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守护未来人才成长”专家座谈会在宁举行

2019-02-16 05:51:28  阅读 106 次 评论 0 条

  新华网南京1月22日电(杨派 王天翊)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教育问题,1月18日,“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守护未来人才成长”专家座谈会在南京进行。学生家长代表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企业代表、第三方教育机构代表对“家长是否应该送学生上课外辅导班”“如何培养学生课外兴趣”“现代社会对人才衡量标准”“如何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等6项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会上,参会人员对“家长是否应该送学生上课外辅导班”“现代社会对人才衡量标准”“如何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等6项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送学生上课外补习班已经逐渐成为众多家长敦促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学生家长代表郑皓心女士认为,家长送学生上课外补习班主要有2方面原因。对于学习成绩优秀,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校处于“吃不饱”的情况下,家长们往往会选择寻找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拔高学生成绩。其次,家长们处于“别人都在补课,我们也不能落下”的氛围中,盲目跟风,在没有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精力的情况下,从众心理为学生报名各种补习班。

  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代表杨辉认为,家长为学生报名课外辅导班应更注重辅导班质量,而不是盲目跟风追求辅导班越多越好,应该依据每位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而定。杨辉说:“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原因,会在学生课余时间为学生报名课外补习班,而原因只是看到其他学生在补课,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闲着’,这些盲目跟风的家长即损失了金钱,学生处于一种被迫式、挤压式的环境中,学习成绩未必能有所提高。”

  针对“现代社会对人才衡量标准”话题。南京师范大学社发院团委书记沈晓颖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应该过度“佛系”,应给予学生一些压力,锻炼学生自身的抗压能力。沈晓颖说:“目前,‘人才’的衡量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是否突出,抗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非‘知识性’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才’的关键因素。”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申希国与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合伙人唐琰从企业角度分析了对人才的定义。申希国说:“‘年轻化、专业化、团队化’是企业对人才的定义,拥有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实战过硬、专业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与人沟通、团结协作能力强的人会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青睐。”

  此外,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时现对“当下教师师风师德该如何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时现认为,当下教师工作不应该是机械性的,教师工作更应该是一项终身的事业,不应过分关注,潜心育人、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理念应该被提倡。时现说:“首先,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到来积极向上的教育。同时,学校也要形成属于自身的校园文化。其次,从制度和考核标准上,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育人、潜心育人的教学观念,避免把‘教育与工资绩效’画等号。”

  对于广大群众关心,且在试点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的教育政策和制度,与会嘉宾也针对向全省推广的可能性做出了讨论。以中小学“弹性离校”制度为例,近年来,为了让教育进一步回归学校,在江苏教育系统倡导下,南京中小学普遍建立起弹性离校制度。在下午三点半放学之后,孩子可以选择继续留校至18:00,校方还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供孩子参加,既方便家长接送,也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中小学“课后服务”这一概念也随之逐渐为人们熟知。

  那么,“弹性离校制度”是否已经可以向全省推广?中小学校要成为课后服务的提供者,还会面临哪些挑战?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校长高丛林表示,虽然校方在弹性离校制度建设方面已有初步实践,在广大家长和孩子中颇受好评,但也肩负着很大的职责和压力。“弹性离校制度的实施,主要靠的是教师们的无私奉献,政府财政补贴和学校出资,这样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

  在弹性离校和课外服务上的额外花销对经济条件有限的学校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高丛林认为,为了完善弹性离校制度,除了鼓励教师多奉献一点,建议政府多补贴一点,也要倡导家长多支持一点。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倡导家长为“课后服务”适度出资,是缓解资金压力的解决方案之一。

  而“弹性离校”仅仅是“课后服务”的一个侧面。团省委中少部部长张志方则表示,“课后服务”是个更广阔的命题。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更为多样,具体操作更为复杂。专业力量缺乏、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评估入场、安全保障等挑战都将被一一摆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者们的面前,因此,对于中小学提供“课后服务”,实践和试点仍然是当前要务,推广还需谨慎。

  座谈会最后,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徐子敏作了会议总结。徐子敏表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不能一蹴而就。接下来,江苏省政府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教育问题,做好教育改革工作。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436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