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心灵鸡汤”误区

2019-01-05 07:57:40  阅读 115 次 评论 0 条

  凡事物极必反。微信朋友圈里“心灵鸡汤”畅销了多时,终于有人不胜其烦,常常拉黑、屏蔽。人们厌烦“心灵鸡汤”的理由,无外乎这么几条:有些文章充当着成功学的先导,看人论事太过功利化,只问成败,不问是非;爱拿名人说事,将各种因素作用而来的成功简化为一个貌似正确的“真理”,却忽略了每个人的天赋、环境各不相同,实际上无法复制;常犯倒因为果、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逻辑上的毛病,经不起推敲、耐不住细看。

  “鸡汤”味道太淡,甚或是“鸡精”兑出来的,喝多了无益,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拿什么引导人们走出“心灵鸡汤”的误区?

  文坛大家的文章或许可以打开被“心灵鸡汤”窄化的空间。 “鸡汤”文本知人论事、引导人生,原是不错的,但很多文章从“小我”出发,再回到“小我”,使人的认知在“小我”层面徘徊,忽视了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等更为复杂的呈现与思考,久而久之,让人心灵窄化、格局不大。大家的文章并非不关注“小我”,而是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与格局中认识“小我”,比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形象地阐释世俗社会的“差序格局”,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提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重境界。类似大家的文章,不疾不徐、缓缓道来,宽广行文、宽厚论人,予人的定力与见识远非“鸡汤”文能比。

  文学的丰富性或许可以冲抵“心灵鸡汤”的急功近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苏东坡数度被贬,流放途中写出豪放诗文……若只从功利角度看,历史上很多文人、志士都是不识时务、不合时宜的失败者,但正是失败成就了他们,留下千古奇文,树起独特的精神坐标。即使身处网络时代,很多人认为文学的想像力跑不赢现实,但文学对不同人等的观照、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依然呈现出丰富的面貌。不同的文学作品是认识世界的不同窗口,这样的窗口多了,就不会陷在“心灵鸡汤”的严重同质化中,以为那是唯一真理。

  真实的生活或许可以平衡“心灵鸡汤”的偏执。“鸡汤”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只取人生一面,将之放大后强调“执著”“努力”,单看当然没错,很有励志效果,但有多少人能照搬到生活中?曾经炮制过“心灵鸡汤”的蒋方舟反思说,“真实的世界不是‘心灵鸡汤’描述的那样”。真实的世界里,事业与家庭、工作与爱好、儿女与老人、外貌与心灵都需要我们照看,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平衡,毕竟多一根拐杖,也就多一点支撑。回到真实的生活,实实在在地熬一锅自己的“鸡汤”,比看那些快速炮制、缺乏理性的东西要有用得多——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充实而强大的自我。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85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