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虽然不是第一位提出“世界文学”的学者,但他对这一概念的阐述却是影响最大的。今天,我们在讨论“世界文学”时总是不自觉地要从歌德对它的阐释和建构说起。
据统计,在歌德的写作和被记录的谈线次“世界文学”这个词语。但遗憾的是,歌德没有在任何一处给它下一个清晰的定义,这也是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争论“什么是世界文学”的原因之一。在追溯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时,我们不得不回到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歌德是在欧洲正遭受革命和分裂的历史背景下对“世界文学”这一概念产生兴趣的。这一时期欧洲正在经历法国大革命(1789~1794)和拿破仑战争(1803~1815)。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欧洲进入了战后恢复阶段。当时欧洲的世界主义意识刚兴盛起来,短暂的和平加速了文学的交流,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奥地利与普鲁士两强并立之下势头较弱。基于这一历史条件,歌德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恢复民族的统一并且避免战争的分裂。作为当时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巨匠,歌德自然而然地想要通过文学的战场来推动德意志民族的统一。1827年1月31日,在与门徒艾克曼的谈话中,他第一次公开地阐述了对“世界文学”的构想。他这样说道:
我越来越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诗随时随地由成百上千的人创作出来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歌德最早公开谈论“世界文学”的记录。此后直到去世,歌德都在不断地回到这一话题上来阐述他心目中的“世界文学”。接下来,在1828年的自然科学代表大会上,歌德发表演讲进一步向大家厘清他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
在大胆地提出一个欧洲的、实际上是普遍的“世界文学”概念时,我们不仅仅是说不同的国家应该了解对方以及对方的商品,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久了。商品会自己宣传自己,并且会不断地被投入市场。在这里,我们指的不是这个!事实上我们指的是那些活跃的、努力奋斗的学者们应该学着去了解对方,通过各自的爱好和相似的品味去了解对方,进而找到协同行动的动力。
在这里,歌德也已经发现这个世界(欧洲)之间的商品流通已经无法阻挡,资本主义的扩张已经无处不在。所以他强调的是从文学的角度去增进交流,增进学者们的互通和文学作品的流通。
20年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了这个歌德试图回避的“世界文学”概念: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文学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实际上,歌德已经在资本主义的迅速扩张中感受到了这个商品化的“文学世界”。但他也已经阐明,他倡导的“世界文学”并非是资本主义市场上商品的互通有无,而是在“文学市场”上文学文化的互通有无。陈跃红先生指出,尽管歌德和马恩的理论角度不同,但其共同性注定大于差异性。他认为歌德的论述基本上是从“交往”出发,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希望营造一个各民族在文学方面和谐交往的文学大家庭;而马恩的论述则从“生产”要素出发,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将各民族文学视为整体世界的“公共的财产”。从本质上来说,这二者都指的是文学的流通。诚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可以将各民族的文学作品视作商品般的物质实体而将其拧成整体,但这却忽略了各国文化的异质性特征,使得各民族、各国文学丢失其特质。马恩的“一个世界的文学”只意味着无限平面的铺开,意味着普遍性和遍无不及的推展,意味着将各种差异统合为一体。
在“文学的世界共和国”里,歌德对“世界文学”的阐释和建构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但是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是基于历史条件提出的,是他统一祖国的愿望在文化层面上的显现。因而,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虽然引入了跨东方文明文学比较研究,但他的主要目的是阐释德意志民族的“世界文学”,是强调“德国人将在其中扮演光荣的角色”。即使歌德本人对欧洲以外的文学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他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术语主要是为了推动欧洲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加强交流,以期更好地了解各自的文化,防止战争和分裂。在20世纪末,很多学者都意识到歌德的“世界文学”理想后来实质上发展成为了“欧洲文学”,甚至只包括主要的欧洲文学。有关“世界文学”概念的界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基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的文学现实情况,经历不断的修正和重构。进入到21世纪以来,学者们慢慢回到了歌德最初浪漫的“世界文学”理想中去,开始注意去除欧洲中心主义、去除文学商品化,尝试建立一个文学的乌托邦,实现各个民族、国家文学的“大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