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和于丹为何跌下“神坛”史学家的肺腑之言解释其原因!

2019-01-10 07:16:34  阅读 169 次 评论 0 条

  余秋雨曾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大家,他的《文化苦旅》小编中学时代业已拜读过,确实是感人之至。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史,剖析得十分到位。他的文字真实再现了千年历史中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确实是在当年给了人不少的触动。然而,近些年落下了“神坛”,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另一位“国学大师”于丹。那么,余秋雨和于丹为何跌下“神坛”?史学家的肺腑之言,解释其原因。

  余秋雨的文字细腻,十分具有感染力,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是讲苏轼的时候,写的是感人肺腑。他的许多作品,都有着借鉴意义,能够给人以启迪,让人的内心得到净化,让人在历史长河中流连忘返。然而,他在成名之后,先是与结发之妻离婚,后是身陷“诈捐门”,又以作家学者的身份跨界去做“青歌赛”的评委。确实是令人殊为不解,余秋雨在人们的遗忘中,逐渐跌下“神坛”。

  另一位与余秋雨有相似之处的是“国学大师”于丹。于丹早年曾在《百家讲坛》中讲解过《论语》,那时候的于丹气度儒雅,讲解的是鞭辟入里,引发了当年的“国学热潮”。可以说,于丹将千年儒家历史,通过《论语》进行了完美的呈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然而,于丹与余秋雨一样,在成名之后,出现了一些与文化学者不相吻合的行为,频频出场商业活动,一遍一遍的讲解着大道理。于丹当年的美名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遗忘与侧眼相看。

  于丹的境遇,以及与于丹有着相近命运经历的余秋雨,史学家朱维铮说出的那句肺腑之言,可以解释其落下神坛的原因。朱老曾说被市场左右而逃不掉的事实,确实如此。于丹和余秋雨曾在历史中寻找人生的答案,为我们呈现了历史的盛宴,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当初能够“以此为乐”,然而成名之后将历史“以此谋生”,这样就摆脱不了被人遗忘的结局,自然而然的跌下“神坛”。

  余秋雨和于丹为何跌下“神坛”?史学家的肺腑之言,解释其原因!朱老的话,小编在上文中已做说明,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无论余秋雨和于丹现在的境遇如何,当初他们确实是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盛宴,这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90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