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古文之一:2000年前一篇300多字的古文蕴含无穷的人生智慧

2019-02-11 05:02:15  阅读 108 次 评论 0 条

  原标题:重读古文之一:2000年前一篇300多字的古文,蕴含无穷的人生智慧

  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实际上确实如此。对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和历史来说,基本上都是依靠文学的载体记录、传播下来的。尤其是古典文学中那些短小精悍的古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富有无穷的人生智慧。

  所以本系列尝试重读这些古文,以求用更为深切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耳熟能详的篇章。这其中有很多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当中,今日虽然不见得能全文背诵,但是却也可以从片言只语之中找到那熟悉的节奏。

  今日我们赏析的是一篇出自《战国策》的古文,也是少年时期的我们曾经全文背诵过的。这篇古文全文只有300多字,但是已经流传2000多年,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关注、喜爱。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不错,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处就是《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国别史汇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编纂者乃是汉代刘向。所记录的这些历史故事未必是真实发生的,但是却因为其内容详实、语言流畅、刻画人物形象逼真等特点,在文学史和史学界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所记录的故事内容,我们今日依稀还有一些印象。开篇写邹忌美貌,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而后邹忌对自己的容貌表示满意,但是也需要别人的肯定,就拿自己和“城北徐公”相比,分别问“妻”、“妾”、“客”,看看他们眼中的自己和徐公哪个更美。

  结果这三个人无一例外的都回答邹忌说,“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但是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中,邹忌仔细观察对方长相,发现自己被秒杀“自以为不如”,而且照镜子继续看,却又发现“弗如远甚”。

  由此邹忌想到了妻子、小妾和客人对自己说的话,她们都说自己比徐公美,这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邹忌对她们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有求于人,自然就低了三分。

  由此邹忌开始以这个故事作为由头,向齐王进谏。由自己的亲身经历,邹忌想到了齐王治理之下的状态,也看到了其中的隐患,那就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而接下来的结果就是“王之蔽甚矣”。

  齐王听到这些话之后,认为很有道理,就决心纳谏,提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直至带来了“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盛况,而齐国也由此兴旺起来,国际上也更有声望,以至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这个故事的脉络很简单,难能可贵的就是邹忌能够因为一件小事(自己和徐公容貌比较)引申出来治理国家的思路,如此以小见大的功夫,确实富有智慧。邹忌在周围的阿谀奉承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很不容易;而齐王能够有如此胸怀和魄力听从邹忌的进言,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

  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点在今天依然是难能可贵的一点。置身于时代发展大潮的背景下,自知之明早就成了稀缺品。当我们的周围弥漫着一片阿谀逢迎的声音的时候,其实也是自己最容易丧失理智、成为小丑的时候。倘若每人都有邹忌的自知之明,我们的社会或许会有不一样。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29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