学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听从了他的劝告。结果,我一上就是五年,而且学了两个专业。我不仅学到了幼时想学而没机会学的知识,还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实现梦想,一起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回馈社会。更重要的是我已经走出个人生活的阴影,懂得怎样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去笑对人生。我想,古人云:难得糊涂,即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我们何不效仿之呢?
我第一次接触唐诗是在小学一年级。那时的我只知道学过的诗都是要背的,直到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我突然思考了一个问题:诗在书上已经有了,那就背呗!老师还要讲什么呢?我仔仔细细地听了一节诗的鉴赏课,下课之后,我茅塞顿开,原来老师讲的是诗人当时在什么处境下,在怎样细腻的情感变化写下了流传至今的诗。从那以后,每节诗词鉴赏课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解,等老师讲完,我回家后都会朗诵个几十遍,直到找到那种诗人当时的感觉。过了段时间再读,又会有别的情感加入,让这首诗的感情色彩越来越丰富。从那后,我又爱上了经典诵读。
我在诵读时将全部的精力和思想都放在诗歌的情感中,我闭上双眼,揣测诗人作诗时的情绪,让自己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一样连绵起伏,忽高忽低;随他一起痛苦、欢乐。每次诵读完,我睁开眼睛,头晕沉沉的,仿佛刚刚穿越回来,惊险又刺激,回忆起刚刚的诵读和表达,找出不足的地方,继续改正,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我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03年我退休后,随夫回迁上海居住,参加湖南街道复襄居委百灵鸟合唱团,多次参加街道及居委主办的一些文艺演出与家庭读书活动。在住地上海音乐学院师生的精心指导下,学到了一些声乐知识。后因第三代出生,忙于带孩子,暂停了自己的爱好及学习,不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我的丈夫就患上了癌症,经过两年的治疗,终无力回天,撒手人寰。这晴天霹雳使我一度消沉,也无心唱歌读书。是消沉还是振作,是悲伤还是使自己内心强大起来,我选择了后者。在一位小学同学建议下,我参加了湖南社区的朗读班,结果,我一上就是五年,而且学了两个专业。
朗诵班点燃了我生活的勇气,我开始在浩如烟海的瑰丽文学作品中寻找生命的真谛。贴近诗人的心灵,同时也品尝了文学作品给我带来的启迪、滋养。朗诵使我重振精神,在文学的学习中提升精神品质,传递温暖,传递正能量,让夕阳晚霞绽放出绚丽的色彩。经典诵读的朗朗书声入耳,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今人领悟到民族之复兴,道德之复兴,以及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
当我还是稚嫩小儿的时候,便经常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时的我尚不识字,只得拜托爷爷、奶奶给我讲历史故事、国学著作,但是听到不懂的地方,爷爷、奶奶也无法完整流畅地解答,于是自己便在心里发誓将来总有一天将这些疑问一一攻破。后来稍稍有了一些文化底蕴,就开始读《论语》、《孟子》,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每当我读起这些国学著作,想从中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那颗平常浮躁的心总可以沉静下来。再后来,我迷上了写作,试图将自己在这些国学经典中品味到的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加上理解形成新的传承。不得不说,写作使得我对国学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更上一层楼。从收集国学典故,到在文章中融入自己对于国学文化的理解,国学也使得我的写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我对于国学的涉猎范围也开始向《大学》、《中庸》等扩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与中华经典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论语》中的许多经典之语,无时无刻在我的思想深处潜移默化。
记得在农村中插队的日子里,从一个老乡家中获得一本胡之翼编著的《宋词选》,变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在那知识贫乏、文化枯竭的时日里,能够得到这样一本典籍,我是何等不易!于是,在荧荧煤油灯下,我细细品读,反复欣赏,读到情深处,不禁涕泪横流,感慨系之。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下乡之前,我又将大哥一本高中语文课本随身带去。当阅至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时,深为其精彩篇章所感染,至今记取在心,难以忘怀。
出于对中华文学的偏爱,我后来考取了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函授专科,系统学习,获益匪浅。从此以后便与中华文学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的书橱里,摆放着许多中华经典著作,一有空闲,便翻阅不已,从中感悟不少新的知识。爱好中华经典,于是乎便经常舞文弄墨,在单位里便与通讯报送工作走得很近。经常写些新闻通讯,见诸报端。在实践中提高了写作水平。退休以后,我仍坚持上老年大学,充实自己,以期一生一世不离开中华传统经典的滋润养育。与其结伴终生,受用不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养料,不断锻炼人生,领悟新知、吮吸精髓。
喜爱阅读、喜爱诗词,喜爱书法。这是我的一份至爱情结。幼年时父亲教我读《三字经》、《千字文》,接着又读唐诗,学写毛笔字。我觉得唐诗读起来很好听,写毛笔字很开心,父亲大喜,随即给我讲起了韵律平仄,却俨然是对牛弹琴,幼小的我一句也听不懂。久而久之,听琴的小牛犊终于逐渐知道了什么是绝句,什么是律诗,什么是古风,知道了“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会背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小牛犊甚至还想写诗呢。也许,这就是最早萌动的那份情结吧。感谢父亲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小学中学阶段我的学习成绩优秀,捧得一堆花花绿绿的奖状。上大学后,我积极给校刊投稿,与同学们结诗社、写春联、打擂台,搞得热火朝天。工作以后,依然热情不减,业余读诗书,习书画,学创作,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大小活动中,然而涤荡了一切。直到退休,方重拾文学爱好与笔墨心情。我大量阅读、努力学国画、练书法,参与各类进修及展览活动;我加入了上海市老年书画会,曾有书法作品入选《中国老年书画家大辞典》;我参加社区文学沙龙及读书组,担任社区报《走进新华》的通讯员,为社区为居民朋友们发挥我的特长,倾情奉献一片爱心和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国学经典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我将终生在这宝库中寻宝、探索、追求!
我是一个文、理兼修的高中学生,平时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在函数的原野上驰骋,然而最令我心驰神往的还是国学经典。我从小就对中国古典文学很感兴趣,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东方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的节目,立即被《三国》中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吸引,几乎一次不拉地听完了整篇的《品三国》,还买来许多有关《三国》的书刊来阅读,找来各种有关《三国》的资料来“研究”,俨然成了一个研究《三国》的小专家。在一次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我以一篇《喜爱的我》的作文一举夺得了小学生优秀作文一等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日渐浓厚。课堂上教过的唐诗宋词,课本里学过的经典美文已经满足不了我对国学古文的渴望和需求。我在紧张繁忙的读书学习中挤出时间读了《古文观止》、《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古代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朝代更替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和思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开阔了我的眼界,培养了我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我深以为然。我自幼喜爱阅读,求学时经常流连在图书馆里,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传记杂文,都深深吸引着我。那时,在各种图书中,最让我痴迷的是古典诗词,我深深地感到,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文字艺术的巅峰,其规则之美、韵律之美是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形式都不具备的。那时的我,恰如“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虽然漫步于中华经典的森林中,却只注意到了绚烂的花朵。高考之后,我怀抱着“铁肩扛正义,妙手著文章”的志向走进了大学校园,四年后,却满怀迷茫地踏上了社会,跌跌撞撞地寻找自己的位置。千回百转,我又回到了书海之中,成了一名图书管理员。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我再次翻开了传承千年的中华经典。这时的我,才勉强能在华美深邃的文字、意味深长的故事之外,注意到了那些传承千年的智慧、坚韧不屈的品格、乐观豁达的胸怀。于是,我再次提笔,将自己学习经典的感悟写下,自娱之外,偶尔也会向各类比赛投稿。2013年,我的作品《从无瑕圣人到实在老头—我心中的孔子》在第二届长宁读书节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对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更坚定了我学习经典的决心。
我是一名中学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学习,课余时间,我会去校图书馆借书,晚上做完作业后,我会将书拿出细细品味,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书本是我缓解压力的一剂良药。也是我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能够在空闲时做自己的乐事,我十分知足。
中华经典伴我成长。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食粮—书籍,《西游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世说新语》……都是中华经典著作,然而就这几本“小小”的书,读后却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西游记》更是让我爱不释手,它增长了我的知识,启迪了我的智慧,成了我最好的伙伴。《西游记》这本书由吴承恩所著,写了唐僧一行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取真经的故事。书中孙悟空的是非分明、惩奸除恶;猪八戒的性格温和,憨厚单纯;沙僧的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唐僧的意志坚强,慈悲善良等都让我记忆犹新!我还学到了只要坚持不懈,不必艰难险阻,才能取得成功,但是过程更比结果重要。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
《水调歌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青玉案·元夕》、《渔家傲·秋思》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国学经典更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那些先辈们广阔无垠的思想,全都凝聚为简练、生动的语言,汇聚在书丛中的小小一隅。只需任取其中一点,便可使愚钝的世人醍醐灌顶。
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我和古诗文真正的渊源起于七年级。七年级以前,我的国学经典知识仅仅局限于课本和一些广为传诵的名句。七年级时我有幸得到了一次古诗文比赛的机会。在拿到了古诗文比赛专辑,并粗略翻看后,我发现,国学经典竟是这样的浩瀚与优美!如此,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诗歌也是艺术。那些和谐的平仄韵律,那些浅显的、深邃的,甚至别有用心的留白,都无一不使我深深沉浸在诗文中,无法自拔。
《诗经》、《易经》、《论语》、《滕王阁序》、《离骚》、《东君》、《天问》、《赤壁赋》、《归去来辞》
我常这样想:我的生命和中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份流在我血液中的特质,必将伴我一生。若是没有它,我将无所适从,因为,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根。我很后悔直到近几年才发现这一点,没有在幼年时就开始读国学,浪费了好多光阴,希望现在还不迟。这两年,我背了一些骈文、散文、诗词,读了《史记》、《论语》、《易经》、《诗经》,真的不多。我也试着填过几首词,做了几句诗,也是贻笑大方。不过我坚信,我今后会越来越好,因为我喜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学经典,只是出于一片热爱,不为考试,从不抱怨。
平时,我学习叶奕绳的强记之法,会把喜欢的段落抄下来,贴在书桌上,坐在桌前时便经常看看。每天上学前看两句,骑车的时候默默背诵,到学校时已牢牢记住。最近,我开始做摘抄本,拿了一本精美的小本子抄古文,又自号“霁兰居士”,看到妙处就来两句“霁兰居士曰”,发发感慨,整本本子古香古色,倒也自得其乐。国学中有多少经世致用、匡扶社稷的学问啊!我会从古代的经典中读出现代的智慧,我会用中华的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来振兴我们华夏民族!
我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经典还不是太懂,但是老师和爸爸妈妈已经教我学习了一些古诗。听他们讲解了诗的意义后,我就会觉得这样的诗句很有味道,读起来很好听,渐渐的也爱上了读古诗、背古诗了。我知道,古诗和古文有很深的奥义,需要我们去探索。比如说,有些不太常见的字,我们就可以去查字典,而这些字在诵读过程中,我对它们的意思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学习古诗和古文,我知道了许多古人的小故事,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觉得这样的读和背对小学生是很有好处的,希望能带动我身边的小朋友一起来学习。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明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美、最深邃的部分。它是语言的精华,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撼心灵,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我爱读唐诗宋词,更爱读诗词。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以诗人的情怀创造了新中国的历史,而历史也为世界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在职时,我经常在自己所教的班里推广“每周一诗”,有古诗词,也有毛主席诗词,简单理解字面意思后,便让学生跟我诵读。没有硬派任务、没有加重负担,学生记忆力强,多读几遍,就能出口成诵、熟记于心了。我还擅长指导学生诵读,注意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不少学生在我的精心指导下参加区、市级比赛都获了奖。因工作需要,我也会经常提笔写诗,多数是供单位朗诵用的现代诗,但诗的结构、韵律不能不说是受古体诗的启蒙与熏陶。不是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多读书能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才思敏捷,这在我身上也得到了小小的验证。
让国学经典时时浸润自己的心灵,塑造自己的言行,引领自己的认知,涵养自己的品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窕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是少女时代情窦初开的我,便被如此美妙的诗句之意境所吸引,所陶醉。《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便由此跃入我的眼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句经典佳句让我如沐甘霖,仿佛找到了精神世界的世外桃源。自此,我痴痴地爱上了国学经典,爱上了经典诵读。
尽管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忙忙碌碌,甚至身心疲惫,但我始终不曾放弃的就是对国学经典的热爱。一本本学习的摘抄笔记,一次次与经典的心灵对话,伴随着我从少女时代走到了不惑之年。她就像一剂灵丹妙药,当生活中的烦恼、坎坷来袭,一旦拿出小本子诵读几句经典诗词,很神奇地一切释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给人多少心灵抚慰,让你拥有何等的自信与洒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怎能不让人为自己的区区私利而汗颜!
国学经典关注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诸种关系,有很多精彩的总结和归纳。对我而言,苏轼的“吾心安处即吾乡”一句影响颇深,它告诉我们:个人的“心安”是一种宁静状态、和谐状态和慈善状态,而有“心安处”方能对生活有归属感。在浮躁的当下,追求宁静致远,是给自己的精神松绑,而汲取经典中的精神和智慧则是对我们中年人最好的滋补。每天对着录音设备录一段经典,配上古乐,做成一个小作品,既能自享,也能分享,不亦乐乎?
我幼年读了5年私塾,熟读过6本启蒙读物以及《诗经》、“四书”、“古文笔法百篇”。1948年就读于梁漱溟先生创办的“重庆私立勉仁文学院”,由梁先生亲授《中国文化要义》,兼学“论孟”、“荀子”、“文字学”、等课程。重庆解放时叛离封建家庭,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转业后,一直在教育部门工作,先后被闸北区党委授予“优秀员”称号,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回归社区后,参加了“上海市百老团德育讲师团”、“临汾社区老干部读书会”、“五老”志愿者队伍、以“关怀下一代教育”为中心,参与各项活动。为了向上海世博会献礼,为了弘扬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决定创作一套《中华文化宝库(系列)真书小楷展品》,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越来越重视,自己也越来越加深了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确有济世救世之方,我们要大力宣传、全力践行,让全世界的都懂得:仁爱、和谐、包容是善,杀戮、对抗、嫉恨是恶;诚信守义为是,背信弃义为非。知道王道与霸道如何区分,是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德治与法制如何结合,天道与人道如何统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不懈学习,重在力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卓金狮先生相识在学习沙龙里。老先生虽然是新加坡华人,但始终关心着中国的社会道德、和谐构建。2000年9月他创办了“爱心天使感恩团”,经常为社区敬老院和智障儿童献爱心。我对卓老肃然起敬,三年前,他又引领我走进弟子规学堂学习传统文化。《弟子规》是学习做人之道的一门大学问。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缺失的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乖乖女,对爸爸妈妈很孝顺。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才认识到,其实自己没有尽过孝心。我小时候父母工作很辛苦,是大哥大姐把我带大的。我中学毕业可以为家里有一些分担的时候,爸爸妈妈都退休了,所以家里都是二老在操持。到了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哥哥姐姐又退休了,陪伴父母的责任又落到了他们的身上,家里的事我没有出过什么力。通过学习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在”。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去了天国,我连补偿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行善行孝不能等。
侄儿要办喜事,知我平时附庸风雅喜欢舞文弄墨,求写喜联一对。晚饭时,趁着酒兴铺开大红纸,提笔饱蘸墨汁,凝神摒气片刻,然后一挥而就,写道“良缘千载诵关雎,高风今日说孟梁”。上联的关键是“关雎”二字。很明显这二字出自《诗经》的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情诗,在我国历史上,它第一次公开对爱情作了大胆的讴歌和礼赞,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喜闻乐诵,后来“关雎”二字几乎成了美好姻缘的代名词。下联的关键是“孟梁”二字。这出自于后汉时期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说是梁鸿在外劳动,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要把端饭的盘子举到和眉毛一样高的位置,表示对丈夫的尊重。后人常用“孟梁”二字来表示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无尽的宝藏,五千年的历史沉淀留给了我们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这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无价瑰宝中,不仅记录了朝代更迭、历史演变的轨迹,也凝聚了探索人生、认识世界的思维,更闪耀着饱含才华、充溢睿智的玑珠。徜徉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我时时被那出彩的篇章、隽永的意境和灵动的思绪所吸引、所折服,最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此,我在后有了自学考试机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专业,并经历了颇为坎坷的自学之路。当时我工作繁忙,又刚添了下一代,紧张的学习生活摧垮了健康,终因突发心肌炎住进医院,但即便如此,也不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住院期间,还曾有过一段佳话。当时,我的邻床是滑稽演员王汝刚,他病中仍好学,我们相互激励,各自取得满意的成果:他如期出院赶上《七十二家房客》的最后公演,我提前出院,遵医嘱带着急救药参加自学考试,获得了好成绩!自此,我的生活便离不开国学了。在我当企业广播台的编辑和播音时,依靠规范的语言功底,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当我进行宣讲和朗诵时,对作品内涵的深透理解助我表演的感染力不断攀上新的进阶。名篇诵读带给我的乐趣更是渗透我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直至成为我退休生活的一个长期爱好和精神寄托。
云间铁堂尝客座讲习于词社,其言足记者有二:一曰初学诗,尤重改;二曰“功夫在诗外”。某深为触动。先是,窃以为诗词者,真情之流露也,不可强为。自是方知学诗难离苦吟。杜少陵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盖作格律诗词如着铐而舞,徒有其情,而无其技,焉能为哉?苦吟者,一则以练技,意以技出,方可应节无碍。苏东坡云:“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然则苦吟不止练技,亦炼意,以致“词达”也。
我与诗词结缘已十余载,从最初的懵懂到而今的陶醉,我已深深沉浸在那份华美之中。无论是工整的近体诗还是参差的长短句,都是我课余时放松自我的良方。有时也会自己提笔创作几首诗词。作品有幸荣获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青少年创作大赛二等奖。而吟诵诗词,更能让我与先贤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在那些饱蘸情感的笔墨中,或多或少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求得些许共鸣。曾以杜甫的《蜀相》取得2011年闸北区学校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精锐教育杯第二届“魅力汉语”比赛少年组优胜奖。
我以为,中国古典诗词永远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静静地去品,我相信没有人不会为之所倾倒。诚然,新时代需要新鲜的血液,新兴的创作形式,但诗词曲赋何尝失去过强大的生命力?当下,有着不少呼吁传统文化的声音,却多流于表面。我认为诗词之兴可以带动传统文化的复兴。的确,诗词只是传统文化的一支,不过其中也蕴含了太多哲理。当我们真正爱上诗词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那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呢?
一脉文化、数本经典,一路相随,一路走来。应当感谢我处在一个学习型的家庭,从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并不陌生。从牙牙学语起开始背诵朗朗上口的古诗,到稍长熟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从小学初读《论语》,到以后读完了《四书》,向老庄进发;从吟诵《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到探幽“思无邪”的《诗经》……阅读要深入,才能有所领悟。何必特意为记诵而记诵,那是一种对美的损伤。那是我们心有戚戚焉的地方,应当在我们与他们反复见面后,自然而然地镌刻进我们的脑海。我还以为,国学不仅要“学”,还要“为”。曾经,我听说舞台上的两个背《弟子规》的小朋友竟为抢一个话筒而不可开交,我深以为戒。
我也不吝与人分享一些我的小心得。初中,我曾在一次语文早读时向同学们赏析了几首小诗,老师认为我讲的不错,让我也到她教的邻班去分享。两个班级的同学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何德何能,接受如此热烈的掌声,唯一让我稍稍安心的便是,我又得以在一些人的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幼承庭训,初识唐诗,囫囵吞枣,不知其意。豆蔻年华,偶遇易安,月满西楼,婉约动人。我对国学的好奇可以说从荼蘼凄婉的词开始,青春少艾之际读到那些词中的惆怅与无奈,难免为之动容。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不满足于风花雪月的美丽词句了,“苏辛”逐步走入视野,渐渐的也开始能懂“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了。由词始,我沿着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一路往上追溯,律诗,绝句给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儿时懵懂的记忆,夹杂着成长的体悟,使我对于诗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是离家游子的思绪,“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则是一种只有诗人才有的谐趣。在短短几十字中的智慧与文化总让我欲罢不能。之后与曹公的诗相遇,无论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中除了有其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这些波澜壮阔的格调让人不忍释卷。国学经典之于我,更多的是对心境的修炼,沉下心来读诗,可以让我拥有更为恬然的人生。
当社会越来越浮躁,当个人越来越迷茫,当衣食足而无所事事的时候,拿起国学经典读一读,会让自己的心灵立刻变得安静下来。国学经典不光适合中小学生读,也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读。比如,诗词最美的是意境,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也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冬。登上高处,只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走在涧中,听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山中漫步,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边观景,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行在湖畔,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诗词的过程就是享受美的过程。我还喜欢《千字文》,那是周兴嗣心血之作,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易诵易记,是中国影响巨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我是一个从小酷爱听故事、看故事的男孩。小时候,每当妈妈打开MP3播放评书《西游记》、《新说36计》、《中国成语故事》时,我会立刻安静下来,津津有味地边听边看。中国古代故事中的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让我百听不厌、精彩片段倒背如流。通过阅读,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这对我学好小学语文提供了很大帮助。在学校里,我朗诵古诗、讲故事的能力得到老师们的表扬。我曾在“七彩杯”、“读写新天地杯”小学生现场阅读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我最喜欢的国学经典著作是《弟子规》,古代圣人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礼、义、仁、孝、忠”汇集在了三字经文里,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文中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大道理,“首孝弟、次谨信”、“父母教、须敬听”教会我在家尊重长辈、听父母话,“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告诉我凡事要制订计划,并持之以恒做好。通过阅读国学著作,能让我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增强了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长辈念《百家姓》的情景,那样天真无邪,充满好奇,读得朗朗爽爽,唇齿留香。那时学校虽然没有这些少儿启蒙的教材,可乡间似乎流传甚广,什么《千字文》、《增广贤文》、《三字经》,样样都有,因为作业少,课余时间就手抄,只是好奇,觉得她美,今天看来这种美不仅在于音韵美,更在于唇齿开合间的意蕴美。古人的智慧在寓教于乐!后来,随着学段的上升,视野开阔了,学习的形式也多起来了,诸如把对偶句写成对联,把名句写成座右铭,参加学校的朗诵等等。如此,书法有长进,做人也在方圆中。后来,年龄增长,阅历渐多,对诸子百家思想又有了一些较深的体会,业余时间总是翻一翻,看一看,比较比较,体味体味。像读《论语》,先是看江西出版社的,后来又读南怀瑾的,近来读杨伯峻的,再读易中天的,并对比着读,真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读国学经典,不仅让内心丰富起来,而且自己的精神也强大起来了,面对精彩纷呈变化万千的现实能“泰而不骄”,知道自己是谁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语文,尽管出生在农民家庭,小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书香熏陶,然而高考时我还是报考了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圆了自己的梦想。四年的大学生活和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使我能和国学结缘,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接触传统文化,算来也有十多年了,从最初的认字、断句,到慢慢的可以通读许多文本,再到掌握一些文体的格式、技法,这个过程既有自我水平的提升,也是在与古人交朋友,与古人的智慧对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看似简单,真要实践却是极具考验的。试想,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日速一日,新鲜事物每时每刻都在翻新,要做到主动停下来,温习过往的知识,实践学到的道理,即使面对他人的种种误解、非议,也要“人不知而不愠”,岂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但古人的话无疑是有深刻的见解的—正是因为世界的日新月异,正式因为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变数存在,人,才更需要找回自己,把握自己。所以,阅读经典,既是在吸收文化知识,也是在学习先进的哲思。
在我眼中,那些国学的经典是再难复制的、不可替代的瑰宝。我喜欢嗅着墨香,品读那些诗词文。即使有时那生僻的字与不谙其义的词句令这过程显得稍许艰涩,我却也乐于翻翻字典、勤快地参阅注释,或在百度百科里查找,获取如醍醐灌顶般的豁然感受。
常常觉得,“时势造英雄”这话说得太对。因为仕途坎坷,热血犹自鲜红,东坡才有旷古的《密州出猎》;因为靖康奇耻,令人“忠愤气填膺”,岳飞才作出人人会诵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知人论世的做法常常使得我每每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好似与书中人物共同欢喜一回,悲悯一回,苦一回,甜一回。将特别有感触的作品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常用精美的笔记本将诗词文抄一抄,默一默,换上各种笔,用蓝黑、紫红、翠绿、橘黄不同颜色,这些平添了我平日的一抹乐趣。
大人告诉我,自我牙牙学语,父母就开始教我认字了,每天早晨和晚上教我认读古诗;天长日久,我就会背了很多古诗词。我认识的字也多了,就爱上了读书。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悄悄的把家里的《岳飞传》等大本厚书拿到幼儿园去看。老师有时候还叫我念给他们听呢!在上小学之前,我就会背诵600多篇古诗词了。其中有我最喜欢的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和词句很优美的《滕王阁序》;我还认读了一些古文,有《陋室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在上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就让我为全班同学背诵了《琵琶行》,我很高兴。
我在学古诗文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字。字认多了,书看多了,进小学学语文就比较轻松,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也强。我从小学背古诗,开发了记忆力,对英语学习也很有帮助。因此在上小学时,我就有比较多的时间看我喜爱的课外书了。几年来,我大概看了有200多本大书,100多本科技书刊。
我曾经从事过许多行业:电话接线员、广播播音员、炊事员、卫生员等等。相对比较长是教师、科技情报管理及翻译。丰富的经历给了我见多识广的机会,提供写作的资源。我喜欢中国的琴棋书画,喜欢中国的戏曲、曲艺,会唱京剧、豫剧、秦腔;会打快板、手鼓、腰鼓,还说过数来宝、三句半、相声等。相比起来,我更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生活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学习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把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有机融合,就形成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文明,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提高人们的精神素养,让市民在学习各种专业的同时汲取文化的智慧并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再运用到中西文化中去,让社会有序地回归到真善美的正确轨道上来。加强中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及其推广,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在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只有加强了传统文化的宣传,让大家用理智与道德约束思想与行为,才能够让我们的民族精神长成参天大树。
人要知书达理、通晓天下,离不开博览群书。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有过这么一段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我从小就酷爱读书,三岁时就能背诵许多首唐诗。我常常被书中的情节和意境所吸引,曾经因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泪流满面;曾经为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本领而赞叹不已;曾经为孙悟空的身怀绝技而拍手称快。我在书中也目睹了黄河的九曲喷薄,见证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领略了金字塔的庄严神秘……历史长河里的点点滴滴尽收眼底,人类社会的足迹一览无余!
不为功名利禄而读,只为自己的心情、精神而读,这是否就是古人所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呢?今天我参加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领悟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正义与善良是点金石!韩愈的《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至今读来仍琅琅上口。柳宗元则出入于百姓间,感叹统治者的“毒”,仇恨永州鼠的“狂”。这些都已化作一篇篇寓言,待后人去品味。
我是属马的,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了培养我对国学及传统经典的兴趣,特地为我讲了一个关于马的故事。马,本来自由自在的在山间撒野,渴了喝点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晒太阳,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有了伯乐,马的命运就改变了,给它的头戴上笼辔,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着它,马的死亡率已经是十之二三了,然后再逼着它运输东西,强迫它日行千里,在它的脚上钉上铁掌,马的死亡率就过半了。马本来就是毫无规矩毫无用处的动物,让它吸取日月之精化,天地之灵气,无用无为,还得以享尽天年,教化它,让它懂得礼法,反而害了它的生命。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规矩的约束下我们是否也丧失了本我,成天遵循别人制定的礼仪,逼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限的生命还剩下多少呢?人的思维和灵性也像马,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大量可供吸收的营养,我们要在它的滋养下,获得自由驰骋的能力,而不是被教条所束缚。
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融于骨髓的精神标记,我们应该学习它、传承它、发扬它!
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什么时间去系统地学习、探究传统文化。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和家人开始了对孩子教授《三字经》、《弟子规》这类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因为这次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机遇,我有了一段集中学习、反复回味传统文化优秀读本的经历。传统文化之美令我沉醉,仿佛行走在开元盛世,感受纸香墨飞、词赋满江;传统文化之雅令我感动,依稀听到高山流水袅袅不息,一曲绝唱天下侧目;传统文化之壮令我热血沸腾,是我龙城飞将气吞山河、醉卧沙场,是我武穆蒙冤诸葛星陨;传统文化之悲令我扼腕,遥记小楼一夜听春雨,难忘国殇!我犹如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深味这其中的美好。
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人们的智慧。在我年幼时,第一个在我心灵留下深刻映象的便是《三字经》这部经典著作。那时,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非常厌恶背诵一些自己不理解也听不懂的古诗词。父亲看在眼里非常着急,他煞费苦心地想了一个好办法。暑假时,父亲拿出10元钱,让我买冰激凌吃,“但是,”父亲立即开出了条件,“你要把这本《三字经》背出来”,边说着边从袋子里掏出了一本崭新的《三字经》。自此为了那现在想来好笑的理由,我开始了漫漫学习经典的历程。也许是父亲的煞费苦心得到了回报,更可能是国学经典的吸引力强大,让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和这些经典互相交融,体会到了学习国学的快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记得这小时候学的第一首古诗,从那时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中。“人之初,性本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传统经典会带给我很多启发。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时会迷茫,有困惑,但此时,中华经典会带给我智慧和力量,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前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这是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民族瑰宝。我自幼就开始接受文化的熏陶,读诵经典的同时提高了我的语言水平,有助于我对其它知识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就是那阳光、轻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更久。就让中华经典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吧。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
犹记得垂髫之年,我的手里早已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孜孜以读。第一首会背的是《清明》,那时的我不懂“雨纷纷”,不懂“欲断魂”,但是莫名地觉得“杏花村”应该是明丽旖旎的所在,仿佛孩子最爱吃的糖果般鲜甜诱人。而由此,也开启了我与国学剪不断、理还乱的同行之路。
高中时期读的传统文学是最多的了,每一部古典文学著作对我来说都像一个梦:喜欢《诗经》中的诗歌,有的浓丽、有的清雅、有的质朴,让人回味无穷;喜欢魏晋南北朝的文赋,虽然奢靡华丽,却又极具风骨,道不尽的风流绰约;喜欢唐朝的豪放诗,仗剑高歌、神采飞扬,尽显盛世恢弘之气……到现在工作也有七年了,国学一直不曾放下、也放不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在手机上、网络上看书,我却依然从书店背回一本本书细细品读。读书,要的就是书页翻动时充满节奏和韵味的沙沙声,要的就是手腕轻拂间残留的丝丝墨香。最近倾心的是乐府诗,这是很难碰触的一段璀璨记忆,文字的重量负担不起,纷乱的历史无从援引,而乐府诗硬是挤出了一条阡陌小路,让诸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之类的绝响更加动人心弦。
对我来说,国学就是生活本身,每当浸润在古典文学中,总觉得内心无比安宁,岁月无边静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