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新书《泥步修行》出版:网上的“格言”都是假的

2019-01-26 09:14:12  阅读 110 次 评论 0 条

  近日,余秋雨教授全新散文着作《泥步修行》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余秋雨教授介绍说,这是我关于人生修行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的最后一本书。

  修行需要破惑。年长者更应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后辈,因为“破惑”的经验,也就是为人生减负、让精神自如的秘方,理应早一点传递给刚刚上路的生命。但事实却是,人一上了年纪,就不太愿意再谈“人生哲理”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人生的极其复杂、诡异、多变,简直无理可讲。因此,凡是还在谈的,一定还比较年轻。但是,这种阴差阳错,实在是人世间最荒唐的“话语颠倒”。那就是把一个最艰深问题的话语权,交给了最不应该具备这种话语权的人,而真正有可能具备话语权的人群,却在沉默。

  “我想改变这种状态。”余秋雨说,“我修行大半辈子,破了那么多惑,问了那么多道,理应留下一些成果,否则就对不起那些惑,对不起那些道了。”

  正是出于这种思考,有着丰厚人生阅历的余秋雨在最合适的年纪拿起了笔,开始回顾自己的修行之道,“话重话轻,皆是心声”。

  近年来,网上涌现出大量以“余秋雨”的名义发表的人生格言、美文,铺天盖地。这些文字尽管是杜撰,但在余秋雨看来,“他们对‘人生哲理’的孜孜矻矻、如醉如痴,正反映了当代青年对一个重大命题的憧憬和饥渴。我觉得应该珍重他们的这种情怀。”

  当代青年对人生哲理的渴求和执念,构成了《泥步修行》的创作初衷:“由此也唤起了我内心一个小小的欲望,即试着用我自己的笔墨,让那些一直对我充满好意的年轻人看一看,这个长期被他们冒名的真身如果亲自动手,写他们很想写的那种句子,将会是什么模样。”

  丰厚的经历让余秋雨的人生感悟都带有某种终极意义,他写出来的句子也与那些年轻人的文笔有很大不同。《泥步修行》的问世,将让这些善意但披着伪装的“语录”不攻自破,也让人们得以一览余氏人生箴言的庐山真面目。

  余秋雨说:“网络上标有我名字的大量诗句、美文、格言,内容全部有关人生修行。但只有这一本才是真的。”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由“立”到“不惑”,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人们正是从种种“立足点”上,生出无穷无尽的“惑”。无论是专业的立足点、权力的立足点,还是人际的立足点、财产的立足点,带来大量的竞争感、嫉妒感、危机感、忧虑感。

  只知求“立”,却不知破“惑”,造成了生命的大量虚假和颠倒。内心焦急的余秋雨教授在最合适的年岁终于推门而出,现身说法,以这本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着作,引领读者探询人生最美的出路。

  “破惑”是修行之路的开始。作者一一回顾了自己破除每一个“惑”时的心路历程:灾难时期如何守住正觉?为什么辞职是破解“官位之惑”的结果?如何看待“名惑”的虚妄?怎样破除钱财的迷魂阵?如何不被潮流裹挟?怎样以强大的心灵治愈仇恨?在破除这每一个“惑”而达到“不惑”的过程中,一步步使艰难的修行变得切实可行。

  “问道”是修行的智慧源泉。余教授坦言,尽管他对西方的人文哲学并不陌生,但“对天地人生最高智慧的揭示,主要在古代东方”。作者从佛、道、儒和魏晋思想家的多重智慧中筛选出直接有助于修行的精神助力,这也使个人修行融入了千年共修。

  “安顿”是修行的总结和心灵的归宿,也就是追踪修行者在经历了重重“破惑”“问道”之后如何实现心灵的安顿。从儒释道最终回归现实生活,从内心解除人文羁绊,最终完成一个修行者上升为一个觉悟者的精神构建。一路好奇,像个孩子,直到路的尽头……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教授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着作,用优雅的哲理散文写成。他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并由此构成本书的三个部分。

  “破惑”部分,仔细分析了人人都会遇到的“灾之惑”、“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的引诱和危险。作者逐一回顾自己在破除这每一个“惑”而达到“不惑”的过程中,如何使艰难的修行变得切实可行。

  “问道”部分,作者从佛、道、儒和魏晋思想家的多重智慧中筛选出直接有助于修行的精神助力,这也使个人修行融入了千年共修。这一部分,又可看作是对中国宗教文化的当代萃取。

  “安顿”部分,是全部修行的总结,也就是追踪修行者在经历了重重“破惑”、“问道”之后如何实现心灵安顿。本书提出了“生存基点”、“因空而大”、“天地元气”、“本为一体”、“相信善良”、“我在哪里”、“日常心态”这七个方面,概括了一个修行者终于上升为一个觉悟者的精神构建。

  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涌现标有余秋雨教授名字的大量诗句、美文、格言,内容全都有关人生修行。余教授说,只有这一本才是真的。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着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着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他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中国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着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2002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他的着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华人社区的读书会读得最多的“第一书目”。他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罕见的向心力奇迹,我们应该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白先勇

  余秋雨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贾平凹

  北京有年青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金庸

  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 高希均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三次来美国演讲,无论是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还是在华美人文学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或国会图书馆的学术舞台,都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的桥梁。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联合国中文组组长 何勇

  秋雨先生的作品,优美、典雅、确切,兼具哲思和文献价值。他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正用得上李义山的诗:“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纽约人文学会共同主席 汪班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10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