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名历史人物讲述鼓浪屿故事 还原琴岛历史

2019-02-01 09:01:44  阅读 132 次 评论 0 条

  原标题:240多位历史人物汇聚成《鼓浪屿历史名人画传》,还原琴岛各个历史阶段

  因为鼓浪屿申遗成功,出版于2016年的《鼓浪屿历史名人画传》再次广受关注。该书选择鼓浪屿从古到今240多位历史人物,以学术研究和艺术方式兼容的创意,力图完成一部鼓浪屿历史名人的人物志长卷。

  昨日,记者专访了其作者市政协常委、文史学宣委副主任周,听他讲述《鼓浪屿历史名人画传》背后的故事。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日根说,为了完成《鼓浪屿历史名人画传》,作者周搜寻各类史料,找到包括传教士、海关洋员、朝廷命官及各行业精英等众多人物,有的有画像,有些保存了照片,还有些留下了文字记录,但人物本身的描述却几近于无。面对“无米之炊”的挑战,周将自己“尚意”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鼓浪屿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讲述了这个小岛的命运,故事的主角就是鼓浪屿历史名人。”周说,《鼓浪屿历史名人画传》兼容艺术和学术,创作国画人物画,结合原创的书法题跋,以及部分印章,搭配学术成果。

  要还原历史人物,就得潜心研读文献、族谱、民俗以及石刻、碑文、墓志等,将学术研究成果加以提炼,再根据相关的美学史、服饰史、民俗史等,创作人物形象。如中国近代体育先驱马约翰,选取的角度是马约翰正在辅导学生,通过手势和动作来表现人物;描绘郑成功,则注重表现他身为秀才的文气、谋略,展现与众不同的弈棋图。

  周把鼓浪屿称为“少年成才的摇篮”,如,在中西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比较重要作用的传教士打马字、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语文现代化先驱卢戆章、闽南著名画家龚植等。这些人物,都是在某个历史阶段在鼓浪屿留有痕迹的。

  他的作品以人物肖像为主,注重刻画表情。创作时,他先画出水墨稿,再上颜色。书法题跋用的是比较容易辨识的行书。对于印的运用,也十分讲究,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刻的。廉吏清官,盖“清气满乾坤”的印章,较有人文情怀的,印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著名的警句名言,顷刻间化成一种意境,融化在作品中。

  还有一些人们不太熟悉的人物,周也一一发掘。如,中国天文学家余青松小时候就住在鼓浪屿鹿耳礁,就读于养元小学。后来他赴美留学,1927年回国任厦门大学教授,担任厦门大学天文学系主任。1929年,余青松任天文研究所所长,创建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周画笔下的余青松,精神矍铄,表情坚韧。题跋概括了他的生平,并写诗赞曰:声名日隆早归来,紫金山麓接天台。励志从来多磨难,仰望星空数尘埃。周说,诗歌可以补充强化要表达的主题,捕捉人物的情感。书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物,他都配有原创诗作。

  丁一中 1573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游鼓浪屿,临日光岩,在岩壁勒下“鼓浪洞天”四个大字,由此成为鼓浪屿的正式命名。

  吕世宜 清代闽台两地著名书法家,鼓浪屿怡园庭院“小桃源”石刻即其手书石刻。

  郁约翰 荷兰人,1898年倾心投入创办厦门第一所正规西医院,鼓浪屿救世医院正式建成。

  汪春源 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弃家内渡。辛亥革命后,定居鼓浪屿。是台湾近代史上的知名诗人和爱国志士。

  鼓浪屿申遗成功,周说,不仅是厦门市和福建省的荣誉,也是国家的荣誉。大而观之,鼓浪屿是国际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东西文化交流的一个落脚点,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与桥梁;从小处着眼,包括建筑、美术、音乐、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等,鼓浪屿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包容和东西文化交融发展、和谐共生等特点,对当代中国如何融合不同文化,也有借鉴作用。

  他认为,申遗成功之后,应该进一步保护、挖掘、弘扬和活化鼓浪屿研究,使鼓浪屿内涵得到更好的梳理与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民众与国际文化交流的需求。特别重要的是,应继续深化鼓浪屿研究,力争形成鼓浪屿学,研究门类涵盖鼓浪屿历史、建筑、音乐、艺术、教育、宗教文化、管理模式、器物文化、名人别传等。

  他期待更多学者参与,更好地开展深入研究,同时期盼相关主管部门更加重视鼓浪屿学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好的机制,创造更多的成果。

  “文史工作要重点抓地方特色,一般意义的文脉传承由很多具体构成来实施,才能够组合起来。”周说,关于鼓浪屿的研究虽然有,但是比较碎片化,需要系统梳理,出版有一定深度的文献丛书等学术著作。

  2014年7月,由市社科联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携手成立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吸纳海内外研究力量,共同关注鼓浪屿的历史现状。在日渐清晰的申遗推进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周的选项是在学术框架里出版学术研究的期刊。

  《鼓浪屿研究》目前已经出版了五期,英国、日本、美国、荷兰等海外的年轻学者也投入鼓浪屿的研究,其中英国访问学者、历史博士大卫,从英国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拿到了第一手资料,有鼓浪屿早期鸦片战争期间及此后文化交流活动的学者日记、军人日记、医生案例、商人行踪、旅人观感,以及科学研究学者、文学家的作品,涉及厦门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政府管理、鼓浪屿原生态及厦门港的史料等,提升了比较纵深的学术研究。

  “我们也在探讨一种机制,如何扩大研究视野、深化研究个案、丰富学术类型,把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有限成果拓展为对社会有用的见识和感知。”周说,成功的案例,就是东渡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候船厅打造成鼓浪屿文化客厅,举办“百年鼓浪屿”大型图片展。还开了社科书店,销售相关的文献书籍,深受民众欢迎。

  鼓浪屿千栋老建筑诉百年沧桑 牵出一段跨国情缘2017.07.11

  福利:50张贵安欢乐世界门票免费送万圣夜邀你来闹鬼!50张贵安欢乐世界门票免费送!手快有,手慢无…[详情]搜索myfzqq收听“福建生活”,懂生活更有趣!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17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