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街道办“立体化”工作法关爱未成年人

2019-01-30 07:52:50  阅读 118 次 评论 0 条

  德阳市旌阳区旌阳街道办把“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心理”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街道拓展服务领域,在延伸服务触角的同时,党工委推出“意义社区”理念。通过建立全国首家“灾后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模拟法庭进社区”活动,建设“青春驿站”、“社区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实践平台,形成心理服务从学校到社区,从社区到家庭延续贯通“一条线”的互动机制,探索出了未成年人心理服务“立体法”工作法。

  为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旌阳街道办各社区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心理服务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落实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并把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先后建立了“灾后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社区少年宫”、“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社区青春驿站”等机构,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创设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良好环境,旌阳街道下大力气建立起集科技文化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街道、社区自筹资金近30万元,在市、区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社区书画院”、“社区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以先进的科学文化占领社区阵地。形成了街道、社区心理服务网络。

  一是“读书俱乐部”全覆盖。旌阳街道每个社区都新增了近2万元的共计100种科普书籍,专门购买了服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如《化解来自各方的压力》、《给心灵洗个澡》、《心情快乐体操》、《追求阳光心态》等,以满足青少年学习心理知识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强调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引导,有针对性的利用读起来轻松有趣的书籍和一些生活小故事或解读名人名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人们身边常见的心理问题,教人乐观处世,舒缓情绪。此举吸引了众多未成年人和家长前来阅览,特别是周末和假期,有时候还没有到上班时间,许多青少年已等候在图书室门外,社区图书室开放时间从原来的周六、周日和下午三点半改为天天开放。

  二是建立“一卡通”服务。光华社区还将周一定为心理服务科普活动日,对未成年人进行专业辅导;陕西馆社区图书俱乐部还开设了借阅、查看“一卡通”服务,同时,为丰富青少年科学文化生活,该社区已举办了五届“社区青少年书画作品展”,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青少年情操,被省、市文明办评为“无缝隙”教育先进社区。

  三是为“社区少年宫”搭平台。旌阳街道社区少年宫近80平米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科技活动室有趣的挂图、人体心脏与脉搏、大气压力实验器、变压器、地震断裂带的模型等作为课余知识的校外补充,着力提高青少年的制作、动手能力。同时我们着力加大“社区少年宫”生活、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多媒体为青少年放映防震减灾、卫生、动漫等科普知识,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社区书画院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挖掘和培养有潜质的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为方向,开展多项交流活动,为青少年书法爱好者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近年来,旌阳街道始终把科普宣传放在社区工作的首位,充分利用“灾后社区心理服务中心”,采取板报、橱窗、远程教育等形式,坚持抓好青少年的心理服务工作,已举办了32场次的未成年人的心理讲座和培训,先后邀请专家到街道、社区对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35次,参加人数达3500余人次,强力推进社区的科普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让“春晖”“金秋”炫丽多彩。旌阳街道以“科技之春”、“金秋科普宣传月”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为使青少年科普知识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2008年,在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儿童节,街道邀请心理学家对100名青少年和家长进行集体心理辅导。采用启发、绘画、讨论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感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引导青少年升华爱国热情、强化责任意识、珍爱生命、感恩人民。

  二是以开展多项活动。街道主动与高端对接,2009年4月29日,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全国首家“灾后社区心理服务中心”,这个中心是对灾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设机构,服务街道辖区青少年和留守儿童约5万人次,真正实现综合模式的人文关怀,实现帮助心理康复,关注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和谐快乐成长。

  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文忠博士的指导下,2012年5月23日,街道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以独具特色的活动,进行科普传播和科普创作。“活动周”里,“模拟法庭”走进社区,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审判,延伸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在“模拟法庭”里,没有固定的剧本,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学生们以风趣幽默的小品形式参与其中,出色地完成了四场体验。学法懂法、学以致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让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习惯如何正确处理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如何与人交朋友,如何进行心理调整,保持心理平衡等知识。

  2012年“六一”,西外街社区根据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自编自导了儿童音乐剧《成长的烦恼》,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欢。该剧荣获德阳市儿童剧创作奖“一等奖”,还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8月份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的选拔赛。

  旌阳街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社区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服务体系,以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动员社会支持,增强家长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为推动社区上下为辖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和良好环境。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社会工作体系。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作为“爱心妈妈”,和“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档案,聘请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和有相关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为留守儿童做心理疏导和支持工作。

  三是防震减灾从娃娃抓起。在做好日常防震减灾工作的同时,街道注重对幼儿情绪的发展和心灵成长进行辅导。2007年5月31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科普知识带进幼儿园,在旌湖明珠幼儿园为小朋友放映了全国第一部防震减灾动画片《蟾童》。使小朋友增长了科普知识,提高了小朋友对科普知识的兴趣。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一名家长在博客中写道:“晚上,当我见到毫发无伤的女儿时,惊喜地问女儿怎么跑出来的,正上幼儿园的女儿说‘妈妈你没有训练过吗,我们老师以前都教过,我和小朋友们是顶着枕头跑出来的’”,女儿的回答让家长欣慰,也显示出让社区工作者自省--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的必要性。

  四是志愿者队伍共建共享。旌阳街道努力探索建立社区青少年服务、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街道尝试以共建模式建立志愿者队伍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依托“灾害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心理服务室”,与辖区医院结成长期合作对子,医院的心理医生和咨询师定期到社区“一对一”指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帮助青少年缓解学习压力。同时还采取和“你问我答”的方式与青少年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四川省司法警官学院、四川省建院的学生志愿者长期为社区服务,每周五下午到社区辅导小学生的课外作业,和他们一起开展科技活动。医生志愿者们为社区青少年进行健康讲座和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以增强青少年的自救互救能力。

  “十二五”期间,旌阳街道将加大宣传“青少年心理服务”进社区工作的力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总结经验,将“青少年心理服务”旌阳街道从学校到社区,从社区到家庭“一条线”的“立体法”工作模式向纵深推进,确保“意义社区”和谐、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14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