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余光中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提并论。的确,十多年来,余秋雨散文读者众多,好评如潮。有人评论说:从空间上它进入了民众,从时间上进入了散文历史,树立起一座散文的奇峰。读完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到最近的《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几部散文集,心中不由感慨万千,大哉斯文,大美为美!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孙绍振先生的评论文章说:余秋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巨大的,一言难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文化散文不是传统的性灵小品,更不是“匕首和投枪”所代表的轻型艺术话语,他的散文是货真价实的大散文话语,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除了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以外,还没有他这样的熔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如果用学术语言来表达,可以说,他在当代散文史上的功绩,是从审美的此岸架设了一座通向审智的桥梁,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散文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大。这一段话可以说是孙绍振先生对余秋雨的总评价。
从这段评价,不难看出孙先生对余秋雨的情有独钟和十二分的景仰。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孙绍振先生作为当代文学研究家的局限,这种局限,我要说,不仅是孙先生一个人的,几乎是所有用力于当代文学评论和研究的学者的,这就是视野不广、眼界不高。因为他们大多把现当代文学孤立起来,夸大了其独立性,隔绝了它与人类更深厚广大的古典文学、也即经典文学的天然联系。
窃以为,我们今天衡量、判断一位当代作家的艺术品格、艺术成就,是不能仅仅着眼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二三十年,也即“新时期”这短暂的一瞬的;同样也不能只看到1949年以来,“五四”以来,必须要把研究的对象放到中国和世界的文学史的大体背景上去认识、考察,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要比思想、语言、风格、创造,庶几才能比出一点意思来,找出它所在的大致坐标。
孙先生如此评价余秋雨的散文,可以说高到无以复加了。如前一半所谓:余秋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巨大的,一言难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文化散文不是传统的性灵小品,更不是‘匕首和投枪’所代表的轻型艺术话语,他的散文是货真价实的大散文话语。这里,“多方面的,巨大的,一言难尽”,实际上几乎就意味着它是前无古人。接下来,又说:“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除了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以外,还没有他这样的熔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如果用学术语言来表达,可以说,他在当代散文史上的功绩,是从审美的此岸架设了一座通向审智的桥梁,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散文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大。”不说是什么“后无来者”,至少余秋雨是“五四”以来一人而已了。
果真是如此么?从余秋雨“文化散文”已经被不少评论者所指出的众多弊病来看,至少在“五四”以来的散文史上,我可以断言,余秋雨的散文成绩是被孙先生放大了二十倍。他绝非如此灿烂辉煌,首先是不真诚,文过其质;其次是不精炼,动辄几万字,常常像是在写小说,写电影镜头,或是写变相的通俗的文史介绍,哪里还是在写“散文”?不真诚,不精炼,必然浮词满纸,无病呻吟,缺乏深沉含蓄的内蕴和感动人心的力量。思想肤浅,学问不够,辞藻来凑,倒还在其次。
如果再放到整个文学史上去看,对余秋雨作如此评价,我不知孙先生如何评价古希腊诸大哲的历史散文、哲学散文?如何评价圣奥古斯丁、弥尔顿、卢骚、伏尔泰、孟德斯鸠、蒙田、雨果、罗曼罗兰、歌德、爱默生、梭罗、欧文、卡莱尔?如何评价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赫尔岑、蒲宁等的俄罗斯经典散文?如何评价中国的先秦诸子、史传散文、司马迁、魏晋六朝文家、郦道元、徐霞客以及唐宋的韩、柳、欧、苏、曾、王?如何评价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散文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包括后来的全祖望等人)他们那些真正经历了天崩地裂时代、感受国破家亡悲痛,写出的不朽文字?如何评价汪中、魏源、龚自珍的瑰丽纵横的篇章、章太炎、梁任公的汪洋浩瀚?明人小品我们不必去谈,清代桐城派也可暂且不说。其实,汉魏以下,能文章者动以千数,杜牧、陈亮如何?多少个余秋雨能及得上?即以不以文章名世的美国女自由舞蹈家邓肯的回忆录来说,其雄奇秀美、豪放婉约,无所不备,就不是余秋雨的全部散文比得了的,因为人家写的是自己心灵的真实袒露,不是东拉西扯的二手贩卖。照不才我的看法,即使列出一批历史上第三、四流的真价实货,余秋雨也未必比得过。从学识到文采,哪里是一个余秋雨就把孙绍振先生惊得拜倒于地,佩服到如此地步的!我只能说这是少所见、多所怪的缘故。孙先生如果涉猎过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大小几千家作品,有过深切的体会,他断不会做出如此轻率的赞誉,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对孙绍振先生的评论,我只能坦率表示上述看法。当代文学史家,如果只用力于当代,必然会有近视眼的毛病。当代文学史家因为市场、群众、时尚、人情,而看走了眼,缪托知己,过于推许,是经常有的事,孙先生幷不是第一位。请原谅我的狂悖。涉及到评价文学的原则,人物的高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只能说真话。请江上渔火先生见谅。
典丽精工的语言锤炼,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小说叙事模式和议论话语模式的大胆引进,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行文气势和艺术感染力。秋雨散文的语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在他的诗性叙述中,叙事语法被一种理主宰着,浸满了一种历史的思考和感叹。这种语言不追求那种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一种潮样的愤激和诗意。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一种哲理的词语中栖身,浑厚质朴。此外,修辞手法和叙述风格的大胆采用,对于增加文章的气势和厚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