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口头上、纸面上的大道理,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一直困扰教师、家长。从去年开始,湖南衡阳中小学的德育方法,悄然变革。把青少年的德育目标细化为208个好习惯;开发一套覆盖中小学的习惯养成教材;借鉴心理学的“21天效果率”,帮孩子们习得行为准则……衡阳的新尝试改变了德育养成的方法和途径,值得一学。(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加强未成人的德育工作,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广大学校又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假如我们光在学校的大喇叭里教育学生讲文明、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热爱自己的祖国,对未成年人来说,有时候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今,湖南衡阳中小学的德育方法,悄然变革。把青少年的德育目标细化为208个好习惯;开发一套覆盖中小学的习惯养成教材;借鉴心理学的“21天效果率”,帮孩子们从穿校服、、升国旗、系红领巾、坐站等礼仪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精心编制了很多小故事,每天一讲,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这真是做到了似春雨“润德”细无声。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对教育细化就有此阐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以往的德育方法,大多属于说教,宣讲式、灌输式居多,老师按任务教,学生当纪律听,至于效果如何,能记住者寥寥。对未成年人讲大道理,他们的领悟能力自然没有那些浅显的小故事来得引人入胜。红领巾系不规范,升旗仪式上敬礼不到位,这些看似都是德育小细节,却事关爱国的大道理。如果我们老师光用“热爱红领巾、升国旗要敬队礼”的说教,真的很难有什么效果,如今,衡阳的学校将一张张规范的图片配上浅显的指导文字张贴在教室的里提供给学生参考,让学生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尊敬国旗、热爱红领巾就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将大道理化成小故事,借鉴心理学的“21天效果率”,帮孩子们习得行为准则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养成,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信这样的熏陶和训练,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次教育的改革和尝试;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是一次德育教育的创新。孩子的德育养成,空洞说教和简单粗暴的方式,都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如今改成细化的小故事,不仅符合了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心理规律,不仅加强了德育工作,还对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因为很多生动、活泼、多样的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名人成长故事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样是德育工作中取之不竭的资源,这样的改革定能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加生动有效。期待更多的学校能在广大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教育上,多点探索和尝试,那么,广大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一定能更上一层楼!(一匹马)
发表评论