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最美文保员高国明:穿越时空隧道的寻觅

2019-02-11 10:01:53  阅读 106 次 评论 0 条

  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人文记忆与地域文化。一本本泛黄的书籍,一方方残破的石碑,一件件业已废弃的生产用具,一行行在时光中漫漶的文字,都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记录着灿烂的文化。这是祖先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创造的精神符号与无形资产,是一个地域一座城市发展的印记,见证与支撑,为了使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免于漂泊与沉沦,被风雨霜雪侵蚀,被人为破坏,文保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业余文保员,不计名利得失,长年坚持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栉风沐雨或迎着酷日,在寻常巷弄,村坊角落,在山岭遗垄,田野的深处,留下一串串寂寞的足迹。许多文化遗存得到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努力与默默付出。日前,从宁波市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传出消息:我市业余文保员高国明荣获2015年宁波市“最美文保员”的称号。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地域文化遗存的保护与抢救,取得了诸多成绩,涌现出许多像高国明这样业余文保工作者,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觉的责任意识,成为地域文化遗存的卫士与勘探者。

  高国明,男,1976年生,我市庵东海星村人。绍兴移民后裔,祖上六代为盐场盐民,他从小在庵东海边长大。1998年,他从山东济南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学校毕业,放弃了所学专业,毅然回家乡做了一位业余文保员并参与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可以说高国明的文保之路是一条追寻人文历史,探索地域文化的路。

  说到他从事业余文保员工作,有三个人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位是范无伤先生。高国明1996年与范老相识。当时范老是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慈溪县志顾问,古籍善本甄别专家。范老精湛的书法技艺,渊博的国学知识都深深吸引着他。在交往中,高国明耳濡目染喜欢上了书法,并对古籍善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位是慈溪地方志专家王清毅老师,王老师对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力与严谨的学术作风都让他十分敬仰。而市博物馆馆长厉祖浩老师是正式带他走上文保之路的引路人。从厉老师那里他明白了碑石拓本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在这深厚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氛围中,他逐渐成了慈溪文化遗产搜集与保护的发烧友。

  选择就意味着付出,尤其是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自从进入角色后,他的床头是书,案头是书,办公桌上还是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对历史和文化研究上。慈溪的山山水水,长街短巷从此多了一个耐心而忙碌的身影。清晨,黄昏,他孤独的脚步丈量着这个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那些古老而颓败的场所与被人遗忘的地方,恰恰是最吸引他的地方。烈日,暴雨,艰苦的自然环境考验着他的耐心与品质。寻觅是漫长的过程。当白皙的皮肤烙上了海涂的颜色,也让曾经俊朗的大学生成长为了优秀的文保工作者。

  2012年底起,高国明接手慈溪民间碑刻调查工作,他走遍慈溪各个角落,共调查并拓印各类碑刻170余件,在拓碑的过程中,其中有三块碑在他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圆塘庵助地碑,慈溪市最北面的一方碑。立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碑中有塘名,捐助地名和人名以及具体金额。融合了围垦、移民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治能力,对研究地域文化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块碑是高国明在坎墩老街(沈五村)发现的,当时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为他提供了这个线索。根据老人的口述和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块很有研究价值的石碑。他当即找了一位当地拉黄包车的马师傅陪同,费尽周折找到了石碑。但看到的情形却让他十分心痛。那块石碑因为年代较远底下部分竟被浇筑在了水泥地坪中,而敲开水泥坪,仍然有三排字无法拓到。高国明心急如焚。他知道这样的石碑急需保护,必须马上拓下,错过这一次机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急中生智他花了100元钱马上从村里找了一位泥水匠师傅,好话说尽,终于将这三排字掏出。最终,顺利把碑文拓了下来。干完这一切,他擦着额头的汗,第一感觉就是轻松,因为这是他的职责,让文物被发现,重视并被保护。还有就是满足,通过他的手,这些碑文能被研究,被流传。

  毛契农中将碑,是高国明目前为止遇到过的最大最难拓的碑。石碑高2.8米,宽1.2米。篆书横刻“毛契农中将俟命藏铭”九字,碑文隶书直刻23行,满行56字。记录毛契农中将生平事迹。去时正好是清明前夕。因为石碑过于高大,需要四张四尺宣纸上下相接才能拓下。拓碑需要四个阶段。首先,要用清水将碑上的泥土青苔清洗干净,等其干燥后再上纸。上纸前先均匀地涂刷一层白芨水,上纸必须由上而下对齐四角后由中间向左右刷平,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贴合紧密。然后是敲打,使文字凹入均匀,力度合适不轻不重,字字相挨,每一个字都要到位。最后是上墨色。左手引墨,右手拓墨,双手自然接引使拓片墨色均匀。而这么大的碑,四张宣纸必须同时上好,拓碑也要一次成功,任何一点的差错都会前功尽弃。石碑太高用手根本无法够到,他就找当地梅农孙大爷借来了采杨梅用的梯子,下面用凳子垫着。人站在细细的梯子档上操作,因为重心不稳,身体一直摇摇晃晃。不多时,豆大的汗珠就从额头,脸颊上接连滑落,不一会就湿了后背。在梯子上,每一次移动都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尤其还要进行这么精细的工作。而这样一站往往就是几个小时。第一次,因为过于紧张忘记把最上面的九个篆字拓下来,前功尽弃,但他不气馁。第二次接着去,还是在梯子上,什么都准备好了,拓到一半,突然山里刮起一阵大风把宣纸吹落,那次的努力又白费了。接着是三次,四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完成。下雨不能拓,刮风不能拓。直到第五次,整整用了5个小时,才把整个碑文拓完。而为了这两个完整的拓片他整整这样辛苦了7天,往返的路程不下200里。都说女人如水,很难想象这般粗壮的汉子如何在这峭壁般的梯子上用一周的时间心细如发地完成这项工作。他拓碑的时候神态坚定,目光虔诚。也许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人才有这样的耐性与韧性,现在这两份毛契农中将碑文拓片被保存在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还有一块是吴锦堂祖父东耀先生墓表,(吴锦堂,字作莫,慈溪东山头乡西房村人,我国近代爱国华侨)该碑是在东山头村在河道疏通完成准备还水的前一天被发现的。因历史上的修路造桥运动,该碑被砌在石桥桥墩下。高国明毫不犹豫地穿上半身雨裤走进乌黑发臭的河水中拓碑。身边是嗡嗡作响的水泵,鼻子里都是河水刺鼻的臭味,雨裤贴着身体黏糊糊的汗水,各种的虫子在他脸上爬来爬去。但他依然神情专注,一丝不苟,用3个多小时将碑拓了下来。在他眼中这些冰冷坚硬的石碑都带着历史的余温,仿佛他用自己的手轻轻摩挲就能听见那生动而古老的故事。而第二天河水依旧满起,墓表重新沉入水中。吴锦堂祖父墓表的发现为吴锦堂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墓表上记录了太平军在三北一带焚烧抢掠的情况,为慈溪近代社会史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素材。吴锦堂祖父墓表拓片被慈溪市博物馆收藏。

  这三块碑对于慈溪的历史文化都有重大的价值,但也仅仅是高国明保护名单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高国明还致力于慈溪地方文献的征集,成绩斐然。2007年至2012年间,他收集了《四明清史略》20卷,其中记录慈溪籍名士160多人,包括冯君木、洪日湄、姚寿祁等,以及袁可嘉图书70多册(现部分收藏于市图书馆)、陈之佛图书23册(其中一本书名《图案ABC》极为难得)、吴耕民图书50多册、叶金寿是《曼殊沙盫三十六壶庐铭》一本、杨贤江编著课本《公民》2本1-2册(现收藏于市博物馆)。

  他上门征集,挨家挨户仔细做工作,说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用自己的一片真诚感动人。如果多次征集未果他也并不气馁,苦口婆心地坚持做宣传,无论多少困难都要把珍贵的地方文献保护下来。目前为止,他共为市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293本,为市博物馆征集若干种。数字背后是高国明对文物保护工作深深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

  在生产资料的收集上高国明以棉、盐业为主线年五七干校版本)、售棉证等。在制盐工具方面,收集到盐耙、推耙、盐板等170多件。他不辞辛苦,千方百计寻觅。若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他便多次上门征集,很多人都被他的精神感动。甚至有困难时他会动员自己的父亲一起参与做工作,直至得偿所愿。高国明的祖籍原本在绍兴,因为海侵事件,祖上在清嘉庆年间从绍兴迁移到了庵东一带。在他的眼中这些残旧的生产工具记录着祖辈改造自然的艰难进程,凝聚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

  在高国明的心中文保员是一个神圣的称呼。他仍然不想停下来歇息片刻,在以后的工作计划中,残籍古画的修复,碑刻的拓印和整理,袁可嘉图书的征集都已经密密地列上了表格。在他的微信里,可以看到他每天所做的,所想的,所努力的都是文物保护工作。为了一件文物的发现,为了一个碑文的拓片,为了一本地方文献的保护,他都有细微的记录和由衷的点赞,他都可以大声疾呼或者欢欣鼓舞。“高国明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坚韧和执着,对文物保护和地方文化保护的深深热爱,这种优秀品质和朴实情感使他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在文物保护、地方文献征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愧‘宁波最美文保员’之称号”。市博物馆馆长兼市文管会办公室主任厉祖浩这样称赞他道。(记者俞强 通讯员虞建迪)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30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