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科7门还是优秀生?鼓励创业不能顾此失彼

2019-01-07 15:22:43  阅读 113 次 评论 0 条

  推崇人才的多样化、类型化发展,甚至是具体某一方面的强化发展,这都没问题,但要追求的是稳扎稳打,而非盲目激进。

  近日,某高职院校创业学院副院长的一段讲话视频在微博上热传。视频中,他说的下面这段话引发网友热议。他说,在学生的创业路上,学校的政策是非常给力的。在政策推出之前,有一个学生,他因为创业,7门课不及格,到最后学校研究给他如期毕业。不光如此,还推荐其为省级优秀毕业生。他还说,“学生可以用创业的业绩来申请某些课程免修、免听、甚至免考”。

  此事能在舆论场引起讨论,症结就在于,学业和创业哪个更重要?其实,无论是现实还是想象层面,这个问题都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如果说真有固定答案了,那只能是个体选择,不具有群体性的倾向。而上升到学校政策层面,最好适用于群体层面。达到学业和创业两者的兼容和平衡,才是符合群体利益的最优解。

  再来看这位副院长的观点,我明白其想表达的本意,无非就是能在实践层面表现优秀的也是好学生,值得鼓励和推崇。当然,学业好也是好学生,只是不必过于苛求学习成绩。这种思维没毛病,对传统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刻板认知也是一种挑战,甚至是颠覆。

  但是,若对所有创业行为一路开绿灯,那效果怕是也有待商榷。因为创业成功,挂科7门也能推荐省优秀学生,是不是与现在所提倡的“全面发展”有所偏离?还有,挂科7门,是不是意味着相关学生的基本学识基础有明显缺失?而学生没有这种基础的支撑,可以说大学的基本教育责任难言完成。

  当然,我们都知道,成才的路径从来就不是固定的,也不只有一条,“多样性”是其天然属性。但是,也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一个人在某一个层面上都是“天才”的存在,所以,理应多一层细致的考量,多一分现实的托底。

  推崇人才的多样化、类型化发展,甚至是具体某一方面的强化发展,这都没问题,但要追求的是稳扎稳打,而非盲目激进。鼓励学生创业,推动学生创业,这个当然可以有,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其实,可以追求适当的激励与放宽政策,但一定不要“顾此失彼”。

  一些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在校园时代同样遭遇创业与学业的矛盾。但是,他们的母校并不会因为学生创业成功而降低对学业要求的标准。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鼓励学生创业没错,但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无所阻拦地开绿灯,尽可能平衡创业与课业之间的矛盾,让课程学习更能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才能最大程度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往细节说,学校可以稍微调整下具体路径,在推崇和激励创业的大方向下,守住学业的基本底线要求,以创业的业绩申请部分相关性较大课程的免修、免听、甚至免考,这个合情合理,但完全替代学业甚至覆盖学业,并不妥当。再就是奖励层面,如果学生创业成绩好,完全可以独立进行表彰和奖励,比如学校创业风云人物等,不必非得推荐“省优生”。

  如此,学业和实战的兼顾问题,便能在学校政策层面得到疏解,这也能最大程度传导到学生实践层面。大学生们要坚信一点,那就是有学识支撑的实践,才更有底蕴和内涵,也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陈善全与李恒,姥爷与外孙,50年,两代人,青春在这里相逢,新老成昆铁路,一场半个世纪的扶贫接力就此开始。

  打开手机QQ客户端,扫描团徽或点赞手势,或直接戳这里,全方位Get团十八大精彩!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

  青年大学习,奋进新时代,一句正能量的座右铭可以激励我们奋勇前行。一起翻看经典,选择专属自己的座右铭。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87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