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第一届读书创作活动获奖作品:素染青春水墨流年

2019-02-11 23:07:16  阅读 119 次 评论 0 条

  青春如画,何必非要色彩斑斓?素色渲染,浸透墨香的青春,是独属于我的别样繁华。

  铺纸,研墨,提笔。勾画间素色流转,墨香氤氲。水墨交融出的不仅是画意,更有心境。

  皴擦点染,是水墨山水画最常用的笔法。与纸笔相伴五年,在旁人看来有些复杂的东西,于我却再熟悉不过了。中国画的韵味是无穷的,而我眼中最引人深思的却是这四种笔法中排在最末、最不引人注意的“染”。

  记得老师曾说过,以淡干墨涂画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表皮的脉络形态,即皴;用半干笔在皴的基础上擦出一层墨色,以增加画面的厚重感、立体感,即擦;点是不曾具体解释的,大约就是以点的方式为山石树木添上些许大小墨点,丰富画面罢了。

  何谓染?我是说不清楚了。去查,字典给的解释是“用染料使东西着色”。懂了,却总觉得文字间少了那么几分应有的韵味。去问,旁人说其含义是“受到一些东西的影响,沾上陋习”。未必全是错的,却发现失了中国画中那份独具的深意。这才发现,为何“染”字所指,大多是些从别处沾染来的东西?不认同,心中莫名地不愿认同。

  我轻挥羊毫,画出一团云、一片雾,几分朦胧、几分迷离,似乎看不透,令人迷惘。

  国画中的染,用我的话解释,便是在山水树石的轮廓勾画好之后,着上合适的色彩。这时便体现出国画的重神似不重形似来,要顺着早已勾画好的轮廓来染,不允许太过出格,又并不一定要完全收敛在轮廓之内。

  以我们的年龄是最有体会的,总要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一步步勾画好自己人生的轮廓,才能顺着它为自己的人生上色。染色的过程中是不能忽视轮廓的,稍微放开,也只在轮廓周围。若一个人的人生没有轮廓,那么他必定浑浑噩噩一生,终将一事无成。

  作画,勾出了轮廓,染色却也是讲究的。水墨画极少用艳丽的色彩,最多也只是几丛青翠,两点朱砂。大多是深浅浓淡的墨色与水色,添上淡花青、淡赭石。因此,称作水墨。

  都说青春绚丽,五彩缤纷。我偏要问,青春,可否染成一幅水墨画卷?未尝不可。

  水墨画其实一如我们如花的年龄,豆蔻岁月,芳华初显。懵懂间渐趋清晰,大方处青涩尚存。水墨宁静,却并非没有生机。往往整张画卷因为那一簇红花,半山青翠而朝气蓬勃;或因有那炊烟袅袅的几处人家,飞珠溅玉的一挂瀑布而别有活力。若给我的青春染上一番别样的水墨素色,是否可以淡了那一份急躁冲动、年少轻狂?是否可以在活泼开朗间多一分安静娴雅、细腻温和?其实,这不正是我们当代少年青春中最缺少的吗?素色青春,未尝不美。

  人生如画,只此一张宣纸,没有重来的机会。于是定要认真地勾画好心中最满意的轮廓,而后染上自己最爱的色彩。

  染,其实不必解释为被别的事物影响。自己为何不可渲染自己的青春?不必在意他人,不必随波逐流。若没有渲染他人的能力,就守住本心,不受他人的渲染,全心全意染好自己这幅画。

  眼前的画墨迹半干,雾还是那片雾,云还是那团云,却不知为什么莫名地清晰了许多。

  宁神,静心,沉淀。倾尽全力,染好青春这一幅画,只求匆匆流年中,不会后悔。

  作者用哲理散文的笔法演绎文题《素染青春,水墨年华》,文笔优美展示,情感酣畅流露。应该看到,作者善于通过回忆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构思出了这样一篇充满哲理和柔情的幽雅之作。作者认为绘画如书写人生,水墨交融的何止是水墨画,更是一种心境、一种素面朝天的人生。尤其是对一些经典哲理的化用,如“人生如画,只此一张宣纸,没有重来的机会”“素色青春,未尝不美”,都很好地表现作者的青春定位和文化积淀。文章构思奇,立意深,语言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30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