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道德馆开馆满百日数万人感受道德力量上演动人故事

2019-01-09 18:07:07  阅读 153 次 评论 0 条

  “这是洗涤心灵的地方,我很喜欢到这里逛逛,看看书看看温州好人的事迹。”在温州道德馆内,市民朱先生这样说。

  温州道德馆开馆已经一百天。在这百天内,国内外约300个团队参观了这座凝聚了温州道德历史的展馆,超23700人在这里感受温州道德力量。其中,不少人像朱先生这样喜欢上了这座馆。

  道德馆开馆后,热线每天都能接到不少单位的预约电话,场馆运营员邢文丽的手机线元。她说,开馆以来,除了市民自行参观外,每天四场团队接待也都爆满,有时不得不临时增加讲解场次,最多的一天有六场讲解。

  “至少要提前半个月预约,否则很难安排场次。目前的团队接待任务已经安排到了明年。”蔡吟雪说。

  蔡吟雪是温州道德馆的讲解员,她手上的讲解稿,也因参观人员众多且年龄跨度大,从今年9月19日开馆那天的一张基础稿,补充、修改成了如今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讲解内容、形式的五个版本。

  蔡吟雪说,道德馆开馆之后大受欢迎,除了普通市民外,组团来参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络绎不绝,甚至外省、外国的朋友都慕名而来。为此,馆内4位讲解员通过这几个月的摸索,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年龄段人群,修改出了不同版本的解说稿。

  “目前有市民版,针对学生的分为高龄段、低龄段两版,针对企事业单位有党建版,还有专门为一些参观时间比较紧迫的单位修改的简略版。”

  蔡吟雪还提到,温州是知名侨乡,开馆至今有不少华侨带着世界各地的国外友人来参观。为让归乡华侨感受家乡,几位讲解员正在准备温州话版的讲解词。“农历春节将近,不少华侨回乡,可能也会到这里参观。用乡音讲述温州道德故事,会让他们更加亲切吧。”

  温州道德馆里有留言簿,供市民书写参观感悟等。几个月来,留言已写了厚厚一本。

  留言簿上有这么一段文字:“温州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参观了道德馆,觉得温州人最美!家乡有这么多好人好事,不愧于温州人的骄傲,不愧于温暖之州!”

  留言的作者是平阳鳌江中学原党支部书记、校长,80岁的退休教师周道德。他说,在报纸上得知温州道德馆开馆,便带着妻子和女儿参观,馆内“兰小草”的事迹让人特别感动。回到平阳后,他组织数十位退休教师协会的老师来参观。老教师坐大巴从平阳赶来,年纪最大的82岁、最小的65岁。

  留言簿上还有几段来自外省政府部门的留言,一段是河南省信阳市政府部门的留言:“温州道德馆给我们河南省信阳市政府部门留下深刻印象,让大家耳目一新,值得学习与借鉴。同时,非常希望温州道德馆越办越好,成为全国楷模。”

  咸宁市委办和德清县文明办分别留言:“大爱大德在温州”“人有德行,如水至清”。

  讲解员谢珊珊说,实际上,慕名而来的单位部门不止这些,一些单位并没有预约。

  11月28日11时30分,一位女士带着一束鲜花和一封信来到道德馆。她是2017年“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法格的妻子,当天是她丈夫的忌日。

  讲解员帮助这位女士在展馆内的电子屏幕墙上,找到了她丈夫的照片。女子在丈夫照片前泣不成声,她说,11月27日是她和丈夫的结婚纪念日(如图)。

  女子对讲解员说,丈夫去世后,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寄托她对丈夫的哀思,但温州道德馆留下了丈夫的感人事迹。

  现年77岁的王国华,几个月前到温州道德馆参观后,每周二都会从瑞安莘塍坐车到温州道德馆。老人不仅喜欢参观,还喜欢阅读里面的书。

  邢文丽说,几个月前老人问工作人员,道德馆里的书能不能借阅。由于书籍都是作为公益服务给市民看的,工作人员婉拒。后来,老人又提出把身份证押在展馆,工作人员便同意了。

  一周后,老人如期还书。之后的每周,老人都会来还一本书,再借一本书。“老人会把书用报纸包好带走,并包好送还。再后来,我们就把身份证还给了老人。”邢文丽说。

  12月初,张瑜到温州道德馆参观,其中所展示的温州人文知识、道德故事在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作为温州市建设小学集团校德育处主任,她一直在思索如何将传统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素质培养中,道德馆提供了一个极好载体。

  “学生在这里能够看、听、摸到鲜活的道德事迹,兰小草、红日亭,这些以前在纸上看到的故事在这里都能看到相关实物,唤起孩子的美德记忆。”张瑜决定,在学生法制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中扩充道德教育内容,安排四个校区师生来参观。这两天,该校四个校区的六年级学生,就分批来参观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90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