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9月28日消息 (记者左艾甫) “最伟大的漫游者是在有与无、生与死的临界点上行走的人。”一本理性地展示一个漫游者的灵魂轨迹、感性呈现八十年代精神文化真相的归国留德博士励志自传《漫游者说》,在成书14年间,先后被3家出版社接力出版发行。日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富春留德归国后写的励志自传《漫游者说》,由团结出版社再度出版向全国发行。这是该书200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后,第三次被编辑出版发行。
《漫游者说》讲述了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是一本奋斗者的自白。作者彭富春是一个从小失去父亲的穷孩子,在江汉平原的穷乡僻壤度过了艰辛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考进名牌大学中文系,数年之后继续北上深造,成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的高足。从文学跨界到哲学,从思想者跨越为写作者,经历种种现实和心灵的蜕变,终又留学哲人和诗人之乡,成为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再传弟子,历经七年艰辛,学成归国,任教于其母校武汉大学,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作为—个奋斗者,他与贫穷、疾病、压力和屈辱作斗争。是什么激励了这位奋斗者?不是其他,支撑他的是对智慧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信念。《漫游者说》自述了他从一个农家少年到大学教授的奋斗历程,是他的心灵史和学习史,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珍惜光阴、奋发图强的宝贵食粮和精神动力,在社会上特别是青年中影响很大。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高为2015年在《知识改变命运——漫游者说——我的自白的组稿和阅读》一文中,回忆了本书首次出版的经过:第一次知道彭富春的名字是在三十年前。《中国青年》1985年第1期以显著位置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一位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思考》的文章,介绍了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彭富春独特的学习方式……那篇文章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写给彭富春的求救信、求教信、求爱信雪片般飞往《中国青年》编辑部和武汉大学,彭富春成了千万青年的偶像。好在他定力深,没有陶醉于一时的成功而停滞不前。再次见到彭富春的名字是在十年后,也就是1995年,同事推荐我读海德格尔的《诗·语言·思》,我赶紧去翻看,译者正是彭富春。从这部著作中,我初步领略了海氏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译者彭富春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再后来,《中国图书商报》报道,彭富春用德文写的博士论文《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已译成汉语出版,并且上了“风入松”书店的畅销书榜。当时我意识到,当年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已经修成了正果。我马上打电话找到已在武大任教的彭富春,谈了1985年读《中国青年》有关他的报道的感受,并请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让广大读者,尤其是处于逆境中的读者看一看,他答应了。作为“留学博士自述丛书”的第一部,《漫游者说——我的自白》讲述了他三十八年的人生经历,我们也从中了解了他二十年的心路历程。
该书第三次的出版机构是团结出版社。据悉,2002年,该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201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再度出版。相比前两次,此次出版时副标题改为了“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并由此前的文字版变为了图文版,加入了彭富春大学期间以及读研、读博时的一些个人生活照,包括与他的老师李泽厚教授、博德尔教授等人的合影,以及武大校园风景照、异国风景照。
因未带工作证件,下乡为村民免费办卡的几名银行工作人员被误认为是诈骗犯,遭到群众报警举报,民警到场后迅速核实,最终解除双方误会。
9月27日上午,武汉工商学院生物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和武汉市政协副主席谭仁杰,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秘书长、市科协党组书记桑建平,
26号上午 ,首届湖北省园博会在黄石开幕。过去杂草丛生的污泥滩,眼下华丽转身成了1200亩绿意盎然的亭台楼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