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工科应用数学》试题中,出现了“心灵鸡汤+土味情话”答题提示语,令考生眼前一亮。
“真心希望函数不是你永远的痛,呵呵!”“生活有太多变数,但只要目标定,则心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仔细观察,冷静思考,定能跳出思维的怪圈。”
原来,试卷出题者为该校副教授谢金云,她将人文与数学融合,借用名言警句、古诗文和流行语作为试题提示语,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受到学生好评。学生们评价说:“原来是一位别有用心的老师!”
谢金云现任该校五年制大专部副主任,大学数学课程教师,常年从事“应用数学”方向的研究,主讲《工科应用数学》《经济应用数学》《高职数学文化》等课程。
记者看到,由谢金云作为制卷人的《工科应用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中,制卷人处写着“和你一起快乐学习的人。”另外,在大题和各小题前,都有一段加括号的答题提示。如第一大题单选题提示为“若在仅有的四个选项中你都不能找到对的选项,将来又何以在十几亿人中找到对的人?”
在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前的提示为“原来的味道、亲切的味道,有木有?”提示语中,除了一些网络流行语,还有富含人生哲理的心灵鸡汤,如“当失望大于希望时,要淡然处之,当收获小于付出时更要含笑面对。”另外,提示语还有一些土味情话,如“自从与你相遇,数学老师的心电图就如同函数图像一样跌宕起伏,我只想用亲身经历告诉你,遗忘绝对不能是你唯一的选题。”还有“你的生活就是我的定义域,你的思想就是我的对应法则,你的微笑便是我存在的意义”等提示语。
谢金云告诉记者,这份试卷并不是学校的标准化试卷,只是她个人针对五年制大专学生制定的考查试卷,试题难度适中。“我想通过这种创新,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和德育渗透,也体现学院倡导的‘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这份试卷只是我个人针对数学科目的一些教学尝试,将人文与数学相融合,借用一些名言警句,古诗文和流行语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谢金云称,该尝试将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所以它不一定适合于推广到其他科目。”
考试结束后,谢金云也感受到学生的反馈,她说,自己不能保证下次使用还能否起到同样的效果,“所以我认为这种尝试不一定适合于长期使用。”
谢金云的“鸡汤情话式”提示语试卷在网络公开后,不少学生对老师的良苦用心点赞,并称赞为“别人家的老师”!
该校一名学生留言说:“谢老师是在上学期教的我们班,我每周最期待的课就是周四的一二节数学课,她是我这么多年学习数学生涯中对我启迪很大的一位老师。谢老师教我们的内容也不是特别多,很多时候都是在和我们一起研究难题,她说其实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更应该学会的是对待它严谨的态度。上学期结束后我们也就没了数学课,但偶尔在学校也能碰到谢老师,真的是很幸运啦。最后我想说,谢老师你去年给我们出的试卷里面好多坑,我们也想拥有网红试卷。”
还有学生留言说“着情深处,一切皆为学生!致敬!谢老师!”“这位出卷老师,为了学生也是别有用心呀……”“诗人情怀的数学教授!”“文理兼修的数学教授!”“厉害,为我的数学老师点赞!”
用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建立,科举制度有1300多年历史。进入20世纪初,用八股文选拔人才的弊端日益显现。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那个时候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而是各大学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据当时的考生介绍,不少人彻夜在书店排队买一套“数理化”自学课本,买不到的人就问熟人借来手工抄写。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的研究。他告诉记者,从1949年到1966年这“建国十七年”是我国一系列教育制度的初创时期。1952年有了第一次全国统一招考,50年代初按对口式人才培养建立了北京钢铁学院等一批专业化学院。到1961年随着“高校六十条”的出台,“一考定终身、全国统考、文理分科”等我们至今依然熟悉的考试模式最终得以确立。
周光礼认为,当时建立的统一高考模式既能够更好地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这14年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支撑了新中国三十年的发展,意义重大。
到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高考制度中断。
统一高考中断,大学录取只剩下“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工农兵大学生”登上历史舞台。周光礼说,在当时上大学主要看家庭成分,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的有些只有初小文化,也就是刚刚达到脱盲水平,许多大学为此不得不“大学变小学”。大学教育的培养质量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谷。
1976年,“”粉碎,结束,全国百废待兴。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当年底就恢复高考,时间非常紧张。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纸张、油墨全部按计划生产、供应。拿什么印试卷?最终中央决定,为了不增加群众的负担,每个考生只需要交五毛钱的报名费,另外先借调印《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来印高考试题。
恢复高考的消息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据当时的考生介绍,不少人彻夜在书店排队买一套“数理化”自学课本,买不到的人就问熟人借来手工抄写。周光礼说,那一年的高考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初中毕业生要多于高中毕业生,跟现在的高考完全不同。因为文革期间办学停摆。1966年之前的高中毕业生到了1977年早已走上工作岗位,甚至为人父母。初中毕业生反而相对有时间复习备考。
12月,570万人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和课堂奔赴考场,一个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终于又回来了。
1977年,570万人参加高考,27.3万人被录取。1978年高考完全恢复正常,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两批人都在1978年进入大学,都被称为恢复高考第一批大学生。通过高考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深造这一制度由此恢复。从1977年一直到现在,高考制度从未中断,并且进行了多次改革,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周光礼说,恢复高考的头两批大学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不少人还在上学时就被用人单位“盯住了”,一毕业就被一抢而光,“大部分留在了大城市,极少有人去基层和边远地区,这样不行。”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要服从分配。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到了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招生从秩序和公平转向兼顾效率和效益,大学逐渐进行“自费”和“公费”的并轨,到1996年,上学交学费成为统一政策,“免费上大学”的时代结束。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门。2001年取消高考的年龄限制,一批“爷爷考生”、“奶奶考生”备受媒体关注……到2014年,随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高考在未来将打破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考等。今年,浙江、上海两地将率先按照新方案进行高考。
在周光礼看来,1977年恢复高考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帮助重建了后的社会秩序,给人以对知识、对未来的信心。“秩序的崩溃、对社会信心的不足,危害甚至要大于人才的断层。”周光礼说,高考所代表的公平、质量至今仍是人们不懈追求的价值观。高考对于中国迅速从文革的“乱”转为改革开放后的“治”,继而“兴”,其作用难以估量,“从国家领导人到科学家、知名企业家、文艺界人士,大批人受益于恢复高考后的高等教育。”
如今,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投入实施。未来高考怎么走也引发了讨论。周光礼告诉记者,这次高考改革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做了很高的顶层设计,这是至关重要的,高考改革不能“就考试谈考试”,必须得上升到社会治理、国家发展的高度设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具体到一些改革措施,周光礼也有自己的意见。以率先试点的两地高考方案为例,不分文理科,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英语多次考试机会,周光礼就认为高考方案设计得过于复杂,普通考生、家长甚至老师都会看不懂,就会有人利用复杂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进行谋利,“这就触动了高考最基本的‘公平’价值观。”
周光礼说,除此之外,新高考应尽可能地减少对于专业的限制,少用考试科目去限定招生专业,“因为大学现在都强调宽口径、通识教育了。”他说,用简单易懂的方式选拔人才,尽可能地保障公平,高考还将在中国发展中发挥强大的推动力。
在恢复高考这40年中,《北京晚报》的记录,真实地反映了“高考”在市民生活中地位的变化。
《北京晚报》1980年复刊,在整个80年代,对于高考的报道多少有点“心不在焉”,只有几个年份,高考消息占据了头版的位置。
1981年,重新恢复的高考,第一次以当日新闻的姿态,出现在《北京晚报》上。这条新闻披露了一个信息,当年参加考试的北京考生高达11万7千人,当年的全国大学录取率仅为11%。相旭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