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线、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