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人设崩塌背后多少人被伪名言坑惨

2019-01-05 14:09:48  阅读 166 次 评论 0 条

  以张爱玲书迷@张迷客厅 为首,还列举了马思纯之前多次发的张爱玲“伪语录”。

  除了张爱玲的“冒牌货”,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被“伪语录”裹挟着向前过。

  我最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

  有时候,觉得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仿佛被世界抛弃;有时候,明明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却依然觉得孤单;有时候,走过熟悉的街角,看到熟悉的背影,突然就想起一个人的脸;有时候,突然想哭,却难过得哭不出来;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觉得寂寞深入骨髓;有时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丢了。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可这句话其实出自扎西拉姆多多的《班扎古鲁白玛德沉默》,这位作者是个广东姑娘。

  它是歌手朱哲琴1997年的专辑《央金玛》里《信徒》的歌词。词作者是著名音乐家何训田。

  可偏偏,朋友圈流传的大部分“林徽因语录”,都出自白落梅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曾直接回应:“我从未见过微信上的这些文字出现在文集中的任何一个地方。这些摘录、语录全都是无稽之谈。”

  杨绛先生去世时,“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句话成为当日的热门金句。

  但其实,这句话只是网友根据杨绛先生的《坐在人生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的内容,拼凑而成。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每每写到关于拖延症的话题,很多人喜欢用胡适自省的这个例子:你看吧,大师也拖延,管不住自己。

  胡适确实有段时间常打牌,但是只作为消遣娱乐,不是终日只打牌不做别的 / 《胡适留学日记》卷一

  马思纯用错语录事件中,除去火了的假张爱玲语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再次爆红。

  然而这句极大地迎合了大众情绪的话,在今天,被指出并不是人们以为的莎士比亚所说。

  英文版知乎——Quora上,关于“英语母语者是否听说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谚语,还是它只是在中国被广泛使用”的回答,有两位英语母语者均表示英语中不存在这句谚语。

  被当作真理误传的伪名人名言,戳中了人们情绪之余,来源并不是那么的有科学依据。

  这句关于的名言,是英国女作家 Evelyn Beatrice Hall 总结伏尔泰的观点做出的归纳。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但这原本是作者塞林格最想批判的“利己主义思想”,正是对主人公遭遇的讽刺。

  2013年2月3日,《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文版发行15年纪念活动 / 视觉中国

  但在书中原句出现的情景是,巴黎陷入动乱,无家可归的人只能躲在阴暗的下水道里。那里很脏、很乱,却为弱势的人提供了避难所。

  所以虽然这句话每每在下大雨的时候就被翻出来,可原意真的不是为了鞭策城市排水系统的。

  假名言流行时代,相比追根溯源,大众更喜欢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喜欢权威与大道理。

  2015年05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高三教室里悬挂的励志高考标语 / 视觉中国

  哈佛图书管理员称关于他们的校训是图书馆被问次数最多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发问的都来自中国 / 哈佛大学图书馆官网

  之后,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的传说:“哈佛图书馆凌晨四点半仍灯火通明”,也被戳破。

  另外,有一首被认为是 Marguerite Duras(代表作《广岛之恋》《情人》)经典之作的情诗: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真的,就好像尼采没有说过“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跳舞的人疯了”,牛顿并不是“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原创。

  纵使这些被误解的意思和句子的原意差着十万八千里,大家还是排好队一个个掉进坑里,把“假名言”“假释义”传得越来越广。

  首先没法辩驳的就是,很多人获取“金句”的来源,都是社交媒体,而非通过阅读书籍。

  从“有文化的老干部”,一下子变成被群嘲的“没文化代表”,是因为没好好读书就信口开河。

  明星们出糗会有“热心网友”迅速出来指正,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知识积累而误用词语却很少被发现,最后导致以讹传讹,错误的意思甚至传得比词语原意还广。

  它原本指“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却被广泛误用成“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用以形容谣言。

  往往被解释成“穷即原罪”,在诸如“裸婚”“凤凰男”的情感讨论中用来形容穷苦悲惨的婚后生活。

  这句出自元稹《遣悲怀》的诗句,原本是作者怀念亡妻与自己同甘共苦,因此想到过往便更加悲伤。

  在语言学的应用中为了方便更多人使用词语,许多这样的误用也被包容和接纳了。

  2018年6月6日,浙江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工作人员在拯救古籍资料 / 视觉中国

  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知识主要通过口口相传来获得,因此产生“以讹传讹”这种现象情有可原。

  现代人已经拥有了集合各种知识的互联网,能够方便快捷地搜索知识时,这种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正如《奇葩说》在“该不该共享知识”一期中蔡康永所提到的,这个题目放在20年前,我们所辩论的就是“该不该有互联网”。

  但当越来越多的信息涌入互联网,获取准确的知识成为了一种“大浪淘沙”式的大工程。

  “我读过这本书”,已经不再意味着做好读书笔记、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甚至不再意味着真正从头到尾通读过这本书。

  只是,这样一句在哲学上充满思辨、充满复杂性的论证,却被不停地用来消解思考消灭质疑,无疑是对知识快餐最好的讽刺。

  讲到这里,让人感到恐惧的是,我们仅存的一点质疑精神,没有用在对常识的反思上,没有用在对规律的审视中,却用在了质疑“读书”质疑“知识”本身的价值上。

  纵然时代、技术再变,只有支撑我们求索、探究真理的求知欲,才能让学识、修养不是“皇帝的新装”,而成为真实的人生财富。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85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