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去,摔死的一定都是那些‘猪’。”在过去的一个月,马云在不同场合都提到了这句线月底,各路媒体不约而同地对过去一年里各种衰亡的风口进行梳理与盘点,而马云对“风口论”的点评,更像是对这场口诛笔伐风潮的点睛之笔。
或许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理解“天晴的时候修屋顶”这句线年资本与市场的洗礼,在岁末年初之际,“反思”成为了创业者们对过去一年必修的年终总结。
过去一个月,马云的三场演讲中,针对2018年,他提出了问题,谈到了对策,对于未来,他分析了趋势与机会。通过对这三场演讲内容的梳理,希望对大家过好2019年能有所帮助。用马云的线年管它好和坏,只做好自己。认真从‘眼睛往外’到‘眼睛往内’,也许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渡过难关。因为只有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风浪都能度得过。否则你天天坐山上看风浪,你就会成为风浪中的一部分。”
90%的人在埋怨宏观经济,但是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回归初心,自己想一下,当年你为什么创业,当年你的生意为什么好起来,你怎么就觉得个生意不行了呢?
我一直觉得,社会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没有机会的时候我们要为自己创造价值。
现在很多人不断在谈反思、谈感想,我其实很怕经济学家越来越把自己讲的像企业家一样,而企业家讲的很像经济学家。很多企业家动不动就是体制改革、中美贸易,其实跟他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总把自己企业做得不好怪罪于宏观经济,总把自己的企业没运营好怪罪于是别人的问题,是竞争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是宏观调控的问题,是去杠杆的问题。大道理谁都懂,其实企业家还得回到本身,想想自己的小道理。你到底从过去的六个月内学到了什么?你改变了什么?你的团队完善了没有?你怎么会到把股票抵押了那么多去做大量跟你企业毫无关系的投资?
面对当前的形势,每家公司处理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不要跟风暴对抗。人、组织、文化、业务,当初的战略到底是什么,想明白了没有,在风暴的时候修炼自己。企业运营多元化,有问题,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家,不具备多元化的能力,没有足够的组织保障,没有技术保障。改变自己很难,但是只有改变自己,才有希望。越是形势不好,我们越是要有战略定力,不要去投机。
战略对未来如何判断,战役考验组织能力,战术(考验)执行能力。今天企业光靠勤奋努力已经不够了,我们必须培养自己对未来的判断能力,全球化组织能力,把钱放在员工身上,把希望放在年轻人身上。早做安排,找好接班人。接班人要提前培养,不要以为企业离不开你,很多时候是你离不开这个企业了。为了让你的企业基业长青,为了让你的企业更能把握未来,多用些年轻人,多把时间花在他们身上。
过去都讲,风口来了,猪都会飞。每个人都想找风口,每个人都押宝风口。单个公司讲几个故事,不到一年可以融资几十亿,这正常吗?当一个企业拿自己公司80%的资产质押出去,拿钱去做与自己主业不一样的东西的时候,就要想到问题已经开始了。很少有企业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因为很多人永远相信“赌博”,永远相信all in。风过去,摔死的一定都是那些猪,猪被风吹起来,它不会长出翅膀来。我们每个企业完善自己,这是唯一的正确道路。
泡沫时代是诞生不了好企业的,泡沫过去,倒下的都是烂企业。当然,没有泡沫的啤酒,也不好喝。企业家就是把握不确定性,创造美好的未来。
企业越做越大的时候,管两百人跟管两千人、两万人肯定不一样。两亿以下的营业额跟二十亿以上的营业额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在很困难的情况下,每个企业关注一下自己的客户,关注一下自己的产品、技术、组织是否要升级,自己的投资方向是否要进行调整。如果不把这些企业最基本的要素考虑清楚,困难还会很多。
如果你觉得你的战略要调整,你问问看这三件事情有没有调整:第一,人调整了没有;第二,组织调整了没有;第三,KPI调整了没有。我发现很多企业每年讲我有新战略,但是从来不换人、不调组织、不调KPI,你等于没换。
企业做得慢一点,不是坏事。我们做得慢一点,做得好一点,做得舒服一点,做得开心一点,这样你才能走得远。我们每个企业都在讲做强做大,但做强做大有个基本要素,有个必要条件,就是把企业做好。做好,是做强和做大之间必须要跨过的。你的企业做好了吗?你抓住了一次机会,这三五年内可能发展很快,但有没有把自己整一整、理一理,把自己的人才、组织理一理,把资金和投资理念理一理?浙商能有今天,是不断反思自己,但反思还不够,还要调整自己,我们需要说过以后真正去做,线、这些基本功,企业一定要做好
什么叫战略?战略,是考核一个领导者对未来的判断力,什么是判断力?看问题的广度、深度、角度。战略是对未来的判断力,战役能力是组织能力,战术是执行力,就是员工素质。很多企业家花很多时间“培训”领导、政府官员,没有花时间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的能力。员工强大了,企业才会强大。这些基本功,要做好。不要压力太大,不要看隔壁老王做得比你家好,其实他也很羡慕你,你不要觉得你很难,别人比你也好不了哪儿去。
我想提醒大家,2019年管它好和坏,只做好自己!该瘦身的瘦身,该调整的调整,该裁员的裁员,该加人的部门还得加人,认真从“眼睛往外”到“眼睛往内”,也许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度过难关。因为只有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风浪都能度得过。否则你天天坐山上看风浪,你就会成为风浪中的一部分。
第一,中国有14亿人口,最难得的是14亿人口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统一市场,欧洲将近10亿人口,但它不是一个整体,其实相当复杂。中国有14亿人口,我们说同一种语言、同一个社会制度、同一个整体,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第二,中国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国家之一。中国提出的目标都是长远目标,目标一旦定下来,不会变来变去。有人跟我讲中国不可琢磨未来,其实中国可以判断未来。
第三,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是独一无二的。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可能是全世界加起来最大的。无论是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各省市之间的贯通,基础建设之完美、之完善、之先进,是全世界羡慕的。
第四,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大概是人类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工程,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
第一,中国经济一定会更加市场化。未来10到20年,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需要企业家、年轻人共同推进,让市场变成资源支配的主体,这一转变过程是中国巨大的机会所在。
第二,中国的内需。全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有3亿中等收入人群的市场,未来将增长到5亿的中等收入人群。
第三,中国经济必须全面数字化。中国正在从传统制造向数据制造转型的过程中,现在用不用数据,就是过去用不用电的区别,这是一场技术革命。
“一带一路”是让全球化更加普惠的实践。今天,反全球化的声音很响,但今天的问题不是全球化造成的,是全球化不完善造成的。全球化应该更加普惠,让更多的年轻人受益,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而“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希望为中国以外的国家做一些这样的事情。
“一带一路”不是过剩产能的转移,而是共同摸索一种更加完善的发展模式和贸易游戏规则。过去的全球化是大的国家、大的企业才有机会,而“一带一路”所带动的全球化是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为当地做一些他们现实情况下做不到的事情,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一带一路”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下的全球化,敢于冒险的年轻人,将从这样的全球化中最多受益。
过去制造是叫中国制造、美国制造,或者叫Made In China、Made In America,未来叫Made In Internet(互联网制造),过去是B2C,未来是C2B,过去是叫E-Commerce,未来所有都叫E-Business。过去的贸易主要靠集装箱,未来的贸易主要靠包裹。过去是大公司才可以做进口和出口,未来所有的小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与进出口贸易,所有的规则和法律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参考资料:2019年1月3日,马云在世界浙商上海论坛上的演讲;2018年12月12日,马云在香港举办的“一带一路:由香港进”论坛上的演讲;2018年12月1日,马云在2018浙商总会年会上的演讲;《马云最新演讲全文:企业发展不好,怪宏观不如怪自己》,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