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礼仁: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何为

2019-01-17 13:13:08  阅读 177 次 评论 0 条

  作者:湖北省特级教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高中语文教师、全国素质教育模范教师胡礼仁

  前不久,我给高二学生上《苏武传》时,问有多少同学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全班55人只有3位同学知道。后来,我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小测验,多数同学对春节为什么叫“年”、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什么是文房四宝等知之甚少。

  不仅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加上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理想淡薄,缺乏责任担当意识,等等。这些现象背后掩盖的是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面对如此现实,中学教育特别是中学语文教育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吮吸丰富的精神养料,构建青年一代的“精神家园”,自然成了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汉字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加强汉字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直接、最生动、最精彩的体现。例如,当我们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比”字稍作探究,就极有趣味。“比”字本义是挨着、靠着的意思。你看甲骨文中的“比”字,就是面朝右并站着的两个人,这两个人紧紧挨在一起。这就是“比”字的本意。只有挨得很近才有比较的可能,所以产生了“比较”“好比”之意。又由“靠近”之意引申为“勾结”,如“朋比为奸”。由“比较”引申为“比喻”,是古代赋诗作文的一种修辞手法,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句子“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这个“比”就是指用含蓄的话说明。这样,教师巧妙地将“比”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有关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既充实了课堂内容,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对学生进行汉语教育,不仅让他们理解、领悟汉语言文字的优美、简洁、深刻、和谐、丰富内涵、联想空间,而且能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他们进行精神哺育。”

  单个汉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篇文章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就更为全面,更为深刻。讲韩愈的《师说》,如果教师只讲从师求学的道理,只讲抨击了士大夫中自恃门第高贵而不肯拜师求学的陋习,却不讲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是肤浅的。从深层的文化意蕴上说,本文还涉及我国古代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孔子为历代士大夫乃至封建统治者所接受,也为广大劳动者所接受。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仍在使用的“师父”一词,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坊间有些厅堂上至今仍悬挂着“天地君亲师”的匾额。

  讲《鱼我所欲也》,只讲孟子散文“长于譬喻”的特点,不讲“舍生取义”这种人性固有的美德;讲司马迁《报任安书》,只讲统治阶级的种种恶劣行径和作者所遭受的酷刑,不讲作者献身于历史事业的满腔悲愤和伟大抱负;讲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只讲如何认识树木的天性和怎样适应树木生长的规律,不讲人们要顺其自然,并由此引申出治理国家的道理如此等等,既完不成国民教育的综合工程,也完不成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由此看来,挖掘文本内涵,开拓文化视野,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考验着中国人的智慧。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小学阶段正是立德树人的黄金时期,在基础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新一代公民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这一方面,语文教育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在《走出“半个人”的时代》中说:“学习《老子》《论语》,第一,可以陶冶情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第二,可以改善思维,活跃思维,完善思维;第三,可以增加非智力因素。从思想感情、从思维方法、从非智力因素讲,学习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绝对有好处。”

  当前,中学生专业知识学了不少,但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却没有提高到相应程度。他们中不少人不了解传统文化与今日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不了解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无非是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腐落后的东西,与今日之社会特别是与西方社会的一些东西格格不入,没有必要去了解,更谈不上继承与弘扬。他们不懂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是不能割裂的,更不懂“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种数典忘祖,轻视和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是一种极其缺乏历史责任感的表现,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因此,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比如,可多营造一点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氛围,多一点传统文化的情怀,多一点传统文化的视角,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奥妙。如在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书法艺术作品;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选用恰当的音乐,朗诵、弹唱、歌咏等;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与课文相关的诗文格言、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神话传说。还可以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高尚情操、深刻思想、微妙智慧,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在校内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开展“千古美文”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汉字书写大赛、成语接力赛、古诗文名句默写大赛、古代文化知识竞赛、传统美德故事会、“家乡民俗知多少”演讲会等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口诵心惟,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德,升华为自己的文明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延伸有关作家作品。如学习《论语十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论语》,了解孔子“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和儒家思想;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可向学生推荐阅读《儒林外史》,感受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真实生活;学习《香菱学诗》《林黛玉进贾府》可让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体会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可以开阔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视野,使其深入地理解课本的知识,同时达到“语文课标”关于加大阅读量、着力夯实语文基础、增强文化底蕴的要求。

  中国古代的名胜古迹,无论是宫廷建筑、桥梁建筑、园林建筑、楼阁建筑,还是寺庙建筑、民用房屋建筑,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博大、朴实、实用、庄重的品格,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审美追求。中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此类课文。如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民族风格。这些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决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失去魅力,恰恰相反,会因人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滋生的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而更凸现其永久的魅力。

  据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祖国的灿烂历史、辉煌成就,增强文化自信心,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教材的选编除了要体现时代特点外,更要为时代服务。中国古代的文化、文学、哲学、伦理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中国文化的精华在哪里?在《山海经》《道德经》《论语》《孟子》等经典之中。《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认为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是永远满足的。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私欲的情况下,这不能说没有意义。选教材就是要甄别辨析,选择真正能提高人文素养的内容。像《红楼梦》,对生命那么尊重,对名利场那么鄙视,这就是生命境界,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发挥重要作用。

  世事维艰,有文则兴。习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传统文化已深深烙入中华民族的基因,在民族血液中流淌,优秀文化正在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和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真诚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心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细心品味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进而达到汤一介先生所说的,“使我们的文化日日新、又日新而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和人类终极关切的哲学问题上做出贡献”。

  裁判长着“电子眼”,足球有颗“智慧芯”……世界杯看的不只是足球,还有科技的变化。

  进入6月,漫天飞的促销红包、预售、定金、满减信息,预示着“618”年中大促即将来临。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99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