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菱花集团之所以由一家乡办淀粉厂,一步步成长为国家大型企业、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靠的是始终围绕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始终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始终坚持立足“三农”不动摇的路子。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79年,2007年被国家六部委认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现拥有资产30亿元,员工4300余人,下辖菱花股份、正大菱花、菱花诚志、菱花立功、菱澳科技等十余家公司。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当时的济宁县柳行乡领导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根据当地的红薯资源优势和潜在的淀粉市场,在无资金、无人才、无销路的“三无”情况下,召集群众,筹措了8万元的贷款,开始了极其艰难的创业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现任董事长江保安的带领下,菱花集团的淀粉产量稳步提高,1987年实现了淀粉产量1万吨,产值超过1000万元,利税100万元,成为了济宁的龙头乡镇企业。可是,以江保安为首的“菱花人”并不安于现状,1979年至1989年这十年时间里,菱花集团实现了由初加工生产单一的薯类淀粉,到生产玉米淀粉,再到攻克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加工生产谷氨酸的技术跨跃,菱花集团产业链也由此雏形初具。
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里,以江保安为首的“菱花人”继续发挥“奉献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刀阔斧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并于1991年成功生产出了“味精”这一产业链里的终端产品。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菱花集团提出“先打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战略,并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终于在1993年,菱花集团的菱花牌味精赢得了人民大会堂宴会专用的殊荣,全国人民也因此认识了菱花集团。
1999年至2009年,改革开放进入第三十个年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国际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菱花集团以氨基酸生产为主业,完善上下游配套生产和服务,产品拓展到调味品、氨基酸、有机肥等系列,实现了一业为主、多元化发展。2002年开始,与数家世界500强企业实现了合资合作,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菱花集团实施“种、养、加、销、观”一体化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六产”大发展。所谓“新六产”即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
菱花第一产 种植。种植区域以梁山县黄河冲击平原无污染土壤为主,施用菱花氨基酸有机肥,优选高筋小麦、高产玉米、优质水稻等作物新品种,采用精播高产、配方施肥、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和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走出了“高质量、高产量、低成本”的高效农业之路。
养殖。在汶上农场建立芦花鸡养殖基地,采用林下生态散养,以时令蔬菜、粮食及林下杂草、虫子为食,年出栏2万只,为鸡精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 成立了山东菱花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整合梁山县优势畜牧资源,利用青贮饲料、秸秆、牧草、生物饲料,养殖鲁西黄牛、济宁青山羊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承担政府安排的保种任务,拉动优质牧草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菱花第二产 生态工业加工。集成应用味精清洁生产、温度敏感型高产菌株、新型转晶提取、发酵生物传感器分析系统与优化控制等40多项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完成了30万吨味精及配套生产线升级改造,实现了厂房集约化、装备智能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产品健康化,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健康食品加工。依托现有生态农业,以“安全、营养、健康”的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绿色有机粮食、营养蔬菜、健康食品、肉制品等优势和特色食品产业。
机肥加工。利用生态工业园生物发酵副产物及农业种植、养殖废弃物,加工生产有机肥、水溶肥、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等系列氨基酸肥料,形成了年产50万吨的生产能力,可满足100万亩生态农业种植所需。
菱花第三产 销售。按照高端质量、高端服务、高端供给的“三高”经营理念,投资20亿元构筑了全球化高端市场网络,产品进入国内各大中城市3600多家超市,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观光、旅游。依托山东省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与梁山旅游资源相结合,正在筹建生态工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游客参观梁山风景区后,观光生态农业园、生态工业园、健康食品园,体验健康食品,达到循环经济教育、绿色有机健康食品体验、市场宣传的作用,为一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房地产、美丽乡村。房地产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一产土地流转后,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同时为菱花房产小区、美丽乡村提供绿色食品、健康食品。
“一保”。保食品安全绿色健康从农场田间到餐桌,做到了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安全营养健康。“二变”。变废为宝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业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饲料,农业为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农业种植、养殖相互提供原料。
变单一为循环从单一的食品加工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筑了“新六产”大发展格局。由单一的玉米加工逐步拓展到“有机肥生产绿色农产品种植、特色养殖系列绿色食品、健康食品加工高端市场销售工农业观光”的全产业链,实现了深度融合、互相支撑。“三利”。利农有利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采用低价供应优质肥料、种子,免费技术指导,高价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精准扶贫,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带动农民合作组织等形式,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持续增收。
利企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融合降低了工农业生产成本,做到了提质增效,拓展了发展空间。
利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实施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改良了土壤,节约了资源,推动了生态保护与修复。
近年来,菱花集团以“创建百年品牌、塑造百年菱花”为目标,按照“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健康食品”的发展定位,着力发展健康产业、培育健康品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政策调动积极性,实施全员质量管理。为打造金字招牌,确立了高端质量、高端服务、高端供给(价位)的“三高”经营理念,并将“质量、安全、环保”作为三条生命线,逐级分解、承包,与工资报酬、职务调整直接挂钩,三项指标考核占单位奖金的80%,提质增效成了全员自觉行动,“谁砸菱花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成为广泛共识。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三品”工程。退城进园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产业,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产品健康化,提前成为“六化”工厂,做到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率先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施全程质量追溯。2014年建立了济宁市第一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2015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味精质量追溯平台,具有辨别真伪、防止假冒、防止串货等功能,提供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安全保障。
领导重视,建班子。成立了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研究院、集团办、品管部、市场部、物流中心、知识产权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对品牌运行管理进行分析、调度,定期请品牌专家、营销专家进行品牌运营评审,定期开展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培训。
部门联动,抓落实。一是商标,现有菱花、菱果、梁山、水浒、108将、君子兰、富贵园等注册商标98个,实现了工业、农业、商业、房地产商标注册全覆盖。2008年3月加入马德里协定,完成了国际注册。今、明两年计划在1015个国家完成商标注册;二是认证,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质量认证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1999年率先通过质量体系认证,随后率先推行HACCP、海拉尔、食品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认证,成为行业各项认证最早、认证最多的企业;三是专利和标准,2014年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院知识产权处,专门负责专利和标准工作,近5年专利申请、授权、标准制定均居行业第一,加强了核心技术保护,抬高了行业门槛。
知识产权合作。1994年开始,以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为核心,以无形盘活有形,实施资本运营,兼并了8家国有企业,迅速壮大了规模。2002年开始,充分发挥菱花的商标、商誉、技术、市场等优势,与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正大集团、日本味之素等实现了强强联合。
知识产权质押。2012年3月,菱花集团“退城进园14万吨味精生产线亿元银团贷款顺利获批,其中商标质押1亿元,专利权质押2亿元。目前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8亿元,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规避了企业互保风险。
知识产权贯标。2015年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济宁市第一家,组织通过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12月5日山东农业项目及品牌农产品推介会在港举办。会上推介28个农业项目和40个品牌农产品企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介绍,近年来,鲁港农业经贸关系日益深化,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山东连续组团参加了三届亚洲(香港)国际食品及饮料展览会,并同期举办山东名优农产品香港精品展暨鲁港高层农业合作论坛,越来越多的山东农产品得到香港市场的认可。今年前三年季度,山东销往香港农产品1.9亿美元,同比增长5.9%。
菱花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今后菱花集团会坚定不移地走品牌支撑、循环发展之路,按照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健康食品的发展定位,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依托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的60万亩现代农业种加销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种、养、加、销、观一体化发展,联合加快建设1113工程(100亿生态工业园、100万亩生态农业园、100亿健康食品产业园、300亿安全食品商贸物流园),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乡村振兴样板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